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蔡府,飞檐斗拱,在夜色中透着一股威严与神秘。
府内一处偏厅,烛火昏黄,将整个房间照得影影绰绰。
蔡瑁端坐在主位,神色悠然,手中摩挲着一枚玉佩,眼神看似随意地扫过门口。
不多时,杨仪脚步匆匆地跨进厅门。
他神色急切,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蔡公!”
杨仪一进门,便抱拳行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如今刘封就在襄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定要趁机杀掉他,为蔡中、蔡和报仇雪恨啊!”
杨仪想起前番自己被刘封羞辱,心中的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的双眼瞬间瞪得通红,牙关紧咬,脸上的肌肉都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蔡瑁微微抬眼,看了杨仪一眼,神色依旧冷淡,手中摩挲玉佩的动作并未停下。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仪,报仇之事,急不得。
刘封如今在刘备心中还有几分分量,贸然动手,恐生变故。
你也知道,刘备对刘封虽有忌惮,但毕竟名义上还是父子,若处理不当,反而会影响我们的计划。”
蔡瑁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比起单纯地为蔡中、蔡和报仇,他更看重蔡家在荆州势力的扩张与巩固。
借助刘备的力量实现蔡家的崛起才是他的首要目标。
杨仪心中一急,向前跨出一步,双手紧握成拳,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他大声道:
“蔡公,机不可失啊!刘封此獠,狡诈多端,若不趁现在除掉他,日后必成大患!
您想想,蔡中、蔡和两位将军皆是您的族人,他们死得那般惨烈,难道您就忍心放过刘封?”
杨仪几乎是在哀求,希望能打动蔡瑁,让他改变主意。
蔡瑁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不喜欢杨仪这般急切且近乎逼迫的态度。
但他深知杨仪对刘封的仇恨,或许能利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
沉默片刻后,蔡瑁缓缓说道:
“我可以告诉你刘封的行踪与住处,至于如何动手,你自行斟酌。
不过,你需记住,莫要牵连到蔡家。
此次行动,若失败,你自己承担后果,莫要将蔡家卷入这滩浑水。”
蔡瑁心想,若杨仪能成功除掉刘封,那也算是去了一个麻烦;若失败,与自己也无太大干系。
杨仪心中暗暗恼怒,蔡瑁的态度让他感到不满。
他觉得蔡瑁过于谨慎,错失良机。
但杨仪也明白,自己势单力薄,若想报仇,只能依靠蔡瑁提供的信息。
他咬咬牙,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说道:
“好,蔡公放心,我定不会让您失望。”
说罢,杨仪转身匆匆离去,脚步急促,背影中透着决绝与愤怒。
杨仪离开后,蔡瑁起身,向后堂走去。
后堂内,蔡夫人蔡觅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卷,却并未心思阅读,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夜色,神色有些忧虑。
蔡瑁轻轻推开门,走进屋内,轻声说道:
“姐姐,你嫁给刘备后,一定要想尽办法获得他的信任。
就像当初控制刘表一样,将刘备牢牢掌控在手中。
如此,蔡家才能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更加强大。”
蔡瑁走到蔡觅身边,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野望。
蔡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放下手中的书卷,说道:
“阿弟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只是,这刘备并非刘表那般容易掌控之人,他素有大志,身边又有诸葛亮等一众谋士辅佐。
我需步步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蔡觅深知此去的艰难,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但为了蔡家的未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蔡瑁拍了拍蔡觅的肩膀,安慰道:
“姐姐聪慧过人,又有多年掌控刘表的经验,定能做到。
蔡家的未来,就全靠姐姐了。
只要能掌控刘备,我们蔡家在荆州乃至天下,都将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州牧府内,气氛凝重。
刘备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手中的茶盏被他紧紧握着,指节泛白,仿佛下一秒就会将其捏碎。
诸葛亮手持羽扇,神色凝重地站在一旁,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透着忧虑。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贸然行事,刘封在江陵根基深厚。
若我们轻举妄动,打草惊蛇,恐引发江陵内乱,孙权也定会趁机而入,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言辞恳切,试图让刘备冷静下来,权衡利弊。
刘备面色阴沉,心中烦闷,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在桌上,茶水溅出,洒在桌面上。
他抬起头,直视着诸葛亮,反问道:
“那先生为何不帮我想办法将刘封留在襄阳,让我能顺利接掌江陵?
江陵乃战略要地,我怎能容他一直把控?”
刘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与急切。
江陵对他来说,是实现霸业的关键一步,而刘封却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诸葛亮微微叹息,向前走了两步,说道:
“主公有所不知,如今江陵城内皆是少将军亲信,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
尤其是少将军在江陵城内大力推广玉米、番薯的种植,让百姓富足,军队粮草充足,这使得他在江陵名声大噪,深得人心。
此时若强行将他留下,恐怕会激起众怒。
而且,刘封此人颇有谋略,身边又有周不疑等谋士辅佐,我们若没有万全之策,轻易动手,只会陷入被动。”
诸葛亮深知刘封的实力与影响力,希望刘备能认清形势,不要冲动行事。
刘备心中暗恨,握紧拳头,冷哼一声道:
“哼,这个刘封,完全没将我这个父亲放在眼里。他在江陵肆意妄为,扩充势力,难道真以为我拿他没办法?”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解决刘封,顺利拿下江陵。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江陵的控制权,让刘封知道,什么才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
邓艾得了刘封的嘱托来到了黄府,翻身下马,顾不上擦拭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匆匆步入府邸。
门童见是邓艾,知晓他是刘封的人,与黄家关系匪浅,赶忙引他入内。
黄承彦正在书房中翻阅书卷,听闻邓艾求见,放下手中书卷,起身相迎。
邓艾一见到黄承彦,赶忙抱拳行礼,神色焦急地说道:
“黄老,大……大事不好,少将军如今在……在襄阳处境极为艰难。
刘备……听信蔡瑁之……言,妄图软禁少……将军,夺取江……陵。
少……将军虽表面镇定,但……形势危……急,还望黄老出……手相助。”
黄承彦听闻,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缓缓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眉头紧锁,长叹一声道:
“少将军果然艰难,身处这等境地,可谓举步维艰呐。
刘备此举,实在是不念父子之情,为了权势不择手段。”
黄承彦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邓艾,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点头说道:
“你回去告诉少将军,即使是因为月英,我黄家也会在合适的时机,全力助他。
黄家在荆州经营多年,人脉颇广,定会为少将军周旋。
只是如今局势复杂,不可操之过急,需等待恰当的时机。”
邓艾心中一喜,赶忙再次抱拳行礼,感激地说道:
“多谢……黄老,有您这……句话,少将军定会安心许……多。
我这……就回去复命。”
说罢,邓艾转身匆匆离去,一路疾驰回到刘封暂居之处。
刘封正在屋内焦急地踱步,见邓艾归来,赶忙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
“士载,黄老怎么说?”
邓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
“公子放心,黄老……答应了,他说黄家……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全力帮助公子。
黄老还说,黄家……在荆州人脉广,会为公……子周旋,但局势复杂,需等待……恰当的时机。”
刘封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微微点头,说道:
“如此便好,有黄家相助,我们便多了几分胜算。
只是这‘合适时机’,不知何时才会到来。
如今刘备与蔡瑁步步紧逼,我们需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