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每月一度的例行朝会之际,时光已悄然流逝十余天,自上次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变以来,尽管其带来的余波仍在朝野间隐隐回荡,但政坛大体上已然逐渐回归平稳态势。
此刻,庄严肃穆的大殿内,赢异人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那张原本威严的面庞此刻却挂满了笑意,整个人看上去心情颇为愉悦。
站在一旁的江川默默地注视着一脸痴痴傻笑的赢异人,心中不禁暗自鄙夷:
“瞧瞧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就在方才,赢异人兴高采烈地将作坊里新制造出来的纸张呈到大殿之上,得意洋洋地向诸位大臣炫耀展示了一番。而且,他似乎是有意又似无意之间提及此等神奇之物乃是由嬴政亲自研发而成。
此言一出,秦国的朝臣们立刻纷纷附和起来,对着嬴政便是一阵毫不吝啬的夸赞与颂扬。那些溢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嬴政,听得赢异人心里犹如被浇灌了蜂蜜一般,甜蜜无比。
待到众人的马屁声渐渐停歇下来,大概也都拍得差不多的时候,赢异人轻轻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日前,咸阳城中竟有谣言泛起,言政儿非寡人之亲生子。寡人闻此,怒不可遏!政儿乃寡人骨血,此事断无虚假!”
“寡人已严令咸阳令、廷尉及郎中令三方通力协作,务必以雷霆之手段,严惩那些肆意散播谣言、恶意中伤政儿之人!绝不容情!”赢异人之声,沉稳如磐,震彻朝堂,其威严之态,令人不敢仰视。
“大王圣明!如此,必能还公子政清白,以正视听!”众大臣齐声高呼,声震屋宇。
赢异人轻点颔首,继而言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除为证政儿之名外,尚有一事至关重要。昨日,丞相特来谒见寡人,进言曰:寡人自登秦王大位以来,时已不短,然太子之位却久悬未决,致人心惶惶,于朝局稳定大不利。故劝寡人应早定储君人选,以防变故。寡人亦觉此议甚妥,然究竟立何人为太子,寡人尚无定见,故欲听听诸位之高见。”
言罢,赢异人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众臣。
一时间,秦国的各大朝臣们面面相觑,你瞅瞅我,我瞧瞧你,竟无一人敢于率先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在这一片沉寂之中,只见那蒙骜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从队列中跨步而出,向着王座之上的赢异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大王!微臣完全赞同丞相所言之理!”
赢异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随即追问道:“那么依蒙将军之意,寡人应当立谁为太子呢?”
“此事关乎王储之位,微臣本不应妄加言论。然而,依微臣之见,自古以来,各国皆遵循长子为尊之传统。况且,政公子才华横溢、出类拔萃,适才诸位大人对其亦是赞不绝口。再者,政公子素以孝顺节俭、恭敬善良着称,实乃太子之不二人选!”
蒙骜言辞恳切地说完这番话后,缓缓退回至原本所站之处。
此刻,嬴异人将目光投向台下的众大臣,开口询问道: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可有不同看法之人?”
经过方才这一番折腾,台下的众多朝臣心中已然明了,知晓今日这朝会所为何事,其主要目的便是要确立嬴政为王储。
于是乎,他们纷纷用眼神相互交流示意了一番之后,齐声高呼道:“政公子才情卓越,品德高尚,微臣等完全认同蒙将军所言,理应册立公子政为我大秦之太子!”
嬴异人眼见此情此景,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简直难以自抑。他当即朗声道:
“既如此,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那么今日寡人便决定正式册封政儿为太子!”
“大王圣明!”
就这样,立太子之事便在各方势力心照不宣、暗流涌动之下顺利通过了。
三日后,阳光洒满王宫的每一个角落,整个宫殿都洋溢着一种庄严肃穆却又略带喜庆的氛围。 嬴异人端坐在王宫内那宏伟壮丽的大殿宝座之上,他面色凝重而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郑重地向满朝文武大臣宣读了立嬴政为太子的正式诏书。
诏书中字字珠玑,宣告着秦国未来继承人的确立。 紧接着,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立储仪式拉开帷幕。鼓乐齐鸣,彩旗飘扬,宫女太监们穿梭忙碌,将整个王宫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嬴政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璀璨的王冠,在众人瞩目中一步步走向属于他的位置。那一刻,他仿佛成为了天地间最耀眼的存在,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时刻,远在华阳宫的一处偏僻角落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一身布衣的芈宸正恭恭敬敬地跪在华阳太后面前,低着头聆听太后的训话。此时的芈宸心中忐忑不安,额头上冷汗涔涔。
“你啊你,让我气死了你,不可救药,愚不可及!”
“蠢!”
“你以为那个女人会真心帮你?!就算事成她会将你推上丞相之位?!”
“别做梦了,她是谁?她可不是我芈姓,她是韩人!那个韩霓也是韩人!韩人会帮我们楚系做大?你再想想你姐姐我是谁!我是太后!帮你成为丞相好让你帮我跟她作对吗?”
华阳太后一边说一边气愤地用各种手势表达她内心的愤怒。
“姐~我错了!”
“你也知道你错!此事好在你姐我及时出马,你才悬崖勒马将功赎罪,也幸好大王仁慈,这才留你一条小命,只判你流放”
“姐姐已经打通过关系了,你到南境只需老实呆几年,好生反省反省自己,姐姐会找机会劝大王重新启用你的”,华阳太后看向芈宸,宠溺又无奈的说道
“真的吗?姐!”,芈宸惊喜道
“那还能有假?!”,华阳太后轻飘飘的说道
在华阳太后的安慰下,曾经的阳泉君芈宸开心的坐着牛车一路直奔秦国南境。
从此刻起,秦国政坛,楚系、韩系、宗室皆归于沉寂,朝政大权皆收于赢异人之手,而由于赢异人和吕不韦关系,将来的秦国军、政之策将多出于外客之手,而外客也将成为秦国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