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地铺后,李昭拿了一些黄豆出来准备发豆芽。
天天吃的干巴巴的,就是有蔬菜也是吃的腌菜或者晒干了的干菜,新鲜蔬菜已经很久没吃到了。
吃得她这几天都有些牙龈出血还便秘了。
刚刚路上一路看过去也没什么人卖新鲜蔬菜,这庄稼都干死了,哪还有水浇蔬菜啊。
匆匆忙忙的,也只有发豆芽是最快的了。
在路上时天天人都晒得干巴,就是想发豆芽也没条件,现在有屋子了,可得好好利用一下。
做这玩意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黄豆浸水泡一个晚上,捞出来后直接放盆里,上面盖层麻布,时不时的浇点水,放在光照不到的地方,等个几天就能长得很好了。
她等几天等不了,只想着出芽了炒了也算是道绿色蔬菜了。
杏儿看她霍霍水有点心疼,但是想着豆芽的味道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现在这情况想吃一顿鲜嫩的蔬菜都难得很呐。
李昭刚把豆子泡好,便见李盼儿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了?有人跟你抢灶眼?”李昭看了她一眼。
“那倒没有。”
还没人有那个胆子,她二姐现在的名声跟活阎王差不多了,谁见着她都怕,哪敢跟她们家抢东西。
“王正明去跟他们说交钱给你的事儿,有几家死皮赖脸的不想给,他在那跟他们吵起来了,我听的烦!”
“你费心费力的给大家找到了可以落脚的地方,还把钱先垫付了,现在人都住进来了,就为着那么点钱在那计较,真是不要脸!”李盼儿忿忿不平的说道。
“不用管,秀才公会解决的。”
李昭倒是一点不急,忍着臭在归置那堆捡来的衣裳,明天得拿出去卖掉。
“咱就一点都不管?那可都是钱啊!”李盼儿现在看到那高昂的粮价,已经跟李来一样觉得每一文钱都很重要,都是她们以后生存下去的本钱。
“我要是天天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只会变成第二个王秀才,他们不是我的责任,若是不自觉那就给我滚出去,王秀才是个聪明人,有他在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李昭耐着性子与她解释。
王氏一族还不敢得罪她,如今僵持也不是不想给她钱,怕是打着想让王秀才这个冤大头垫付的主意。
王秀才会不会是冤大头不知道,反正最后钱会给到她就行了。
她只看结果。
李盼儿似懂非懂,但见她不急,便也安下了心。
她嫌弃的看着那堆衣服:“这些衣服真能卖出去吗?”
可别拖着这堆累赘拖了那么久,最后白费功夫了。
“五文钱一件你会买吗?不是现在的你,是以前还在李家没出嫁时的你。”李昭问她。
李盼儿愣了一下,没出嫁时她就一套衣裳,还是她娘穿得很破了不要了的,每次要洗衣裳没得穿的时候她就只能躲在房间里,等着两个姐姐洗了衣裳晒干了后再拿回来给她。
那时候她做梦都想要一件能换洗的衣裳,不用多好,只要可以给她一件能换的就成。
布匹昂贵,制成的成衣更贵,别说五文钱了,就是十五文都很便宜,很多没衣裳穿的人都会买来穿。
“咱们看着这是一堆破烂,还臭得很,但自有不嫌弃的人在。”
就算要逃荒跑出去,也总不能光着屁股跑出去,花几文钱买一身衣裳,还是会有需要的人的。
五文钱一件,她们一路上收获下来的得有几十上百件了,这卖出去是纯利润。
也能挣个几百文,在一直消耗没有进项的日子里,几百文已经很不少了。
李盼儿再看这堆臭衣裳眼神就没那么嫌弃了,卖个几百文也好啊,至少可以买几斗粮啊!
“这里有我和杏儿用不着你,你去做饭去。”李昭摆了摆手赶她。
“好嘞!这就去。”李盼儿笑嘻嘻的跑开了。
二姐说的对,那些事情就让王秀才他们去烦心好了,她去操那个心做什么。
果然吃过了晚饭后,王正明就带着个钱袋子来找李昭了。
李昭接过他递过来的钱袋子,也没数,就这么直接揣怀里了。
“李叔,你不怕我少给吗?”王正明好奇的看向她。
“我相信你和你爹的为人。”
更相信她手里的大刀让他们不敢放肆。
王正明笑了起来,被族人伤到了的心在此刻暖了暖。
“赵村长他们两家人的也给我了,我们一共八户人家,平摊下来每户人家是二十二文多,只收了二十二文,多的我们家出了,全都在里面了。”
这其中哪户人家多,哪户人家又少,出一样的钱觉得不公平,各中乱七八糟的扯皮就不必明说了。
反正都和平的解决了。
“你算数不错?”李昭挑了挑眉。
在没有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诀的时代,会识字的都是少数,算账更是很多老百姓最大的痛苦。
之前在清溪村的时候坐车去县城,她就听到同车之人说起过,卖农作物被人算错了账坑了的事。
买个东西算明白账也要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