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九的傍晚。
李自成在太阳落山之前急匆匆地赶到了保定城。
跟着他一同前来的只有三千亲卫骑兵,还有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位军师。
身后的三十五万大军李自成全都扔给了督帅刘宗敏。
前有中路十七万大军失联的坏消息。
后有提前登基的预案压在李自成心头。
他怎么可能跟着大军慢慢悠悠走完一百里的路程。
李自成进城后直奔府衙,那里是刘芳亮的临时办公地点。
“末将参见闯王!”
“刘将军不必多礼,快跟咱说说前线的情况!”
李自成不在乎那些虚礼,直接关注起军事情报。
“唉!”刘芳亮叹气,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三人顿感不妙。
刘芳亮满嘴苦涩地说道:
“末将只得到了第一手消息。
这都是斥候从溃兵嘴里问出来的,还有待考证!”
“说来吾听!”李自成大声命令道。
刘芳亮将书写到一半的战报递给了李自成。
“据前方逃回来的溃兵交代。
王继荣抵达北京城下后贸然出战。
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沈战携天子剑率1600人出战。
锦衣卫以遂发枪和连弩阵对敌,阵斩我军6000人,自身伤亡30人。
明军受此鼓舞全线出击。
大明兵部尚书史可法派九千骑兵和三万步兵绞杀王继荣大军。
沈战率110骑精锐突袭王继荣帅旗所在。
王继荣帅旗被斩,本人下落不明。
几万明军高呼王继荣已死的口号。
王继荣手下十五万大军群龙无首,发生溃兵潮。
明军七千多骑兵一路砍杀溃兵。
王继荣军被砍死、互相踩踏而死四万多人。
其余人等或被明军俘虏,或逃入深山荒野。
王继荣全军覆没!”
“啊!”李自成一口鲜血涌到了喉头,整个人险些摔倒在地上。
“闯王保重!”牛金星和宋献策一左一右扶住了李自成。
“噗!”李自成终是没有压住这口鲜血。
吐了一口血之后李自成感觉呼吸顺畅多了。
“王继荣庸才尔,误我统一大业!”李自成喃喃道。
大明官场腐朽透顶,崇祯皇帝不得人心。
在李自成看来这天下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现在出了王继荣这档子烂事,李自成心里慌得一匹。
牛金星愤懑地说道:“他玛德,沈战一个小小锦衣卫指挥佥事为何如此能搞事?”
经牛金星这么一提醒众人才反应过来。
李自成将刘芳亮写到一半的战报反复翻看之后也发现了沈战的不凡。
本来呢,虽然王继荣不听李自成的话擅自出战,但他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从情报上传递的信息来看。
是因为沈战率1600名锦衣卫打出了30换6000的名场面,这才提振了明军的士气。
同样是因为沈战亲手斩断了王继荣的帅旗,这才引发了农民军的大溃败。
很显然,要是没有这个沈战明军绝对没有出击的勇气。
农民军这边更加不可能在明明人数占优的情况下意外大溃败。
“沈战,吾必杀之!”李自成咬牙切齿地说道。
一直未说话的宋献策未跟着众人一起抱怨军事上的问题,他想得更远一些。
“大王,中路军已崩,我军士气不在。
该研究一下登基为帝的事情了。
吾建议两天之后举行登基大典,然后封侯拜将。
等确定了大义名分之后立刻进攻北京城。
借着大顺新立的东风一举攻破那北京城!”
李自成明白这是最好的挽救办法了。
“劳烦二位军师尽快操办此事。
两日后七十万大军到达保定城后立刻举行登基大典!”
“卑职领命!”牛金星和宋献策神情激动地说道。
李自成给牛金星定的职位是丞相,给宋献策定的职位是国师。
二人终于要得偿所愿了。
李自成被逼提前登基,郁闷无比。
沈战则带着海量战利品得意归京师。
腊月二十一,皇极门。
崇祯正在跟文武百官讨论着接下来的防守事宜。
一名背上插着双色旗子的传令兵风尘仆仆地跪在了皇极门前。
“报,锦衣卫指挥佥事沈战亲手斩杀贼帅王继荣。
沈战携王继荣首级在殿外求见!”
“轰!”一瞬间朝堂震动。
揭过沈战之前干过的好事跟恶事不提。
单是他在与王继荣军一战中的表现便足以令所有人信服。
30换6000,万军丛中斩断敌军帅旗,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他喵的几乎就没人敢这么想!
