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国神情肃穆地站在营帐之中,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刚刚送达的军令。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份来自 29 军的命令明确指示他率领 55 团迅速赶赴燕雁关,坚守这一重要关卡,并密切留意日军的一举一动。
燕雁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随着战局的日益紧张,这里成为了抵御日军入侵的关键防线之一。张志国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立即召集了 55 团的全体将士,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前往燕雁关守关,监视日军的动向。那里是战略要冲,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我们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但我们决不能退缩!”
将士们齐声高呼,表示愿意跟随张志国一同奔赴前线,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随后,张志国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部队的行军事宜。他精心规划了路线,确保队伍能够快速、安全地抵达燕雁关。同时,他还对物资装备进行了仔细检查,以保证战士们在战斗中有足够的弹药和补给。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志国带领着 55 团踏上了征程。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之后,燕雁关那雄伟险峻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历经整整一天的艰难跋涉后,张志国所率领的团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燕门关。这支队伍装备精良,令人瞩目:他们拥有着数辆威风凛凛的坦克,这些钢铁巨兽宛如移动的堡垒;还有一列列整齐排列的卡车,满载着各种物资和弹药;此外,高射炮昂首挺立,时刻准备迎击来自空中的威胁;而那一门门巨大的火炮,则犹如沉睡的巨龙,一旦被唤醒,必将展现出惊天动地的威力。
如此强大的火力配置,使得张志国团队镇守燕门关时,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有他们坚守在此,敌人想要突破这道防线简直难如登天。
张志国率领着他所指挥的加强营,迅速而有序地部署在了 1 营主阵地的侧面位置。他们个个神情严肃、严阵以待,仿佛钢铁铸就的防线一般坚不可摧。与此同时,2 营也毫不示弱,他们肩负起了守卫炮兵阵地以及高射炮这一重要任务。士兵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岗位之间,检查武器装备,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而作为预备队的第 3 营,则静静地待命在后方,犹如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猎豹,随时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整个战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但每一名战士都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张志国怀着紧张而又坚定的心情,静静地潜伏在燕门关附近的一处隐蔽之处,双眼紧盯着前方的道路,耐心地等待着日军一支队的出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脚步声和车辆行驶声。他知道,敌人来了!
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只见一队日军浩浩荡荡地出现在视野之中。他们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完全没有意识到即将降临的厄运。
当这支日军队伍全部进入到预定的伏击区域时,张志国果断地发出了攻击信号。刹那间,枪声大作,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敌军。毫无防备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士兵们惊恐地呼喊着,四处逃窜,但却无处可逃。埋伏在四周的抗日战士们奋勇杀敌,毫不留情。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
这场激烈的伏击战持续了许久,最终以日军的惨败告终。原本嚣张跋扈的日军此刻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他们的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张志国和他的战友们则凭借着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出色的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我发电报快马加鞭地将燕门关大捷的消息汇报给了宋军长。当这个令人振奋的捷报传到他耳中的那一刻,整个 29 军营地瞬间沸腾起来!官兵们群情激昂、士气高涨,欢呼声和喝彩声响彻云霄。他们那一张张充满自豪与喜悦的面庞,仿佛在诉说着这场胜利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无畏牺牲。
而与此同时,我也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一喜讯汇报给了蒋先生。在等待回复的时间里,我的心始终悬着,就像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当最终收到肯定的答复时,那块一直压在心上的巨石终于轰然落地,巨大的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和解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