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的苏志勇,正在跟李贵谈论生意的事。
“李老板,这几日生意还好吗?家里事忙,今日才得空过来看看。”
李贵拉着苏志勇进了前屋,让惠娘倒了几碗茶出来,笑着打趣道:“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我估计得挨个村子去找人了。”
自从那天他们走后,锅里还剩了一大锅汤,他和惠娘两人胃口都不算大,又舍不得浪费,就想着把那些剩下的当做免费的汤送给客人,试试效果,结果得到了客人的一致好评。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做了一小锅鱼汤面当做试卖的早点,量不大,一下子就被昨儿尝过鲜的客人买光了。
苏年年一共就送了三条鱼给他,他也不知道苏家人什么时候来,所以每天限量,一天用一条,用到今天刚好没了。
还好苏家人来了,要不然他今天下午还真的打算出城一趟去寻人了。
“生意好就行,你要是需要,明日一早就给你送过来。”
李贵拍掌,“好啊,我先订十条,麻烦苏兄弟明日早些送过来。”
店里一天煮一大锅鱼汤,估计需要三到四条鱼,他一下子也不敢买太多,怕鱼死了。
十条鱼差不多能维持上店里几天的用量,等用完再买好了。
“好嘞,我保证明儿天一亮就给你送过来,不影响店里的生意。”
苏志勇赶忙答应下来,家中的水缸里还养了不少鱼,一条两到三斤,按照之前说的价格,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二三十文钱,可比他挨家挨户卖柴来的容易的多。
几人从如意饭馆出来,苏志勇带着几个孩子绕到了大街上。
苏年年从荷包中拿出先前林舒阳拍在桌上的一两银子交给苏志勇,说着后续安排。
“大伯,我们去粮铺吧!刚刚林掌柜给的银子,刚好可以去买那些东西,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卖给林掌柜了,这叫做……”
她想了一下,缓缓吐出几个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说话的声音很大,像是故意说给跟在后面人听的。
偏偏跟在后面的某人压根没发现自己暴露了,站在墙角,咬牙切齿地盯着眼前的小不点。
到底是谁教她这么用成语的。
还有,要不是他好面子,拿出去的钱不好意思收回来,怎么会听到这样一番话。
花他的钱来赚他的钱,苏家人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没等他心里继续吐槽,苏年年又张口了。
“大伯,我觉得林掌柜还挺好的,人长的周正脾气还好,咱们到时候一定要多帮帮他,多给他几个方子,努力让他成为镇上第一酒楼的掌柜,让他光宗耀祖。”
林舒阳听着苏年年话中的夸奖和得意样,又好笑又好气,不过心中总算是舒坦了些。
他倒是越来越想知道这小丫头的夫子是谁,真想抓着他出来打一顿,看看都教了些啥。
前面的话,可以有,但后面那几个字,大可不必。
光宗耀祖自己说可以,但让别人帮他光宗耀祖,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看着几人越走越远,林舒阳也没了继续跟踪的兴致,转身往翠竹轩走去。
他的身份是掌柜,可不是专业听墙角的。
他得回去好好努力光宗耀祖呢!
苏年年冲着林舒阳的背影露出一抹笑,但很快便隐了下去。
目光不经意间瞥见街旁的成衣店。
里面摆满了各色的布匹和成衣样式,对苏年年来说不算上惊艳,也没什么吸引力。
但她不需要,不意味着家里人不需要。
苏家很少买布,若是有,都会紧着她先,其他人都是缝缝补补,特别是家里几个小的,捡着大的衣服穿,一个传一个,衣服都数不清有多少补丁了。
再过几天赚了钱,她一定给家里人一人买身新衣服。
……
苏志勇走访了镇上所有的粮铺,发现除了上次去的那家粮铺有卖土豆外,其他都没有。
最终他们回到第一家粮铺,买了二十斤黄豆,二十斤绿豆以及店里剩下的所有土豆,花了半两银子。
那粮铺老板见几人买了这么多,笑的见牙不见眼的,特意安排了牛车将东西送去苏家村。
至于他们买那么多地蛋到底作何用处,他懂得分寸,没有多嘴。
因为来回都有车坐,所以在路上并未花费多长时间。
他们到家时,也就才下午三点多。
“爷,奶,我们回来了!”
牛车停在苏家门口,几筐土豆还有两麻袋豆子,将板车装的满满当当。
闻声而来的苏志强和苏志坚立马上前帮忙卸货,几人搬了两三趟,才把东西全部搬进屋中。
王桂花倒了碗糖水出来,“小哥,真是辛苦你跑一趟,要不然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得跑几趟才能搬回来。”
送货小哥接过碗,尝到里面的甜味,眼睛一亮,一口气喝完了水,擦擦嘴说:“大娘,您太客气了,都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您到店里买东西,我一定给您挑最好的。”
在他来看,能买得起这么多地蛋还喝的起糖水的人家,条件绝对不一般,而且他只是一个伙计,这老太太还对他这么客气,给他糖水喝,就冲这一点,他们也值得他交好。
送走了伙计,苏志勇一刻不停地拿着木桶,拉着家里的几个男人出门。
“娘,我们几个去捉鱼了!”
水缸里他刚刚瞧了瞧,鲫鱼就只有三四条,达不到李贵要的十条,他们得赶紧去捉,不能耽误明天送鱼。
“好,你们几个都注意些,早些回来。”
苏年年没去,她正跟刘艳一起把买回来的豆子泡发。
“二伯娘,黄豆和绿豆各泡三斤吧,家里的晒盘不够,泡多了也没地方放。”
“前两天泡的豆子除了个别烂的,长得都很好,明早我们早点起来,弄点给二伯他们带去镇上,送给林掌柜,你觉得怎么样?”
刘艳点头,舀起一勺豆子放进装满水的碗中,说道:“还是年年想的周到,咱们确实应该好好谢谢林掌柜,以后肯定是少不了打交道的,是该处好关系,那我明日多装点给他。”
苏年年倒不是觉得低人一等,想迎合林舒阳,只是认为他今天确实破费了。
这几道菜,怎么说也值不了一两银子,又搭了趟顺风车,送点东西也算是回礼了。
至于以后的合作,他有店,她有方子,各取所需罢了,也谈不上谁欠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