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轻抿了一口香茗,随后轻轻地将那精致的茶盏放置于一旁。
他的目光悠悠然地投向远方,仿佛透过那重重宫阙望见了无尽的江山社稷。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缓缓开口说道:“朕近来一直在思量着一件事,如今也是时候该为言端寻觅一位德艺双馨、学识渊博的老师了,要能悉心教导他学问之道以及骑射之术。身为我皇家子嗣,自然应当具备皇家应有的风范和卓越才能,绝不可终日只沉迷于嬉戏玩闹之中啊。”
坐于一侧的易安闻听此言,连忙微微颔首,表示对皇帝旨意的顺从与认同。
可此刻她的内心却如同一池被投石搅乱的春水一般,迅速地盘算起来。
只表面上,她却依然保持着恭顺敬畏之色,轻声回应道:“皇上所言极是,您考虑果真周全细密。依臣妾看呀,论年岁而言,二皇子的确是诸位皇子当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倘若能够得到一位贤明良善的名师精心教导,那么假以时日,他必定可以成为其他皇子公主们效仿学习的楷模典范呢。只不过嘛......臣妾斗胆请问陛下,您的心中是否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呢?”
听到皇后的询问,皇帝微微眯起双眼,似是在脑海深处仔细搜寻着那个理想的人物形象。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答道:“朕觉得翰林院的顾爱卿倒是颇为合适。此人不仅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而且品行端正、刚直不阿,更重要的是其治学态度素来严谨认真。朕有意让他前来担任言端的授业恩师,不知皇后对此有何看法呀?”
易安心头猛地一震,不禁暗自吃惊。
这顾司礼可是顾常在的亲兄长!
想当初选秀之际她不过是翰林院侍读之妹出身,凭借几分姿色侥幸获宠,得以晋升为常在。
而如今,她的哥哥顾司礼更是一路高升,已然官居正五品学士之位......如此一来,皇上此番特意将教导皇子的重任交托于顾家之人手中,究竟所图何为呢?
难道其中暗藏着什么深意不成?
想到此处,易安的眉头不由紧紧蹙起,但脸上依旧强装出一副温婉柔顺的模样,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皇上圣明烛照,既然您认为顾大人足以担此重任,想必定有您的道理所在。臣妾自然是谨遵圣意,绝无半点异议。”
可片刻她又思索起来,难道是想要将她越级晋封为更高位份的嫔妃吗?
不可能,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常在罢了,又怎会有如此殊荣呢?
她又道:“这顾学士确实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能够得到他的悉心教导,对于二皇子而言无疑是天大的福气啊。只是二皇子长久以来都是养在太后娘娘身旁,若是骤然将其送去别处学习,只怕太后娘娘那边会有所不舍吧......”
皇帝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担忧,沉声道:“此事朕自有分寸,自然会亲自向皇额娘说明情况。况且皇额娘一向通情达理、深明大义,她定当明白此举乃是为了言端的前途着想,也是期望他将来能够有所作为。再者说了,朕亦会时常前往探望言端的学业进展状况,绝不会让他心生懈怠之意。”
易安颔首浅笑“是,皇上如此为二皇子考虑,想来皇额娘定会明白,是臣妾未曾想到。”
这皇上此番举动恐怕并非仅仅只为了二皇子的学业考量那么简单。想那二皇子昔日一直未能得到皇帝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可终究身为皇子之尊。
而今这样的安排,究竟是皇帝有意在朝堂之上培植起一股全新的势力呢,还是单纯地希望诸位皇子皆能学有所成,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室的根基呢?
皇帝微微挑眉一笑,缓缓说道:“嗯。如今学业之事已有着落,可言端这孩子的教养之事,朕还斟酌良久不得法。他乃是朕的儿子,教养之人需德才兼备、品行端正,还得能悉心教导他为人处世和宫廷规矩才好。”
易安微微点头,轻声附和道:“皇上英明,二皇子的教养之人确实至关重要,关乎二皇子的成长和未来。”
教养!可二皇子的生母乃是南贵人,皇上是要为他所寻谁为养母吗?
皇帝略作沉思,接着道:“朕想着,太后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而南贵人又过于宠溺,怕会惯坏了言端。不知皇后你对此有何看法?
话落他又自顾说起“言端到底才六岁,还是要找个人帮忙照管一二,最好是端庄稳重,又育有子嗣,如此,对言端的教养或许能更上心些。”
易安心中一凛。
这后宫育有子嗣之人除了丽妃便是月嫔,其余有三人尚在孕中……而她这个皇后……
但丽妃在后宫中地位颇高,且心思缜密,若让她教养二皇子,日后二皇子与她亲近,恐怕会对对本宫的地位产生影响啊。
易安面上不动声色,婉约温笑道:“想来皇上虽有顾虑却有了些打算。臣妾虽身为皇后,却去子嗣……若非如此臣妾亦愿扶养二皇子……不过皇上是二皇子的阿玛,自是会安排妥帖,臣妾自是不便插嘴。
只是二皇子由太后扶养过,且与南贵人感情深厚,突然换了人教养,怕二皇子会有些不适应,还需寻个合适之人慢慢引导才是。”
皇帝微微点头,“你说的不错,这是自然,朕会让南贵人多去看望言端,也会与她交代清楚,要她视言端如己出,不可苛待。”
易安又道:“是,皇上。只是臣妾还想到,除了养母,是否还需再安排几位得力的嬷嬷协助?嬷嬷们经验丰富,对宫廷礼仪和规矩最为熟悉,能更好地教导二皇子日常举止和行为规范。”
皇帝微微点头,“你说得有理,此事便交由你安排,届时可让内务府挑选几位得力的嬷嬷,如此也好一同教养言端。”
易安微微颔首“是。”
她心中暗自思忖,这皇帝看似为二皇子的教养考虑周全,可后宫中向来是母凭子贵,二皇子交由她人教养,不知南贵人心中会作何感想。
而她又会如何借此机会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还需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