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看着空间内肉身生机消逝,魂魄被强行留住的紫鹃,在空间中凝聚神魂将其抱起。
紫鹃肉身已毁,神魂尚存,若是还魂,难免修为受损,道途艰难。
白景将其魂灵凝聚,滴下一滴琉璃净水温养,用琉璃净水的愿力将其从鬼门关拉回来,再以仙力蕴养。
白景再用大日真火、六丁神火、三昧真火、南明离火交替锻炼,将紫鹃的肉身提炼成一团紫色液体,紫色液体中包裹着一小截尾钩以及日月星三光。
再取小世界息壤衍生的二代土壤一抔,取先天壬水一滴,取先天壬水蟠桃树的一截树枝,最后再投入一根震天箭·仿成就其极致的锋锐。
白景将紫鹃的魂灵、肉身与这些材料放在一起投入四大真火之中,沟通小世界,借小世界之力为其重塑肉身。
五色神光从小世界五方涌来,自白景掌心喷薄而出,先天五行之气化作通天光柱直贯九霄。
息壤衍化的土壤遇真火便膨胀千倍,竟在虚空生出五行山岳虚影。
蟠桃树枝扎根其间,先天壬水化作甘露浇灌,显现出先天壬水蟠桃树虚影,刹那间枯木逢春、花开一界。
\"五行相生,万炁归元!\"
白景将手一招,唤下星辰投影,漫入其间。
四大真火相互纠缠,化作金乌、朱雀身披六丁神火与三昧真火,衔着紫色液体绕树而飞。
每飞一圈,蟠桃树枝便褪去一截树皮,露出内里流淌着星辰光芒的先天木髓。
震天箭·仿突然发出清吟,箭身上浮现出周天星辰刻痕,星辰虚影没入其间。
箭尖刺入紫色液体的刹那,钩尖与震天箭·仿逐渐融合。
箭杆化作鎏金脉络注入尾钩,毒刺蜕变成半透明的紫色水晶质地,与箭尖融为一体,阴狠毒辣的尾钩之上仿佛都有了磅礴大气的之感,那是震天箭代表的人族气运,即使是仿品,也有几分神似。
白景双手结印向前一指,壬水蟠桃树虚影轰然倒塌,树芯中涌出的先天壬水乙木之气裹住紫鹃魂魄。
四大火灵突然扑向震天箭重铸的尾钩,将南明离火、三昧真火、大日真火、六丁神火熔成一体,化作火纹生生烙进水晶蝎尾。
当最后一缕金气没入尾椎,息壤所化山岳突然崩塌成尘。
尘雾中升起一具紫晶蝎子身,脊椎处蜿蜒着鎏金蝎纹,腰窝嵌着枚闪烁星芒的琉璃毒囊。
白景将紫鹃神魂打入全新的躯体当中,再将其埋入小世界。
希望能够借之后小世界扩张逸散的先天混沌之力重塑其跟脚,使其逆反先天,更进一步。
做完这一切,白景将净瓶甘露、琉璃净水各倒了几滴给先天壬水蟠桃树,安抚树枝乱舞发泄不满的它。
事毕,白景神魂消散,回到真身之中。
白景神回真身,问云裳道:
“到哪了?”
云裳答道:
“大圣已经将圣僧救了出来。”
白景向下看去。
悟空、三藏已经与悟净、八戒、白龙马汇合了。
三藏问道:
“悟空,紫鹃施主哪里去了?”
悟空问道:
“师父,你不会真的和那女妖怪有瓜葛吧?”
三藏合掌垂目道:
“悟空,休得胡言!
我与紫鹃施主只是前世于灵山相识,今生再次得见难免唏嘘。”
八戒闻言,哀怨说道:
“师父,你要是早说不就好了。
害得我老猪还被蛰了一下,疼得我老猪直接昏死过去,差点就去见阎王了。”
三藏道:
“八戒,我被那紫鹃施主掳回了洞中,怎能知会?
从紫鹃施主所言看,她也是身不由己。”
悟空道:
“那女妖怪已经被我老孙打死,连尸骨都被我一把火烧了。”
三藏闻言,叹道:
“悟空你既知她与我是旧相识,她也是个苦命妖,你又何必下此重手。”
三藏合掌闭目,口中只是念道:
“阿弥陀佛。”
悟空倒是问心无愧,凑到八戒面前说道:
“呆子,你的香肠嘴可好了?”
八戒一挥衣袖,指着嘴说道:
“好哥哥,还得多谢你的金针,不然我老猪别说这张嘴了,就连这条命也保不住。
这泼贱真是狠毒,我这金仙修为都难以抵抗。”
悟空嘿嘿笑道:
“贤弟,别说是你,就连我老孙的金刚不坏之身都被她给扎破了。
而且,据观音菩萨所说,如来佛祖的丈六金身都被扎破了。
除了一位,没人敢近她身,我老孙的头和你的嘴,也是那位治好的。”
八戒道:
“是哪位有这种神通?”
悟空笑着指指半空道:
“是那光明宫的昴日真人啊!”
八戒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
那泼贱是只蝎子精,这昴日真人是只大公鸡,确实得靠他来治这泼贱。”
悟空道:
“贤弟,你小点声,小心昴日真人听见了,下次让你尝尝苦头哩。”
八戒捂嘴道:
“正是,正是,县官不如现管,昴日真人你勿怪,我老猪给你赔礼了。”
八戒望空中做了个揖。
八戒瞥了一眼坐上马提鞭西去的师父,又悄悄走到悟空身边问道:
“大师兄,师父这一夜可真没有破戒?”
悟空也瞥了一眼马上的三藏,捏着八戒耳朵小声骂道:
“好个贪嘴的夯货!
你当师父似你这色心未泯的呆鹅?
不论是女儿国主凤冠霞帔的温柔乡,还是毒敌山琵琶洞的倒马桩,师父的袈裟角儿都不曾颤得半分!”
八戒咧开嘴笑道:
“常言道,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
就不如此,就不如此,也要抓你儿把是!”
悟空闻言,在八戒肩膀上拍了一记道:
“你这厮休得聒噪!
师父现在正沉浸在故人已逝的悲痛之中,你若再要学那多舌的鹦鹉胡沁,仔细老孙的金箍棒认不得师弟!”
八戒唯唯诺诺,只顾点头。
四人一马,继续笃志向西行去。
又早是朱明时节,师徒四人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忽又见一座高山阻路。
众人早就对这高山阻拦有所了解,知道必然是又有妖怪阻路或是劫难生出。
三藏说道:
“悟空,前面有山,恐又生妖怪,是必谨防。”
悟空道:
“师父放心,我老孙不似往日,又强了些许。
等闲妖怪近不得你身。
能够越过我老孙的,恐怕不是帝君童子就是天尊坐骑了。
但也不碍事,这天庭灵山,都眼巴巴地要让我们过去哩。
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三藏闻言,策马扬鞭。
四众进山,缓行良久,过了山头,下西坡,乃是一段平阳之地。
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
“和尚!
那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