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家,姜文轩便想到京城近日的传闻。
听说,李家那位大小姐许了镇北侯府。
倒是没听说这位李芷兰小姐许人家的事。
姜文轩有些意动。
他年纪虽不大,但家中已在考虑婚配事宜了。
只是近来相看的女子,他并不喜欢。
若是能与李家小姐……
想到这里,他看向那人群中的人,她正笑眼弯弯地与人说着话,看起来十分的温柔。
站了好半天,姜文轩才离开。
人群中,李青溪察觉到有人正在看她,转头却没见到人,有些纳闷,还以为是宋书雅想回来再报复她,人都谨慎了许多。
她本想快些回家,可看到芷兰与人沟通的很愉快,甚至还交到了几个朋友,也就不急着走了。
好在姜眠虽没兴趣参加什么诗会,但安排了餐食,将她们招待地好好的。
及至落日黄昏,李青溪二人回家。
陶氏乐得看她出去玩,毕竟如今李致远官至少卿,多些交际也是好的。
就连她,最近也参与了许多贵夫人组织的饭局。
夜间,母女二人话谈,提起姜眠,陶氏还特意问她,对方可有为难她?
李青溪摇了摇头:“没有,姜小姐为人很好。”
就是有点离经叛道。
自古以来,女儿嫁作人妇乃是天经地义,相夫教子更是寻常,听她的意思,嫁人反倒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她看不懂姜眠。
陶氏闻言,松了口气。
她还真怕姜家小姐因为岑世子记恨青溪。
“对了,我刚才来的路上见着芷兰了,她看起来很高兴?”
陶氏试探道,得知李芷兰结交了几个贵女,倒也替她高兴。
都是一家人,她本质上是希望这个侄女过的好的。
当然了,不能越过她女儿去。
陶氏沉吟片刻:“前几日,你二叔来信了,问你父亲,可有打算在京中为芷兰找个婆家。”
李青溪想了想,觉得此事不易。
“你二叔是个老实好人,但见识确实短浅,这些年一直不得升官是有道理的。”陶氏捻了捻手上的珠串,“京中随处是官,不上五品都不得姓名,芷兰若是要在京中找婆家,除非做妾。”
不然,京都谁家会要一个九品官的女儿当正妻?不是谁都有她家青溪的造化。
“那不行。”
李青溪断然拒了:“芷兰怎么说也是二房嫡出的,虽然二叔官位不高,但她要是做妾,会影响其他姊妹的婚嫁。”
妾,说到底不过就是个玩意儿。
她自己就当过妾,哪怕侯府位高权重,也没见别人多敬重她。
“她今日在姜家算是出了风头,若是她有本事,让哪家公子三媒六聘的娶了,就算是光宗耀祖了。”
陶氏叹了口气,李青溪却觉得哪里怪怪的。
芷兰那么有才华,饱读诗书,难道就是为了让人娶做正妻的吗?
她下意识想反驳陶氏,但又觉得好像就是这么个道理。
想不明白的事儿,她直接扔在一边。
陶氏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李青溪一直在家中待着,乐得清闲。
这日,冬云匆匆进了门:“小姐,前厅来了好多人,我听说是有人来向芷兰小姐提亲了。”
“真的?”
李青溪瞬间坐直,把书放下:“快给我更衣,我要去看看。”
“是。”
冬云为她梳妆,李青溪问九九:“我记得你说过,芷兰若是爱上别人,就可以改变我恶毒女配的身份,对吧?”
一直以来,她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九九:“不错,宿主,她爱上别人后,你只要促进她二人结为夫妻,这条任务线就算完成了。”
只要完成一条任务线,她就可以摆脱惨死的宿命。
李青溪心中高兴,着急要去看看情况。
前厅。
陶氏跟李致远看着这一堆聘礼与媒人,面面相觑。
还是陶氏先反应过来,笑着开口:“你是替姜家说亲?”
媒人喜笑颜开:“是啊,李夫人,姜文轩公子对李二小姐情深义重,福荣郡主特意请了我上门来的。”
姜家二公子?
李致远对此人倒是有印象,他虽然是庶子,但姜夫人、也就是福荣郡主持家有道,对待庶出子女很是大方,送他去了国子监读书。
今年春闱他是二甲进士,算是前途无量。
只是这样的公子哥,怎么会认识芷兰呢?
陶氏倒是猜出来了,想必是昨日她两姐妹去了姜家,芷兰被那二公子看中了。
她轻咳一声:“福荣郡主请你来之前,想必也打听过我家的情况,芷兰虽然只是我的侄女儿,我待她如己出,是不可能让她去给人做妾的。”
媒人绣帕一甩:“哎呀李夫人,您说笑了,姜二公子是想娶妻,不是纳妾。”
这下可真把陶氏惊着了。
姜家何等尊荣,芷兰当真是走了大运。
这般的好事,旁人想都没得想。
陶氏跟李致远虽然想替芷兰答应,但他们毕竟不是她父母,只能先按下此事?
若是可以,这还真是门好亲事。
待人走了,李青溪这才走出来。
“娘,姜二公子真要娶芷兰为妻啊?”
她好奇的很,毕竟姜文轩算是跟她有些渊源。
“那聘礼很是丰厚,想来不是假的。”
陶氏看向李致远:“老爷,我们给二弟去信,问问他的意见吧?”
李青溪却道:“我觉得你问二叔,他肯定会答应,还不如问问芷兰怎么想的。”
二叔一生都想往高处走,但是没那个运道,若是女儿嫁了高门公子,他能乐开花。
这门亲事哪哪都好,就怕芷兰自己不同意。
私心里,李青溪还是想让她过的好。
陶氏闻言,倒也没反驳。
及至夜间,陶氏去寻了李芷兰,提起此事,她一脸茫然:“可是,我都不曾认识姜二公子?”
“兴许是你在诗会上得了他的眼缘。”陶氏柔和道,“芷兰,你大姐姐说要问过你,再往家里寄信,你怎么想?”
李芷兰抿了抿唇。
虽说自古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成事,但她连姜二公子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心底是有些抗拒的。
陶氏何等聪明,自然看得出来,只让她好好考虑。
翌日,李青溪又来问她的想法。
李芷兰只摇头:“大姐姐,我不知道。”
她是真不知道。
李青溪也觉得有些仓促:“你没见过他,定亲还太早了。”
恰逢赵苑苑来找她玩,听了此事双手一拍:“找机会见他一面不就好了,要是他生的好看,就嫁了啊,这事再简单不过了。”
李青溪眼睛一亮:“苑苑,你有什么好办法?”
赵苑苑嬉笑道:“我听说云泰园明日有聚会,京中此次春闱高中的学子都会过去,咱也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