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文学社的例会在社团活动室如期举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长条形的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程婉清坐在桌边,手里拿着那份记满了讲座要点的笔记本,心中既有些紧张又充满期待。她知道,今天她要提出的观点可能会在文学社引发一场不小的风波。
会议开始后,程婉清清了清嗓子,鼓起勇气说道:“昨天我听了一场讲座,深受启发。我发现文学叙事的影响力可以延伸到商业领域,甚至更广泛的范围。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把这种力量用在更多地方,让文学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呢?”她的眼神在社员们脸上扫过,试图寻找支持和理解。
然而,她的发言刚落,赵彬就皱起了眉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文学社是为喜欢文学的人服务的,难道我们要去迎合市场吗?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创作纯粹的文学作品,表达真情实感吗?一旦和商业挂钩,文学还会是那个我们热爱的文学吗?”
活动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其他社员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程婉清被赵彬的问题问住,她没想到会遭到如此直接的质疑。但她并没有气馁,反而深吸了一口气,认真地回应:“我明白你的担忧,赵彬。我并不是说要改变我们的创作方向,放弃文学的本质。我只是在想,文学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如果能让这种力量在教育、公益,甚至是商业传播等领域发挥作用,那不是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吗?”
赵彬却不买账,他冷笑着反驳:“听上去倒像是广告公司会干的事。文学的核心难道不是在于表达真情实感吗?一旦和商业挂钩,就会失去纯粹性。我们文学社难道也要变成追求商业利益的工具吗?”
程婉清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但她依然努力保持着冷静:“我并不认为文学和商业是完全对立的。文学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和价值体现。我们可以在保持文学艺术性的同时,探索它在其他领域的可能性。这并不是迎合市场,而是让文学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更广阔的空间。”
两人你来我往,争论愈发激烈。程婉清的脸涨得通红,她双手紧紧握着椅背,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并不是要文学社变成一个商业机构,我只是觉得,我们可以拓宽文学的应用场景,让文学的力量被更多人看到。”她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战。
赵彬则毫不示弱,他站起身来,手指在桌面上敲打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坚守文学的纯粹性难道有错吗?文学社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热爱文学的人能够有一个纯粹的创作空间。一旦引入商业元素,那我们和那些广告公司还有什么区别?”
其他社员也纷纷加入了争论,活动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支持赵彬的传统观念的社员们围成一团,他们中有的人点头附和,有的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其中一位名叫张伟的社员说道:“我同意赵彬的观点。文学是一种艺术,它应该高于生活,而不是被商业所左右。我们文学社的宗旨,就是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去迎合市场的需求。”
另一位名叫刘雨的社员也补充道:“是啊,文学的美就在于它的纯粹和独立。一旦和商业挂钩,就会失去那种独特的魅力。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影响力’,而牺牲文学的本质。”
而支持程婉清的创新想法的社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一位名叫王浩的社员激动地说:“我觉得程婉清说得有道理。在这个时代,文学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该走进大众的生活。通过和商业等领域的结合,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文学、爱上文学。”
另一位名叫陈静的女社员也点头赞同:“没错。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潜能。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力量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那不是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吗?”
两派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声音也越来越响亮。有人在争论中举起了手,试图平息这场纷争,但很快就被其他人的声音淹没。活动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一场更大的冲突。
就在这个时候,程婉清突然站了起来,她的眼神坚定而有力。她环视了四周的社员们,然后缓缓开口:“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我也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提出,活动室里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程婉清,等待着她的下文。
程婉清继续说道:“文学的本质,是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这种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它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框架之内。我们文学社的宗旨,是为了推广文学,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用新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她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我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文学的纯粹性,而是希望我们能够在保持这种纯粹性的同时,探索文学的更多可能性。我们可以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作品。比如,我们可以用文学的形式来讲述社会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可以用文学的力量来支持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我们甚至可以用文学来为商业品牌注入文化内涵,提升其价值。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向商业妥协,而是我们在用文学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程婉清的这番话,让活动室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支持她的社员们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而反对她的社员们则陷入了沉思。赵彬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显然没有预料到程婉清会这样回应。
就在这时,李萌站了起来,她走到程婉清身边,微笑着说:“我支持程婉清的观点。文学的确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探索。而且,我相信我们文学社的小伙伴们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在保持文学纯粹性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作品。”
李萌的话,让支持程婉清的社员们纷纷点头,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而反对的一派,则开始出现了动摇。张伟犹豫地说:“可是,我们真的能做到吗?一旦和商业结合,会不会就变得不再纯粹了呢?”
