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大火肆虐着,滚滚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炽热的火苗舔舐着夜空,似要将一切吞噬。艾歆心急如焚,一方面心系众人安危,另一方面,小翠的身影在火中若隐若现,让她满心担忧与疑惑。
“苏羽大哥,小翠怎么会在那儿?”艾歆焦急地问身旁的苏羽,声音被火场的喧嚣掩盖了些许。苏羽目光凝重,凝视着火光,低声回应:“情况不妙,咱们得赶紧过去看看。”两人逆着慌乱奔逃的人群,朝着小翠靠近。
此刻的小翠,一脸惊恐,被大火困在一处回廊角落。她的发丝凌乱,衣衫被火星燎到几处,正手足无措地呼喊着救命。艾歆见状,大声呼喊:“小翠,别怕,我们来了!”说着便要冲进去救人。
苏羽一把拉住她:“不可莽撞,这火势太大,得想个办法。”艾歆心急如焚,环顾四周,看到不远处有几个大水桶,灵机一动:“苏羽大哥,我们用水泼出一条路进去救她。”苏羽点头赞同,二人迅速行动,合力抬起水桶,朝着火焰最盛处泼去。
一番折腾,总算开辟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艾歆冲进火海,拉住小翠的手:“小翠,跟我走!”小翠眼中含泪,用力点头,三人在烟火弥漫中艰难地往回走。
刚脱离险境,辰栎便大步走来,他的目光冷冽,先看向小翠,而后定格在艾歆身上:“你们三人为何在此?这场火,可是与你们有关?”艾歆刚要开口辩解,小翠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王爷,都是我的错,是我偷了玉佩,求您饶了我吧!”
众人皆是一惊,艾歆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小翠:“小翠,你胡说什么?”小翠只是哭泣,不发一言。辰栎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与愤怒:“小翠,你为何要这么做?”
小翠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抽噎着说:“王爷,我……我家中老母病重,急需钱财医治,我一时糊涂,看到玉佩值钱,就……就起了歹念。我知道错了,求您看在我多年伺候您的份上,饶了我这一回吧。”
艾歆满心悲戚,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直以来帮助自己、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小翠,竟会是偷玉佩的人。但看着小翠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又想到她家中的困境,艾歆心中一软:“王爷,小翠肯定是有苦衷的,求您从轻发落。”
辰栎脸色阴沉,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陷入沉思。此时,火势渐小,王府上下一片狼藉,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幕上。苏羽见状,上前一步:“王爷,依属下看,小翠虽犯大错,但念其坦白自首,且有苦衷,可从轻惩处。如今王府接连出事,当务之急是揪出背后主谋,以防再生变故。”
辰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看向艾歆:“你……为何要救小翠?”艾歆直视他的眼睛,坦然道:“王爷,小翠于我有恩,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帮助我、信任我,即便她做错了事,我也不能见死不救。”
辰栎心中一动,眼前的女子,这份善良与大义,让他心底泛起一丝涟漪。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小翠,念你多年伺候有功,又主动认罪,本王暂不将你送交官府,罚你在柴房思过半年,若再犯,绝不轻饶。”小翠连连磕头谢恩。
艾歆松了一口气,可心中仍有疑虑。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小翠偷玉佩的理由看似合理,却又透着几分牵强。这场大火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为之?如果是蓄意,目的又是什么?
夜深了,王府在经历大火后疲惫地睡去,艾歆却辗转难眠。她起身走出房间,在王府的小径上踱步,试图理清思绪。月光如水,洒在残垣断壁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
“姑娘,还没睡呢?”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艾歆回头,竟是小翠。此时的小翠,已没了白日的狼狈,眼神却透着几分复杂。“小翠,你怎么也没睡?”艾歆问道。
小翠低下头,轻声说:“姑娘,我心里愧疚,睡不着。我知道你肯定在怀疑我,其实……我是被人逼迫的。”艾歆心中一惊:“被人逼迫?是谁?”小翠咬咬牙:“是……是王府的刘管事,他拿我老母的性命威胁我,让我偷玉佩,还让我在关键时刻认罪,我实在没办法。”
艾歆瞪大了眼睛,愤怒涌上心头:“这个刘管事,为何要这么做?”小翠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最近和一些神秘人来往密切,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
艾歆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严重,她必须尽快告诉辰栎。可当她第二天一早去找辰栎时,却得知辰栎清晨便入宫去了,只留下话让她在王府等候。
艾歆忧心忡忡地在王府等待,直到傍晚,辰栎才神色疲惫地回府。还没等艾歆开口,辰栎便先说道:“艾歆,皇宫里出了大事,有人弹劾本王,说本王私藏宝物、意图谋反,证据便是那失踪的玉佩。”
艾歆大惊失色:“王爷,这分明是诬陷啊!”辰栎苦笑:“本王自然知道,可如今形势危急,对方来势汹汹,我们必须找到证据反击。”
艾歆心中一紧,看来这一切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可他们该如何找到证据?刘管事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还有,皇宫里弹劾王爷的人究竟是谁?诸多悬念,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艾歆心头,让她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