“每位护卫队长,给粮两石,猪腿两条,羊腿两条,活鸡四只,活草鱼四条,并,精致糕点六斤。”
随着冯致信等人宣布,一群伙计将马车里的物品搬抬下来。
然后令岳升龙等人过来领物品。
一群西岭村民出身的队长,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状态。
他们当然办了年货。
每人好歹领了好几两银子。
但多年贫困,他们出于谨慎的心理,买的年货不超过一两银子。
买点精面,割几斤肉,备一些糕点,瓜子花生之类。
再买点对联,炮仗之类,年货就办齐了。
也有人给家人买了点细布,换身新衣服,或是纳双新鞋。
这就很舍得花钱了。
贾芸算准了这些人的心理,带来的年货相当丰厚。
足够他们很舒服的吃很多天,一直到过了元宵出了正月为止。
这个时代的新年会过很多天,串亲访友必不可少,也要接待亲朋上门。
家里有成石的麦子,整只的羊腿,重过十斤的大鱼,这个面子和里子可是都有了。
这比给银子还要震撼的多!
这些东西,换算成银子也不超过三两。
但带来的冲击要比三两银子强一百倍。
随着冯致信宣布时,四周几千人传来一阵阵的惊叹声。
很多人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辛苦整年,在年底时也办不起这样丰厚的年货!
甚至十分之一也没有!
而护卫队的人刚加入几天,银子也有了,还有这么多年货?
几千人一起惊叹,汇成的声浪简直是惊人。
岳升龙等人过来搬抬自家年货时,整个人都是晕的。
妇人们都忍不住跟过来一起搬抬。
粮食,肉,鱼,一样样拿在手里时,她们才相信这是真的。
竟有人当场哭了出来。
这种感情,富足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只有一样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下才能感同身受。
“普通队员,粮一石,猪肉,羊肉,各十斤,活鸡一只,活鱼一条,糕点两斤。”
岳钟琪刚搬着父母搬好东西,又迷迷糊糊的返回来搬抬自己的东西。
短短时间累的满身大汗。
他的兄弟岳钟璜年龄尚小,也是跟着搬抬,小脸上满是汗珠和欣喜的笑容。
小家伙已经瞄准了那些精致的糕点了。
其余的各家也是差不多。
男子沉默,还在被震撼的状态之下。
妇人多半都哭红眼眶。
孩子们则是欢天喜地,高兴的手舞足蹈。
更多的人,男子们沉默的如岩石,妇人们羡慕,嫉妒,眼红,也有人急的眼泪都下来了。
她们恨恨的看向自家丈夫。
护卫队挑人时,这些死鬼惦记自己送柴卖柴的生意,惦记着自己去当脚夫,赚那几十文钱的菲薄收入,惦记着自家菜地里的白菜要收割贩卖……反正就是不肯加入护卫队。
毕竟当时大伙儿都是对贾东主不了解,不知道他的为人如何。
说是护卫队收入不菲,但没有发银子之前,很多人信不过。
加入的岳升龙等人,多半倒是脚夫出身,多少和水脚帮有些关系,有的就是帮里的人。
是倪二代表水脚帮给贾芸担保,众人信的过水脚帮,也就信的过贾芸,所以这些人抢先一步加入护卫队中。
这一下可是把其余的村民给羡慕惨了。
而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加入的男子,此时也自然是被自家的女人们给骂惨了。
“接下来是工匠,所有熟手工匠,当过匠头的,和护卫队长一样,粮两石,羊腿,猪腿,鱼,活鸡,糕点,每家都有一份。”
“什么?”
“我没听错吧?”
“咱们和那些拿刀枪的爷们一样?”
“不可能吧?一定是咱们听错了!”
和同样境遇不佳,但好歹是普通平民的护卫队成员相比,工匠们和他们的家人明显就是要落魄的多。
身体更瘦弱,家人的衣袍更破烂,看起来也就比乞丐强些有限。
而且这还是在西岭村这种杂姓村。
他们这些小门小户,从山东,河南,河北各府,还有辽东,西北各地征招过来的匠人。
出于各种原因流落在京师不得回乡。
那些一姓宗族为主的村落,对这些外乡人相当排斥。
杂姓,小姓,很难融入,而且村里摊徭役,派差,征粮,杂姓小姓都是被大姓推出来,先承担一波再说。
所以这时代才有人离乡贱的话,除了少数人外,比如举人,秀才,官员,商人,这些阶层之外,背井离乡光是生存就很困难了。
这些工匠都是苦惯了,被招募过来时,贾芸也是要看工匠们的状态。
只有这些苦人才容易招揽,并且在加入之后还容易管束。
工匠也是分等的。
基本上可以分成学徒级别,普通级别,高手级别,匠头级别。
匠头已经是普通工匠的顶点了。
不光是技艺娴熟,还熟悉多道工序,能够掌控多道工序推进,进行统筹调度……不光要手艺好,还得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不过在贵人们眼里,甚至在普通人眼里,这都是不入流的东西。
长期被儒家影响,工匠之流在华夏就是标准的贱业。
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属下流。
前明时还有工匠当上户部尚书的记录,但那是孤例。
千年之下的孤例。
还是蒙元重视工匠的残留。
打那之后,儒学和文官占据主流后,工匠又成了标准的贱业。
匠人也就比贱民强点有限。
士,农,工,商,表面上工在商上,但能经商的,哪怕是个走村过镇的货郎,好歹也得有几十两银子的本钱,不然也做不起这生意来。
而工匠就是彻底的穷困阶层了。
当上匠头又能如何,也不过多赚那几十文钱,改变不了命运。
但在贾芸这里,情形完全不同了。
匠头的地位和队官相同。
这叫很多人都为之一惊。
嗡嗡声响个不停。
就算护卫队也是有些意外。
有几个队官脸上露出不自在的表情。
他们被挑进队里,发给刀枪弓箭开始训练。
这都是男人的本事!
这叫他们比普通村民的地位都要高一些。
村子偏僻,四周几里内都没有别的村落,不光有野兽的威胁,还有燕山盗的威胁。
燕山盗在北边燕山山脉一带啸聚成匪,驻军去剿,他们就躲进山里,官兵主力一走,这帮家伙就又聚集起来打劫百姓。
甚至平时他们就是老实巴交的山民,拿起刀枪弓箭就化为匪徒。
大周碍于北虏的压力,根本没有办法出尽全力去剿灭他们。
据传闻说,这些山匪的前身原本就是前明的残兵。
是姜骧部和唐通部的残余。
一片石大战,京师大战,光复之战。
整个北方打的残败无比,也是给了这些马匪的立足空间。
他们经常南下劫掠,毕竟北边没什么可抢的。
西岭村立村百年,也被抢过好多回。
闻匪色变。
手持刀枪,背负弓箭的男子肩负守备的责任,地位当然也要高过普通人。
能成为队头的,更是弓马娴熟,胆气勇略都有过人之处。
匠人,哪怕是匠头和他们平起平坐,也是令他们感觉心中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