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陈演公开叫板崇祯皇帝,表示不会在圣旨上用印。
原因是崇祯选定的新兵部尚书史可法触动了陈演走私集团的利益。
崇祯出人意料地硬刚陈演,表示对方不支持自己的意见就让他滚蛋。
大臣们震惊,陈演更震惊。
崇祯一个无兵、无钱、无粮的三无皇帝哪来的勇气跟文官集团叫板?
明末的文官集团已经跟士绅地主、巨富商贾死死地焊在了一起。
他们的手里有土地,有银子,有私兵,整体实力一点也不比皇帝差,甚至更强。
官员给地主和商贾充当保护伞,帮着他们偷税漏税,压榨百姓。
地主和商贾出资供官员的后代读书,科举的胜利者永远都是同一伙人。
所以说,文官集团不怕皇帝,反而皇帝更应该怕文官集团。
想明白这些之后,陈演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臣无力辅佐陛下中兴大明。
臣请辞去朝中一切职务。
望陛下恩准!”
“首辅大人不可!”
“此事不可儿戏呀!”
陈演的话音刚落朝臣们立刻接二连三地站出来阻止。
崇祯大概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人的样子。
看来这些人就是围绕着陈演的利益集团了!
崇祯默默地巡视了一遍,将为陈演出头的人都记在了心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接下来的剧本应该是崇祯顺应民意极力挽留陈演。
然后陈演深感皇恩浩荡,感动之余不得不继续留在首辅的位置上为大明出力。
然而,剧本总是会变的。
待小丑们表演得差不多了,崇祯这才开口。
“朕素闻首辅日夜为朝堂之事操劳以致身虚体弱。
现首辅年事已高(50刚过),理应回家安享晚年。
朕不忍首辅继续因国事而折损阳寿。
首辅的请求朕准了,快快回家享福去吧!”
“微臣遵旨,谢陛下体恤!”陈演表情麻木地说道。
摘下官帽,陈演潇洒地走向宫外。
文官们并不惧怕丢掉乌纱帽。
官职没了,土地、银子、产业都还在,怕个鸟。
崇祯看向陈演的背影,他的眼里全是冷漠。
陈演啊陈演,你以为拿罢官将朕一车事情就算完了吗?
勾连二十八家商号向流贼和建奴贩卖军资,朕怎么可能放过你!
陈演走了,文官集团的势力还在。
他们对崇祯的误导和阻碍一刻都不会停止。
户部侍郎王正治再次出列道:
“陛下,臣认为向宁武关派驻援兵一事十分不妥。
其一,山西总兵周遇吉并未向朝廷发出求援信号。
这说明他很有可能凭借手中现有的兵马守住宁武关。
其二,从京营调集一万人马驰援宁武关必将耗费钱粮无数。
户部账面上只有四万两白银。
根本支撑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臣附议!”户部督饷左侍郎沈维炳出列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沈维炳代表的是东林党的意志。
他一开口立刻有七八个东林党官员出言附和。
崇祯眯着眼睛看向出列发言的一众大臣,他的心里一片冰凉。
过去十五年的时间自己就是被这样一群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何其悲哀!
崇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自成会亲率50万大军攻打山西,进而从北线威逼京师。
而周遇吉守住天险宁武关是这场防御战的重中之重。
周遇吉只有一万兵,他拿个鸡毛守住宁武关啊。
顶天了周遇吉也就是多杀伤一些流贼士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还在想方设法阻止崇祯给周遇吉增兵。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说差事儿,需要周遇吉主动求援才行。
有的说差钱儿,为了省钱不宜妄动刀兵。
崇祯深深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文人误国!
崇祯细想想,这些年大明打了无数的败仗,死了无数的武将。
貌似每一次失败都跟文官的胡说八道有关系。
当然了,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耳根子软、缺乏判断力才是失败的关键因素。
崇祯将目光投向左都御使李邦华,这是为数不多知兵的朝臣。
“李爱卿,对于出兵增援周遇吉一事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李邦华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答话。
“回陛下,若贼首李自成真的亲率50万大军进攻山西。
那么周遇吉是断然守不住宁武关的。
所以臣认为增援周遇吉宜早不宜迟。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等周遇吉发出求救的文书再动员。
臣恐怕到时黄瓜菜都凉了!”
“李邦华,你不要危言耸听,误导陛下浪费钱粮!”王正治立刻对李邦华开炮。
李邦华是都察院的话事人,堂堂正二品大员。
他才不会虚一个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呢。
“王正治,你对兵事一无所知,满脑子就知道钱粮。
面对百万规模的流贼大军你有什么资格对陛下的军事部署指手画脚。
陛下,臣参户部侍郎王正治欺君之罪!”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看自家老大发威了,都察院的御史们立刻对王正治群起而攻之。
“呵呵!”崇祯笑了,总算有一个敢说真话的明白人站出来啦,不容易啊。
“不要吵了,王爱卿身为户部侍郎考虑钱粮之事很正常。
朕不会治他的罪,但是也不能采纳他的建议。
李邦华乃知兵之人,提出来的建议深得朕心。
事情就这么定了,京营尽快组织一万精兵待命。
开拔银两就从朕的内帑出,暂时先发五万两白银。
另外再给刘文耀拨二十万两银子采购粮食。”
“臣遵旨!”
“臣遵旨!”
京营总督李国祯和左都督刘文耀同时出列领旨。
这二人都对皇家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违背崇祯的意志。
崇祯逆着朝臣的意思定下了增兵宁武关的事情。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调黄得功和刘泽清进京勤王的事情。
这个事儿讨论起来就相对轻松一些。
李自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朝中大臣谁也不想去赌城破后李自成到底会不会杀自己。
所以说,增加京师的防卫力量对于每一个不想改朝换代的大臣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黄得功是勇卫营统帅之一,勇卫营是崇祯的保镖队伍。
所以调驻扎在滁州的黄得功回援京师没有任何问题。
山东的刘泽清则不同,他很可能不听皇帝的调遣。
户部侍郎党崇雅出列说道:“陛下,山东总兵刘泽清视财如命。
朝廷现在还欠着山东兵四个月的军饷。
臣恐怕军饷到位之前刘泽清未必会听从陛下的调遣!”
“呃,这个……”崇祯顿时被党崇雅给整无语了。
山东总兵刘泽清贪墨军饷,杀良冒功,强抢民财,视财如命。
这些肮脏事儿崇祯早有耳闻,只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现在经党崇雅这么一提醒崇祯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让刘泽清的大军动地方首先要补足他的军饷。
其次还要提前发一部分开拔银子。
不给家里的老婆孩子留足吃饭钱,那些山东兵怎么可能去京师给崇祯皇帝卖命呢!
山东兵欠饷高达18万两,开拔银子大概要7万两,全都加起来就是25万两白银。
崇祯通过抄家得来的九十多万两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目前还剩下九万八千两。
那么,想让山东兵进京就必须搞到新的银子。
银子去哪里搞,崇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抄家小能手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