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指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极巅之处,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
却是“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
放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正是如来的金字压帖。
白景分身见那金字压帖,便有熟悉之感。
只觉挥手即来。
原来是这身体是如来法身,体内法力沾染如来佛性。
故而与压帖同出一源。
如果白景愿意,化作如来模样,不是如来当面,还没人能认出来。
白景分身细细走过。
不出预料,白景分身还没走到孙悟空面前时,便被孙悟空发现了。
孙悟空从杂草中钻出头来,呼喊道:
“那汉子,又是你,快来陪俺老孙解解乏。”
白景分身恭敬道:
“那日初来乍到,不知是神猴在此,失态了。”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枯守多年,此刻有人能陪他说说话,自然是喜上眉梢。
白景分身看去。
尖嘴缩腮,破妄金瞳。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
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言语虽利便,身体莫能那。
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白景分身走上前来,与他拔了鬓边草,颔下莎。
刮了耳中薜萝,去了头上苔藓。
孙悟空直言:
“多谢,多谢。”
白景分身却道:
“小生屡试不第,寄情于山水。
观此地山水秀丽,更有神猴在此,于是决定定居此处。”
孙悟空则道:
“我是三十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被佛祖镇压于此,只盼能早日脱身。
你既然住在此地,不知下次可否带些松柏果实,山露水浆。
我吃了三十多年铁丸,喝了几万次铜汁。
早就不记得正常食物是什么味道了。
我当年也是琼浆玉液时时饮,八宝佳肴日日尝。
上天曾与仙君游,地府怒斥判官面。
只是技不如人,在此煎熬岁月。”
孙悟空说着说着便兴致不高了。
白景分身也不再叨扰,作别离去。
之后日子,白景分身时不时带些泉水、花果去看孙悟空。
而白景真身这边,可就没这么惬意了。
白景巡视四洲期间,抓了不少的神仙。
天庭众多神仙提起昴日就是咬牙切齿、哀声载道。
上至各大宫殿,如文昌殿、彤华宫等。
下至各位小仙,如天兵天将、普天星相等。
甚至是二十八星宿同事,他白景也不放过。
奎木狼此时便被白景一个煌煌天光制住了,带到王灵官面前。
王灵官本来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是见到白景把奎木狼带来时,还是忍不住扶额叹气。
白景笑嘻嘻道:
“麻烦您了,王灵官。”
奎木狼醒来,见到王灵官后面如菜色,勉强地扯出一个笑来。
黑粗的一字眉像是“八”字一样向下撇去。
眼神飘忽躲闪,
嘴巴微抿,挤出两道法令纹来。
搓着两只长满黄毛的大手道:
“王灵官,您看这事?
诶,就是个误会!
您听我解释,事情是这样的······”
王灵官也不给奎木狼解释的机会。
“昴日真人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你看看。”
王灵官打出一道光幕,显现出奎木狼抓人的狞笑场景。
一幕幕细到奎木狼的毛发根根分明,哪里分叉了都能看出来。
这是白景利用光明大道的小技巧做出来的执法仪影像。
大记忆恢复术专治各种不服。
奎木狼的苦笑顿时僵在脸上,青一块红一块。
缓缓转头看向白景。
只见奎木狼脸色变换。
额头青筋暴起像个“十”字。
一字眉则拧成“川”字。
眼睛瞪得极大,放着莹莹绿光。
眼中的怒火几欲喷出。
鼻子皱起,嘴唇紧闭。
脸上肌肉不断抽动。
“昴日,你这是干什么?
一点同僚之情也不念吗?”
白景嗤笑一声:
“你怎么敢直呼本真人的大名?
本真人可是你的顶头上官,你就这么和本真人说话?
再说了,你犯了天规戒律,便是不敬陛下,不尊天庭。
谁敢包庇你?
再有下次,本真人当场给你点颜色瞧瞧。”
白景身上气势大涨,一缕缕金光环绕周身。
似是想到了被白景一招制服的糗态。
奎木狼像是一口痰卡在了喉咙,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奎木狼迅速变脸,对王灵官谄笑道:
“王灵官,可不能偏听偏信啊!
您看,我们之间有矛盾,回避,我要求回避!”
王灵官狠狠拍在桌上,怒目圆睁,须发偾张,将手中的判书木简扔在奎木狼身上。
指着奎木狼骂道:
“你把我这里当什么地方了?
你们做的那些事还需要说吗?
实在不行你就去雷祖面前再说一遍吧!”
奎木狼顿时偃旗息鼓,忙不迭捡起地上的判书竹简。
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执行判罚去了。
对于更高一级的神仙,同样的罪量刑也是轻了很多。
奎木狼只需要拿着竹简交上一万人禄的罚款就行了。
毕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自古亦然。
在黑暗西游世界,亦是如此。
偷偷抓人、暗地上供都是潜规则,捅破了对谁都不好。
哪有那么多坏神仙,不过是天庭之间内斗罢了。
所以,即使王灵官实际上站在白景这边,但是顶格处罚奎木狼也只是不痛不痒罢了。
白景谢过王灵官。
王灵官没好气地挥挥手,嫌弃地说道:
“下次别把更高层次的带过来就行,不然我可没资格判了。”
白景哈哈尬笑两声。
“怎么会呢,这种也没必要下去捞这点油水了啊。
站在岸上布好网,等下界的自觉献上程仪就行了。
再说了,我也惹不起啊。
而且,再大的官也得给您一份面子不是?”
王灵官一挥袖将白景扫地出殿。
“快走快走,别在这里贫嘴。”
白景继续巡视四洲。
天庭之上的舆论也愈演愈烈。
朝会之上也被参过多次,但是都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玉帝也只是口头上警告了几句,但没有任何处罚。
意思相当明显。
暗地里也曾有不少神灵打算暗杀白景,不少高层打算将白景调到别的地方。
但是,当真武大帝派龟蛇二将大张旗鼓提着随身佩剑在各大宫殿之前走过时,一切就好像从未发生过。
真武出来给白景站台了。
可是这股暗流还未爆发就平息下来了,却成了下一股暗流的助力。
下一股暗流中心,却是真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