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归这边被吵醒了以后,他带着几名战士包括和尚,总共5个人端着35毫米榴弹狙击枪也加入了战斗。
余归现在很清楚,鬼子的飞机迟早会来的,所以现在利用喀秋莎火箭炮去打游击肯定是不合适的。
因此在鬼子飞机没来的情况下,他们把榴弹狙击枪当成火炮使用,精准射杀鬼子的重火力。
随着5把榴弹狙击枪的加入,鬼子正在冲锋的部队伤亡明显又增大了不少。
别看这只是5把35毫米榴弹狙击枪,可是人家跟火炮是有很大区别的。
火炮伤害虽然大,但是命中率是不如榴弹狙击枪的。
而且这5把榴弹狙击枪,可都是精准射杀鬼子的所有重火力。
但凡是冲锋在前面的鬼子轻机枪掷弹筒敢拿出来,下一秒他们就会收到一发35毫米榴弹的招待。
至于后方的小野,余归是不可能杀他的。
那可是他们自己人呐!
如果把他杀了,难不成想让对方派一个精明能干的指挥官来吗?
到时候难受的还不是自己。
只要把他留着,你看这仗有多好打。
此时此刻正在鬼子的帐篷内,鬼子第一师团少将参谋长正在发报给太原总部小种司令那里。
他将小野的所作所为添油加醋的说了出去。
小总司令收到电报以后也非常生气,他赶紧回了一封电报命令小野。
让小野一定要等援军抵达,再配合飞机的掩护下,大举进攻黑云寨。
然而聪明的小野看到这份电报,根本不放在眼里。
他居然来了一句:
“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说完他又继续命令部队大举进攻。
由于黑云寨地形的限制,他们这一次所有部队并没有带骑兵前来。
而且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才可以派少量的坦克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因为黑云寨适合坦克和装甲车开上来的路只有一条。
但是这一切却只能等装甲联队过来才行。
然而聪明的小野又怎么能顾得上这些?
他为了独揽功劳,居然派出第一师团里面仅有的一些装甲车和坦克向黑云寨挺进。
但是看到这一幕的余归和几名手持35毫米榴弹狙击枪的战士们一个个开心的飞起。
因为他们手里的武器是专门克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的。
这种榴弹狙击枪在800米范围内可以击穿80毫米厚的装甲。
但是对付鬼子的装甲车根本不需要等到800米范围。
尤其是鬼子的小豆丁坦克前面的装甲最厚的也才12毫米。
即便是在距离2千米以上,这些坦克也根本挨不住一发35毫米榴弹。
于是余归带着几名战士迅速转移阵地。
不久后,前排的鬼子装甲车顺利进入了自己的射程。
余归却惊奇的发现,除了和尚以外,剩下的三名战士居然打起来了。
因为他们在争夺谁优先开枪的权利。
余归看到这一幕,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反正自己这边炮弹管够,那还争什么呢?
于是余归,大手一挥说道:
“别管这些了,一起开就是,大不了咱们五发榴弹打一辆装甲车呗!”
听到这句话,那三名战士都惊呆了。
这得多么豪横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呀!
但是既然他们司令都说了,他们自然不会有疑问,万一他们司令再反悔可怎么办?
于是冲在最前面的一辆鬼子装甲车,只在一瞬间就挨了5发35毫米榴弹。
五发榴弹精准的击穿了装甲车的前排装甲,并且在装甲车内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装甲车里面的几条鬼子,瞬间被炸的四分五裂,死的不能再死。
这下好了,第1辆装甲车被击毁,道路也堵住了,后面的装甲车和坦克根本无法前进。
就在后面的装甲车和坦克的鬼子,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
余归带着和尚和三名战士从侧面包抄。
他们迅速使用35毫米榴弹狙击枪,一发又一发的击穿鬼子的装甲。
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都先后被堵住了,他们根本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辆又一辆的装甲车被打爆。
装甲车和坦克里面的鬼子根本无处可逃。
一些坦克里的鬼子惊慌失措的胡乱开炮,然而这些炮却并没有炸到任何人。
还有一些鬼子眼看自己跑不掉了,索性直接打开车盖钻出坦克独自逃跑。
但是这些行为又怎么可能躲得过榴弹狙击枪的精准射击呢?
很快,包括余归在内的5把35毫米榴弹狙击枪就顺利的解决了冲上山的所有装甲车和坦克。
看到这一幕余归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此时在他的心里对小野副司令感激的不得了。
在他的眼里,这个小野就是过来给自己送装备送人头的呀。
随后余归又继续带着几个人潜伏在各个角落。
从暗中对鬼子的迫击炮掷弹筒以及轻重机枪发起精准攻击。
鬼子的一个又一个的重火力在35毫米榴弹的爆炸下,一个个都哑了火。
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玩意炸掉了他们的重火力装备。
他们只知道这一种炮弹跟他们以往的迫击炮、山炮以及榴弹炮所爆炸效果都大不相同。
这种炮弹它的爆炸威力比较小,但是他们的命中率很高。
一条鬼子大佐联队长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种炮弹几乎没有炸空过。
每一次炮弹所到之处都必然有自己这边一个重火力被炸掉。
随着他们的重火力损失越来越严重,很快冲锋的鬼子也不敢再冲锋了。
他们纷纷向后退,却企图寻找这股莫名其妙的火力来源。
不多时,有几条鬼子发现了其中一名正在开枪的战士所在的位置。
他们迅速调转炮口,对着这名战士所在的位置发起炮击。
但是在鬼子调转炮口的时间内,这名战士早就已经跑到无影无踪了。
随后先前这边战士所在的位置被无数发炮弹命中,一时间火焰四起,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