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影一闪而逝,只留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余瑶警惕地环顾四周,却再无发现。
她暗自握紧了藏在袖中的银针,心中隐隐不安。
莫非是有人在暗中监视她?
回到住处,王宫女还未归来。
余瑶心中焦急,贵妃的病拖不得,那寒毒一日不除,便一日有性命之忧。
她来回踱步,不时望向宫门的方向。
终于,王宫女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只是她手中空空如也,脸上带着几分慌张。
“余姑娘,不好了,御药房说……说药材不足,配不齐药方。”
余瑶心中一沉,果然如此!
她早就料到会有人从中作梗。
李御医那阴鸷的眼神,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
看来,这后宫之中,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哪些药材缺了?”余瑶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尽量使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
王宫女吞吞吐吐地报出几味药材的名字,皆是这药方中至关重要的药材。
余瑶冷笑一声,这缺的还真是“巧妙”,分明就是故意刁难!
她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脸色苍白的贵妃,心中焦急万分。
贵妃对她信任有加,她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我知道了。”余瑶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她转身走向内室,脚步坚定。
王宫女看着余瑶的背影,心中疑惑不解。
这药材缺了,难道还有什么办法?
只见余瑶从内室出来,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锦囊。
她走到贵妃床边,轻轻打开锦囊……
“这是……”王宫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锦囊之中,赫然躺着几株色泽饱满、灵气逼人的药材。
这些药材,正是王宫女方才所说的,御药房缺失的几味关键药材。
王宫女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些药材极其珍稀,便是御药房也未必能寻到如此品相的,余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的?
躲在暗处观察的李御医,此刻也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原本打算借此机会狠狠挫一挫余瑶的锐气,最好能让她在贵妃面前失宠,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拿出了药材!
这怎么可能?
他明明已经吩咐下去,将这几味药材全部藏了起来,整个太医院都寻不到,她一个初来乍到的乡野丫头,是从哪里弄来的?
“你……你这些药材,是从哪里得来的?”李御医忍不住从暗处走了出来,指着余瑶手中的药材,语气中充满了质疑和嫉妒。
余瑶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嘲讽:“李御医既然说御药房没有,那自然是从别处寻来的。怎么,李御医对我的药材,很感兴趣?”
李御医被她噎了一下,脸色涨红。
“你一个小小医士,竟然敢私自带药入宫,违反宫规,你可知罪!”他厉声呵斥,试图用宫规来压她。
余瑶冷笑一声,丝毫不惧。
“李御医此言差矣,我这些药材皆是珍贵药材,且药效更佳,怎能说是私自带药?况且,贵妃娘娘的病拖不得,若因循守旧,耽误了病情,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本古旧的医书,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记载的药材,侃侃而谈:“这上面记载的,便是这几味药材的替代之法。李御医身为医宗,难道连这本《百草纲目》都没看过吗?”
李御医看着那本医书,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这《百草纲目》他自然看过,只是他从未想过,这些替代药材竟然真的存在,而且还被余瑶找到了!
他原本以为,余瑶只是个略懂医术的乡野丫头,却没想到,她的医术竟然如此高明,甚至连他都自愧不如。
“你……”李御医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原本想刁难余瑶,却反被她羞辱了一番,心中又羞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余瑶不再理会他,转身走到贵妃床边,开始准备煎药。
她素手轻扬,将药材一一放入药罐之中,动作行云流水,优雅娴熟。
一股淡淡的药香,渐渐弥漫开来……
“这药……” 王宫女忍不住开口。
这药香……
不同于以往任何的药,竟带着一丝清甜,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 王宫女深吸一口气,原本的戒备之心也渐渐消散。
贵妃原本苍白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红润,她虚弱地睁开眼睛,轻声道:“这药香……真好闻。” 她看向余瑶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余瑶微微一笑,继续专心煎药。
袅袅药香,弥漫在整个寝宫之中,仿佛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带来了一丝希望。
看着跳跃的火苗,余瑶心中却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
若是吴凛在身旁,定会夸赞她医术精湛,还会温柔地为她擦去额角的汗珠……
想到这里,她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
煎好药后,余瑶亲自喂贵妃服下。
贵妃服药后,感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原本的寒意也消散了不少。
她握着余瑶的手,感激地说道:“余姑娘,真是多谢你了。”
余瑶谦虚地笑了笑:“娘娘不必客气,这都是臣女应该做的。”
王宫女在一旁看着,心中对余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原本以为余瑶只是个徒有虚名的乡野丫头,没想到她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如此细心体贴。
她走到余瑶身边,恭敬地说道:“余姑娘,之前是奴婢多有得罪,还望姑娘不要见怪。”
余瑶摆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
就在这时,寝宫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贵妃娘娘,李御医求见!”
李御医?他来做什么?余瑶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御医快步走进寝宫,看到贵妃气色好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被阴狠所取代。
他走到贵妃床边,装作关切地问道:“娘娘,感觉如何?”
贵妃笑着说道:“多亏了余姑娘,本宫感觉好多了。”
李御医闻言,脸色一沉,他看向余瑶,语气冰冷地说道:“余姑娘,你私自带药入宫,违反宫规,来人,将她拿下!”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将余瑶团团围住。
余瑶看着李御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御医,你这是何意?”
两名侍卫逼近,余瑶却面不改色,她轻笑一声,反问道:“李御医,不知我违反了哪条宫规?” 她眼神锐利,直视李御医,气势丝毫不输。
李御医被她这番镇定自若的态度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厉声道:“你私自带药入宫,便是违反宫规!”
“李御医,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余瑶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一块金牌,“这是皇上御赐的金牌,见此金牌如见皇上,我有权自行处置一切有关贵妃娘娘病情之事,包括用药。” 金牌在烛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照得李御医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怎么忘了,皇上对这乡野丫头竟如此信任!
李御医心中暗恨,却不敢再发作。
他狠狠地瞪了余瑶一眼,拂袖而去,背影狼狈不堪。
侍卫见状,也悻悻地退了下去。
王宫女看着余瑶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她没想到余瑶竟然如此聪慧机敏,轻易化解了危机。
贵妃看着这一切,心中对余瑶更加信任。
她握着余瑶的手,感激地说道:“余姑娘,今日多亏你了。”
余瑶微微一笑,谦虚地说道:“娘娘不必客气,这都是臣女应该做的。” 她为贵妃诊脉后,发现贵妃的脉象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有些不稳。
她心中隐隐觉得,贵妃的病,恐怕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几日,余瑶除了为贵妃诊治,还留心观察贵妃的饮食起居。
她发现,贵妃每日的膳食都经过王宫女的精心挑选,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不知为何,余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日,余瑶借故查看贵妃用过的碗筷,发现碗底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粉末。
她用银针试探,银针瞬间变成了黑色。
余瑶心中一凛,这粉末有毒!
虽然毒性不强,但长期服用,必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她不动声色地将粉末收集起来,准备回去仔细研究。
看来,贵妃的病,并非简单的寒毒,而是有人在暗中下毒!
是谁?
王宫女?
还是其他人?
余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她决心要查清楚真相,保护贵妃的安全。
傍晚时分,余瑶独自一人在御花园散步,心中思绪万千。
夕阳西下,将御花园染成一片金红色,景色美不胜收,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
她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盛开的牡丹,陷入沉思。
“余姑娘……” 一个温润的声音突然在她身后响起。
余瑶转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