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宛婷跟姑母的那一番谈话,她时常独自沉思,丫鬟小翠看在眼里,心疼地说:主子,姑奶奶的话既然您听进去了,干嘛还要这样忧郁呢?”
宛婷扭头看了一眼小翠,这是她从小相伴的小丫鬟,她的心事都瞒不过小翠的。
宛如笑了:“我是感叹,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毕竟都是书上骗人的把戏罢了。”
小翠听了,劝解道:“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那是普通百姓家,不是因为那些男子多深情,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三妻四妾罢了,您看王公子弟,哪个只有一位福晋呢?即便连当今皇上,虽然怀念孝懿皇后,但是依旧有后宫很多娘娘啊。”
宛婷不可思议地看着小翠,惊喜地说:“你这丫头,现在什么时候学问这么大了啊,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小翠不好意思地说:“主子取笑小翠了,我跟着博学多才的主子,学问自然长了呗。”
宛婷开心地笑了,“你呀,净恭维我。”
主仆两个开心地笑了。小翠不同于一般的奴婢,从小宛婷读书,小翠也在一旁,宛婷还时不时地教小翠读书识字,所以小翠虽然是一个奴婢,可是学问并不低。
这时,侍婢来报,“小姐,姑奶奶家的珍儿来了。”
“让她进来吧。”宛婷说道。
“珍儿给小主子请安,姑奶奶说,晌午用过饭之后,在庆和银楼等您。”
“知道了,我去和姑母会合。”
珍儿告退了,这时小翠调皮地眨着眼睛,“主子,发财了啊,姑奶奶看来要送您首饰呢。”
“噗嗤”,宛婷也笑了起来。
庆和银楼
车马到了,宛婷掀开轿帘一看,好气派啊,果然是第一银楼。
小翠扶着宛婷缓缓走进去,珍儿已经在门口等候了,“主子,这里。”
小翠和珍儿扶着宛婷走了进去,姑母已经在包厢了,正在看一副金丝镂空钿子。
姑母看的入神,都没注意到宛婷已经进来了,“姑母!”宛婷忽然大喊一声。
“啊,吓了姑母一跳,你这孩子,真调皮,来,快坐。”姑母伸手一拉宛婷,坐下了。
“婷儿,你看这个首饰,多么漂亮啊。”
姑母已经陶醉了。
宛婷一看,确实工艺精湛,是金丝镂空的。
“不错啊,很不错。”
宛婷附和着,她从小看多了这些,不觉得有什么。
“你这孩子,你再看,这钿子有何不同?”姑母一副神秘的样子。
“不同?有吗?”宛婷看了半天,也没觉得啊。
“傻孩子,你看,花纹可是石榴花啊。”姑母眉飞色舞起来。
“石榴花?啊,是呀,不过姑母,石榴花怎么了?”宛婷一头雾水。
姑母瞪了宛婷一眼,“你这孩子,你还小,你不懂,石榴花可是象征子孙满堂的吉祥花呀。”
一听子孙满堂这四个字,宛婷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姑母,您又来了。”
“哎呀,这怕什么?要出嫁了,这是很正常的嘛。”姑母不以为然地说道。
宛婷被姑母彻底打败了,她在楼上,看着街道上的人群,街上人来人往的,真是热闹非凡,她平时不怎么出门,现在只觉得外面的世界真好。
忽然,一辆马车停在了银楼门口,那马车上的花纹,样式,一看就知道,这马车上的人不同一般。
一个年轻的小厮先下车,低头哈腰地迎出来马车上的人,只见从马车上下来一位公子,剑眉朗目,身着白袍。
只见掌柜的颠颠的跑过去,弯着腰把这位公子引荐了进来,宛婷更加好奇,这会是谁呢?
由于二层银楼都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放着半截帘子,所以宛婷悄悄地掀开帘子的一条缝,看了出去。
那公子面如平静的湖水,眼眸目视着前方,既贵气又儒雅,宛婷不自觉地有些不好意思,她深知自己这样有些不妥,都是要出嫁的人,怎么能窥伺其他男子呢?
她马上放下帘子,定了定心神,这时候,姑母已经定下了这首饰。
“婷儿,要不要用些点心再走?”姑母关切地问。
“好啊,好。”宛婷答应着。
她自己都觉得荒唐,竟然莫名地对一个不认识的男子脸红心跳,简直太荒唐了。
这时,帘外掌柜的声音响起,“四爷要的东西,赶快拿过来。”
“四爷?”宛婷对这两个字格外敏感。
坐了一会,姑母和宛婷起身要离开了,掌柜的把这支镂空工艺的钿子给整理包好,双手递给姑母身边的丫鬟,满脸堆笑道:“夫人,您真是好眼力,这钿子真的是吉祥的,连四阿哥也定了一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