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一斤猪肉八毛五,二两猪肉花不了多少钱。
买完猪肉,还剩下四块八毛三,秦淮茹想都没想,直接就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这些年,看着贾张氏整天想尽办法藏私房钱,她也学会了这一招。
再说了,眼瞅着棒梗一天天长大,却越来越不靠谱,她觉得藏点私房钱太有必要了。
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不就是养老嘛!有了钱,养老才有保障。
回到家,秦淮茹就动手做了一盘青椒炒肉丝,又端出一筐棒子面窝头放在桌子上。
“棒梗,小当,赶紧过来吃饭啦,今天有肉吃!”她扯着嗓子在门口喊。
棒梗和小当一听有肉,立马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桌前。
可当棒梗看到那盘青椒里就夹杂着几根细细的肉丝,立马就不高兴了,“啪”的一声把筷子摔在了桌子上。
“这叫什么肉?就这么几根肉丝,塞牙缝都不够!你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哪儿去了?是不是自己偷偷藏起来了?”棒梗气呼呼地质问道。
“我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钱,根本不够家里开销的……”秦淮茹赶忙解释。
“行了,棒梗,赶紧吃吧,有肉吃就不错了。”看着棒梗那和贾张氏一模一样的尖酸刻薄样,秦淮茹心里满是无奈。
自己每天要上班,下班回来还得伺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累得够呛。
棒梗都十岁了,不但不能帮着分担点家务,还整天挑三拣四,这孩子,都是被他爹和奶奶给惯坏了,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就在这时,对门何家的贾张氏听到秦淮茹喊有肉,也晃悠着走了过来。
一进家门,她也不嫌肉少,拿起筷子就不停地夹肉丝往嘴里塞。
棒梗一看奶奶动手了,也顾不上嫌弃肉少了,赶紧拿着筷子和奶奶抢,生怕自己少吃一口。
小当看着这场景,吓得都不敢去夹肉,只能小心翼翼地夹着青椒,就着棒子面窝头吃。
贾张氏一直把整盘肉丝都吃完了,才撇了撇嘴,嘟囔道:“张速那小子,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也不知道帮衬帮衬我们家。
真是个没良心的,找不到老婆,早晚得绝户,我就等着看他以后老死在屋里都没人管!”贾张氏一边骂,一边还狠狠地啐了一口。
秦淮茹坐在一旁,小口小口地啃着窝头,也不接她的话。
她在轧钢厂干了这么久,心里清楚得很,张速在厂里厂外,还有这四合院里,都是个很受欢迎的人物,也就只有贾张氏还在这儿瞎念叨,以为人家找不到老婆。
另一边,张速来到护城河边,悠哉悠哉地把鱼钩甩进水里,然后往河边一躺,看着天上的蓝天白云,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散开,别提多惬意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已经钓上来不少鱼,收获还挺不错的。
张速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他决定就着眼前的条件弄点吃的,打算做烤鱼来填饱肚子。
他迅速从身上掏出一直带着的瑞士军刀,动作熟练地将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处理好,开膛破肚,把内脏清理干净。
紧接着,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粗盐,均匀地涂抹在鱼身上,简单地腌制一番,让鱼提前入些味道。
趁着腌制的时间,他在周围仔细寻找,摘了几片又大又宽的树叶。
他把其中一条鱼小心翼翼地用树叶包裹起来,就像给鱼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
随后,他在地上挖了个不大不小的坑,将包好的鱼轻轻放进去,再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土,把鱼掩埋起来。
做完这些,他便在这层土上面生起火来。
熊熊的火焰很快燃烧起来,火势越来越旺。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一根结实的树枝,直接把另一条鱼串在上面,架在火上开始烤制。
在烤鱼的过程中,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不停地转动着树枝,让鱼的每一面都能受热均匀,防止被烤糊。
没过多久,串在树枝上的鱼渐渐变得金黄,诱人的香味也随之飘散开来。
张速觉得差不多了,又在鱼身上撒上一层细细的盐,继续烤制。
很快,这条鱼就彻底熟透了。
张速咬了一口,外酥里嫩,那美妙的口感让他吃得格外满足。
一条鱼很快就被他吃完了,可他还是觉得没吃饱。
于是,他熄灭了火堆,扒开那层薄土,把埋在坑里的鱼取了出来。
由于有树叶的包裹,这条鱼带着一股独特的自然清香,和直接烤制的鱼比起来,味道各有特色,别有一番风味。
吃饱喝足后,张速在护城河这边悠闲地度过了一下午。
不知不觉,傍晚的余晖洒落在护城河面,波光闪烁,美不胜收。
他这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他慢悠悠地穿过鼓楼南大街,刚走到南锣鼓巷门口,就看到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站在一辆自行车前,满脸愁容。
女子留着披肩长发,嘴唇红润,牙齿洁白,一双杏眼黑白分明,只是此刻眼中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
看到张速路过,女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位大哥,你懂自行车修理吗?”女子对着张速热情地打招呼。
张速挑了挑眉,看向女子说道:“略懂一点,你的车子出故障了?”
“是,车链子掉了,我弄了好久都装不回去。”女子摊开双手,一脸懊恼。
张速注意到,她的手指有些黑乎乎的,想必是之前自己尝试安装车链子时留下的痕迹。
“原来是掉链子了,小事一桩,我来帮你。”张速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拎着的水桶和鱼竿放在地上。
“那可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你了。”女子在这巷口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没找到人帮忙,此时遇到张速愿意出手相助,她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修车的过程中,张速和女子闲聊起来。
通过交谈,他得知女子名叫冉秋叶,是红星小学的一名老师。
这次来南锣鼓巷,主要是为了去学生家里家访。
家访?冉秋叶?张速听到这两个关键词,看向女子,心里不禁一动。
他记得原着里冉秋叶就是棒梗的语文老师,来四合院家访的时候,被傻柱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