“微臣沈战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战将一个布包放在脚边,然后毕恭毕敬地给崇祯皇帝行大礼。
在这些小细节上沈战从不犯错,细节决定成败。
崇祯满面红光,他一会儿看看沈战,一会儿看看沈战脚边的小布包。
“沈爱卿免礼平身。
你身边的布包之中可是那贼帅王继荣的首级?”
“回禀陛下,正是!”沈战铿锵有力地答道。
“打开,朕要看!”崇祯心潮澎湃地说道。
多少年了,从来都是他崇祯手下的大将让别人给砍了。
他崇祯手下的大将亲手割了别人的首级还是头一次。
沈战按照崇祯的吩咐打开了布包,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呈现在众人面前。
“哇!”众人惊呼。
崇祯,史可法,黄得功,党崇雅等人全都认真地看了几眼。
这些人都在城头用千里眼看过王继荣的容貌。
“确是王继荣的首级无疑!”看过的人纷纷在心中说道。
崇祯近距离观看首级之后又返回到高处的龙椅上坐下。
“沈爱卿,速将斩杀王继荣的过程讲给朕听!”
一群文武大臣也纷纷竖起了耳朵。
这种将敌方大将追杀至死的桥段是个人都好奇。
沈战临时化身脱口秀演员,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追杀王继荣的神奇之旅。
照实说是不可能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微臣带兵杀穿敌军阵型后不敢多做停留,否则有被合围之风险。
于是臣率六十于残兵继续向南逃出十五里,这才下马休息。
怎知那王继荣贪生怕死,竟偷偷率百骑精锐逃往保定。
微臣和那王继荣意外相遇,双方皆准备不足。
然,臣不可能放走贼帅王继荣。
于是双方一百多骑边跑边打,皆损失惨重。
幸有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及时率援军赶到。
否则陛下可能就见不到臣了。
王继荣面对箭阵拒绝投降,终死于乱箭之下!”
“哇!”崇祯和群臣皆尽愕然。
这王继荣的点儿是真背!
这沈战可真是个黏皮缠!
众人不禁在心中想到。
通过沈战的讲述,崇祯和大臣们的脑子里都有了清晰的画面感。
首先,沈战斩断了王继荣的帅旗后身边只剩下六十多人。
这么点人陷于千军万马之中分分钟就会让人砍成肉泥。
于是沈战带着亲卫策马狂奔,直逃出去十五里才找了个地方下马休息。
照说到这里沈战就跟这场战斗无关了。
结果好巧不巧的王继荣不想着整肃自己的大营,却选择带一百精锐偷偷逃跑。
你说你跑就跑吧,非得好死不死地往沈战的枪口上撞。
沈战的不好对付在整个大明都是出了名的。
王继荣要是让他缠上了还能有好?
于是乎,双方加起来一百六十多人一路打打停停,不停地互相伤害。
最终,在沈战和王继荣双双油尽灯枯之际,高文采及时率兵赶到。
这才有了王继荣被乱箭射死的名戏码。
要是高文采未能及时出现,没准死的就是沈战!
惊险,太惊险了!
感人,太感人了!
崇祯忍不住抹了几下眼泪。
能拥有沈战这样的忠君爱国之臣,真不知是他崇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沈战:陛下喜欢臣瞎编的故事就好!
擦完了眼泪,调整好情绪,崇祯要给沈战送大礼了。
“锦衣卫指挥佥事沈战骁勇无比,忠君爱国。
剿灭王继荣一战中沈战当居首功。
特升沈战为锦衣卫都指挥使。
允许沈战将锦衣卫扩充至7000人。
所需兵器战甲一律由工部提供,不得有误!”
“微臣谢过陛下!”沈战立刻上前表演了一遍全套大礼。
文武百官全都看麻了。
啥是皇恩浩荡,请看沈战的晋升之路!
锦衣卫百户至千户,官升两级。
锦衣卫千户至指挥佥事,官升两级。
锦衣卫指挥佥事至都指挥使,还是官升两级。
不是,感情皇上给沈战升官全是两级两级地跳着升呗?
他喵的别人想升一级都要熬上个两三年。
这沈战官升六级总共才用了两个月。
皇上,您不觉得自己提拔沈战有点超速了吗?
崇祯:朕不觉得,那都是沈战应得的!
群臣:我他喵……
那些真正的老阴逼大臣全都注意到了一件事。
沈战不但成了锦衣卫的老大,还拥有了扩军至七千人的权力。
想到沈战能凭借1700多人打得王继荣大军满地找牙。
这要是让他手里有了七千兵,他沈战还不得上天啊!
沈战:你们想得很对,爷很快就会让你们见识到七千战兵的正确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