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称赞原期安和程竹予的目光都放在这位气质不一般的男子身上。
程竹予笑着问道:“公子您这边几位?”
而原期安的视线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男子身后的三个姑娘身上,每个姑娘都是不一样的美,但身上有一股相似的贵气。
跟在末尾的姑娘刚才来询问过雅间,她一个人前来时原期安觉得非富即贵,现在有其他人的衬托,她身上的贵气少了很多感觉像小青一样丫鬟的主管。
男子听到程竹予后的问题不禁失笑回答道:“一共四位。”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等待很久的店小二带着笑容迎上来,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热情的说道:“四位客官请跟我上楼!”
只见贵气的男子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将目光放在程竹予和原期安身上打量着,“稍等,两位长得很眼熟,有个问题想问问。”
听到这话,原期安把目光看向贵前的男子猝不及防对视上后,他握紧程竹予的手,礼貌的说道:“您问吧。”
这个男子看起来30岁上下,一副非富即贵的模样,觉得他们面熟大概率是京城的官员。
“你应该是原家人吧?”男子猜测的说道,然后眼中充满赞赏的情绪看向程竹予,说道:“你是程竹予的弟弟吧。”
说完没等他们回答,就转过头向身后的仆从示意,穿绿色裙子的姑娘,非常恭敬的递上一个盒子,男子接过盒子放在桌上。
“敢问公子是?”程竹予恭敬的行了个礼,心里面有了猜测。
能接触到大哥还有原家人,看起来就一副上位者面容,加上今天中午听母亲讲过在庙里见过太子,结合现在的时间,这个男子应该就是太子本人。
一旁的原期安也想到了这个可能,但是按他的刻板印象来说,小说世界里的太子不应该都是20出头吗。
男子轻轻一笑,表明身份,直白的说道:“姓秦,刚才程公子的吟诗大气磅礴,难得听到这样的诗句,这盒中的物件便赠予二位。”
听到姓氏后原期安和程竹予对视一眼,忙行礼谢恩,现在茶楼里的客人都在听说书先生讲书,没多少人注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
秦禾盛带着温和的笑意邀请道:“不必如此拘谨,可否一起去雅间,好好商讨一番诗词?”
太子都邀请了,哪有不去的道理。
原期安和程竹予把前台交给掌柜,从柜台的架子上拿出最好的茶叶,带着太子一行人上楼了。
将人引到雅间把门关上后,程竹予十分恭敬的看向太子说道:“殿下光临茶楼,令茶楼蓬荜生辉,若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他们的雅间虽然是四人间,但容纳六个人还是非常轻松的。
他们四人间的之所以叫四人间,是因为配套椅子只有四张,他们上来时交代店小二搬两张凳子上楼。
众人坐下后,秦禾盛带着笑意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道:“孤之前还好奇程爱卿为何考上状元后,向父皇提的要求就是寻回你,如今可算是明白了。”
刚才那两句诗,便可以听出程竹予的才华横溢,所以程竹煜为寻回弟弟答应父皇与六妹成亲也不奇怪。
正在泡茶的程竹予听到太子这莫名其妙的话,有些不理解对方想表达什么,于是陪笑轻应着,将茶给太子和家眷们倒上。
“想必程学子定是熟读经史子集,对诗词一道见解颇深。”秦禾盛继续说道。
他细品那句诗词,既有类比,又有夸张的成分,还包括了大楚的疆土,不愧是从战场回来的文人,见解就是不一样。
“回殿下,刚才在楼下念的诗不是我写的,我只是负责整理和赏析。”程竹予这才跟上太子的脑回路,刚才一开始那句话应该是在夸他,可是那句诗并不是他写的。
听到他这话,秦禾盛饶有兴致的问道:“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我在诗词一道也算略有涉猎,却从未听闻过如此佳句。”
“是李白的作品。”程竹予恭敬的回答着。
将目光看向一言不发的小夫郎,对于这首诗,小夫郎的见解写了很多,他现在都还在理解。
看到程竹予下意识的反应,秦禾盛放下茶杯,缓缓开口:“李白?孤未曾听闻此名,想必是位隐士高人,是程文人的好友吗?”
那么有韵味的诗词,但凡是文人骚客写下的早就传开了,只有隐士高人才不会追逐名利。
“回殿下,是我夫郎无意中得到的诗词。”程竹予看着小夫郎一脸拘束的模样,想让他也讲讲话。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大家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橙色衣服头上带着步摇的姑娘看向原期安问道:“你们成亲了?”
看到他们一行人的反应,原期安有些懵他跟程竹予的关系不是很明显吗。
不过他并不敢随便发言,毕竟太子也在说错话就可能会掉头的,还是谨言慎行一些好。
于是他笑着应了一声,应完感觉干巴巴的,他正考虑要不要补充些什么的时候。
穿着蓝衣服的姑娘笑着向他和程竹予说道:“恭喜,没想到原家居然跟程家结亲了。”
要说现在朝中的风云,皇上最偏信的老臣便是原丞相,而年轻的官员中最偏爱的便是程竹煜。
“上次父皇让六妹出宫,就是来参加你们成亲典礼吧。”秦禾盛也想到了这个层面,于是接着蓝衣姑娘的话说道。
当时父亲让六妹出宫时,他派人去打探了一下,得到情报是来南安参加程竹煜弟弟的成亲典礼,他就没有继续查了。
没想到这两家居然联姻了,是他疏忽了。
不是朝中人,也不是京城人士,程竹予并不懂他们弯弯绕绕的想到了什么,笑着回答着太子的问题,“对的。”
“殿下是对诗词有兴趣吗,我夫君正在编写一本《杂文》,可否请殿下指导一下。”原期安决定把话题绕回到原来的话题。
太子他们聊关于他和程竹予成亲的话题时气氛怪怪的 。
果然听了他的话,秦禾盛恢复温和的模样,饶有兴趣的看向程竹予说道:“让孤看看吧。”
程竹予拿出《杂文》,双手递给秦禾盛,上楼前小夫郎特地捎上,他当时还想问带上来干什么,但碍于跟太子谈话没有问,没想到小夫郎是做这样的打算。
秦禾盛接过,仔细翻看,越看越觉精妙,书中不仅有对诗词独特的赏析,还有许多他未见过的好诗。
“此书中所涉甚广,且多有独到之处,实乃佳作。”秦禾盛看着不禁赞道,接着他看向程竹予问道,“这篇《杂文》非常全面,有考虑寄到国子监吗?”
国子监是楚朝最大的官方书局,凡是国子监出版的书籍都会被文人追捧。
听到太子的话程竹予点了点头,带着笑意说道:“这本书整理好先与夫子们商讨,放在书院做《杂文》课本,如果效果不错的话,会寄往国子监。”
只不过他当时打算整理时就写了一封信询问大哥的意见,当时大哥叮嘱他先不要将书寄到国子监,会被一些官员顶替的。
“也行,你写好可以寄给孤,孤帮你拿去国子监。”秦禾盛看向程竹予承诺道。
如此佳作通过他的手传到国子监,到时候父皇肯定会夸奖他,想到这让他心情大好。
听到太子保证的话,原期安露出笑容,轻轻靠近了程竹予,当时程竹煜的信他也看到了。
本以为要等大哥升职才能把书寄过去,现在有太子保底,名垂千古不是梦。
“好的殿下,你觉得这句诗,我写的理解对不对?”程竹予指着书上的一句话问道。
想到这本书会成为自己的功绩,秦禾盛也认真看向诗词,发表着观点。
众人津津有味的讨论着诗句,直到琵琶声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