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钰仔细看了冬霜做的四万两清单,很满意。然后让小丫鬟去前院,看看楚国公得不得闲。知道他刚午休起来,就带着夏荷去了楚国公的院子。
楚国公正在书房看书,见到姜钰过来,就让她陪自己下棋。姜钰与他坐在窗下的棋盘边,先把四万两清单拿出来递给他,“祖父,这是我家在大火中的损失。”
楚国公接过去大致看了看,笑看着她说:“四万两,青山伯府能拿得出来,但是会很肉疼。”
“母亲也是这样说的。”姜钰笑道。
楚国公喊来管家李忠,把账单都给他,“交给青山伯。”
李忠拿着账单走了,楚国公放了一个棋子在棋盘上,说:“皇上身体康健,这次这么打青山伯和苏贵妃的脸,是想让后宫的娘娘们,和前朝娘娘们的母家,都安分守己些。”
“我知道。”姜钰道。
“但是,”楚国公手里拿着棋子看姜钰,说:“皇上很喜八皇子。”
姜钰:“这件事过去后,面上我们与青山伯府的恩怨就清了,若是以后遇到青山伯府的人,若是他们态度好的话,我或许还能跟他们说笑两句。”
“哈哈哈....”楚国公笑了起来,然后道:“对,这也是皇上想看到的。前朝和后宫都要制衡,即使皇上不喜八皇子,也不会希望青山伯府和苏贵妃现在倒了。”
姜钰点头表示明白。
........
这边,李忠拿着账单到了青山伯府。青山伯府看门的小厮,现在见到他都有些心慌,但还不能把他拒之门外。听到他说有信要送给青山伯,立马小跑着就走了。
不一会儿回来,带着李忠到了青山伯跟前。青山伯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李忠恭敬的把信递给他。
青山伯接过信,低头一看脸色更加不好。等看到最后的四万两,他怒喝道:“讹诈,她一个市井....”
想到现在姜钰的身份,他咽下后面的话,沉默着压了压心中的怒火,说:“告诉楚国公,我会尽快把银票送过去。”
即使知道姜钰是在讹诈,但他不得不接。一来这件事必须马上快点过去,减少皇上和上京城这些权贵的关注。
二来,他就是把这事儿告到皇上那里,皇上也不会说楚国公府什么,毕竟四万两说多不多,但也确实不少。
李忠行礼告辞,青山伯在书房生了一会儿闷气,然后去了青山伯夫人那里。他拿出清单,“你准备一下,这两日就把银票送过去。”
青山伯夫人一看,惊的眼珠子都要出来了,她声音有些尖厉的说:“伯爷,妾身哪里去弄这么些钱?”
“偌大一个伯爵府,难道连四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青山伯黑着脸问。
青山伯夫人:“伯爷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别的不说,这些年我们每年往宫里送多少银子你知道吗?”
青山伯不说话,青山伯夫人伸出一只手说:“五万两,每年都要五万两。贵妃娘娘进宫十八年了,我们往宫里送了近百万两银子。”
“宫里不是还有赏赐吗?”青山伯说。
青山伯夫人哼了一声,“宫里的赏赐你能拿出去换钱吗?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这位当今,只有带兵打仗的将军得了军功,才会赏赐金银土地,其他时候的赏赐,都是看着名贵但换不了银子的东西。”
青山伯绷着脸沉默,然后道:“你看着办吧,三天内把这些银子凑齐。”
说完他起身就要走,青山伯夫人叫住他说:“月珍跟祁元鸿的婚礼,我打算下个月初六办,你看如何?”
青山伯现在听到苏月珍的名字就堵心,他随意的说:“你看着办吧,让他们成亲后马上离开上京。”
“恐怕不能,”青山伯夫人道:“一来,月珍身上带祥瑞的事情,当年也是得了验证的,这一次说不定是糟了邪祟才这样。我总觉得.....”
她凑近青山伯小声说:“我总觉得是她闺中失贞影响了祥瑞,说不定以后就好了。”
青山伯听后沉思,青山伯夫人又道:“她的性子你也知道,若是离了上京,在外边没人管着,说不定能闯出多大的祸事呢,倒不如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青山伯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着办吧。”
他起身走了,青山伯夫人看着四万两的账单发愁,当然心里又骂了楚国公府和姜钰一番。
这边,青山伯到了书房刚坐下,他的长随送来一封信,低声说:“岭南来的。”
青山伯接过书信打开,看完后哈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不尽的快意。然后他咬着牙说:“楚国公,这次我让你栽大跟头。”
.......
姜钰跟楚国公下了一会儿棋,楚国公有别的事情要处理,她就告辞离开。回后院的路上,姜钰忽然想去后花园转转,就转了个弯,带夏荷往后花园去。
刚走近,忽然从旁边的花丛里,跑出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儿,是楚国公府唯一的孙少爷姜云康。
小家伙在姜钰回国公府的第一天见过她,所以认得。就见他小大人一样的拱起手跟姜钰行礼,“见过大姑姑。”
小家伙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听了让人心情不由得变好。姜钰蹲下身,看着他问:“你自己在这里玩儿啊!”
“不是,”姜云康四处看了看说:“素云陪我出来玩儿,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姜钰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一个丫鬟陪着小主子出来玩儿,竟然跑的不知道人影,不用想就知道有多不用心。
“我送你回去吧?”姜钰问。
姜云康脸上的表情有些纠结,似乎还想玩儿,但又觉得让姜钰送自己回去是对的。他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那就谢谢大姑姑了。”
小孩子学大人说话,真是可爱的紧。姜钰把他抱起来,笑着说:“那你给我指路。”
姜云康点了下小脑袋,伸出手臂指了一个方向,姜钰抱着他往那个方向走。夏荷很喜欢小孩子,一路上眼睛几乎没有离开姜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