程婉清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张伟的肩膀:“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探索。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尝试,比如和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为他们的公益活动创作文学作品。这样,我们既能保持文学的纯粹性,又能发挥文学的社会价值。”
刘雨也开口了:“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太好。文学和商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将它们混为一谈。”
程婉清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转过身,看向了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给她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坚定。她轻声说道:“文学和商业,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在现代社会,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商业的支持下诞生的。比如,一些优秀的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它们既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又得到了商业的推广和传播。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这种模式,让文学也能够在商业的帮助下,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呢?”
她转过身,面对着所有的社员:“我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文学的本质,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与时俱进,让文学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定位。我们可以在创作中坚持文学的纯粹性,但在推广和应用中,可以尝试新的方式。这样,我们既能保留文学的传统魅力,又能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程婉清的这番话,让活动室里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支持她的社员们纷纷点头,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期待和兴奋的表情。而反对的一派,也开始逐渐松动。赵彬的脸色虽然依旧有些难看,但他也开始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社员突然站了起来。他名叫李明,是文学社的新成员。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我支持程婉清。我觉得我们应该勇敢地尝试新的东西。文学不应该被局限在传统的框架之内,我们应该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文学的本质,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既有艺术价值,又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作品。”
就在争论似乎要陷入僵局时,李萌站了起来,她双手一摆,试图缓和气氛:“好了,大家别吵了。文学的核心是多样性,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们文学社一直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地方,或许可以试着探索一下程婉清提出的思路,看看能不能为我们的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和方向。”
李萌的话让活动室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争论的余波仍在空气中弥漫。程婉清看着大家,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要让大家接受她的想法并不容易,但她也坚信,文学的边界可以更广阔,它的价值可以被更多人认可。这场争论,只是她探索文学新可能道路上的一块小小的绊脚石。
争论结束后,文学社的活动室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刚才争论的火药味。社员们陆续离开了,只有程婉清还独自一人留在这里。她坐在会议桌旁,面前摊开着那本笔记本,但目光却有些呆滞,似乎并没有真正聚焦在上面的文字。
赵彬的质疑声不断在她脑海中回响,像是一阵阵刺耳的噪音,扰乱着她的心神。“我是不是真的错了?是不是太过于异想天开,偏离了文学的本质?”程婉清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和不安。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胡乱地划着,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写下些什么。
活动室里,夕阳的余晖渐渐暗淡,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橘红色。程婉清抬起头,望着窗外逐渐模糊的天际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她想起自己当初加入文学社的初衷,是为了追求文学的纯粹和美好,是为了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心灵的慰藉。而现在,她却想要将文学与商业等看似不相干的领域结合起来,这让她自己都感到有些困惑。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将其紧紧抱在胸前,仿佛在寻求一种安全感。就在这一刻,她再次读到了那句在讲座上让她深受触动的话——“叙事的力量在于触动人心,让人从中获得共鸣”。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她心中的阴霾。
“对啊,我并不是要背离文学,而是希望让文学在更多领域产生意义。”程婉清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她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火焰,驱散了刚才的迷茫和不安。她意识到,文学的价值不应该被局限在传统的框架之内,它有着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去探索。
程婉清站起身,走到窗边,深深地吸了一口凉爽的空气。她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决心。
她转身回到桌前,重新打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郑重地写下:“让文学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这是我新的使命。”字迹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