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听陛下一言,臣下顿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陛下此改制之法,乃是为我大隋的千秋万代,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此举势在必行。
臣愿以老朽之躯,为陛下宏图献微薄之力,为大隋筑万世之基。”
在听完陆远的话后,苏威第一个开口,而且还是行了跪礼,表态之及时,态度之明确,让众人都有些傻眼。
“哼......”
一个关陇出身的大臣,看着苏威这表现不由冷哼一声。
其他关陇出身的大臣,看向苏威的眼神也有些复杂,有鄙夷,有羡慕,但更多的是嫉妒。
苏威虽然也是关陇世家出身,但苏威已经得到了天子许诺,着手学府之事。
这事情要是办成了,苏威那可真就能功比孔孟了,日后的学子,都可以算是苏家的学生。
面对一个这么大的回报,散尽家财算什么?哪怕就是拼上几条命,都是值得的。
但其他人,其他世家可就没那么好了,谁知道最后分封的时候,能不能分到自己家。
“陛下,臣李渊愿大隋江山永固,献以微薄之力。”
苏威的话音刚落,李渊就开口了。
那跪的比苏威更丝滑。
后面世家会不会有分封李渊不知道,但前面几个率先表态的,以后应该都有分封。
再者说,他和天子还有亲戚关系不是。
在李渊表态之后,其他的世家代表也纷纷回神过来,几个和皇室关系较近的世家连忙表态。
而其他的世家见到表态的世家越来越多,也是争先恐后的抢着表态。
即便是个别有所犹豫的世家在见到大家都表态之后,也是连忙表态。
单单是一个皇家,他们就应付不了,何况现在大多数世家都表态了。
这时候要是选择二的话,估计都不需要天子动手,这些表态的世家,就会率先灭了他们。
陆远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谁先表态的他并没有太过注意,但最后表态的几家,他却是一一记住了。
.........
“就这?世家就这?我以为他们能硬气一下的,是我高看他们了。”
“很正常嘛,这收益稳稳的大于投资了,这些世家又不傻。
真要是和义父对着干的话,那就是动了大家的蛋糕,谁都饶不了他们。”
“好了,接下来就是碾压环节了,猜猜谁先倒霉。”
“猜?这还要猜?肯定是倭国啊!”
“倭国扮演者都没了,按理说,我们应该已经算赢了才对。”
“倭国的扮演结算并没有出现,他们的直播间,也还在播放倭国本土的事情。
我想我应该猜到了这次扮演世界的任务漏洞。”
“哦?大佬,展开说说。”
“漏洞很简单。
义父在扮演安国少季的时候就说过,扮演者的死亡,不是真实的死亡,只有结算之后的死亡,才是真的死亡。
这次的挑战任务是灭掉倭国,或者被倭国灭掉。
而并不是灭倭国扮演者,或者被倭国扮演者灭。
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也就是说,这个扮演世界中,其他国家只要被倭国灭掉,就算是失败。
而这倭国之中,有没有倭国扮演者,并不是很重要。”
“可这也说不通倭国扮演者求死吧。”
“那是因为倭国扮演者在误导义父,他在引导义父对其他九十多个国家动手。
同时也在引导义父,想要义父猜测到这个漏洞。
至于求死,则是想要让义父认为他死后,倭国扮演就算失败。
若是真引导成功的话,那以义父的性格,很大概率是会用倭人当炮灰的。
每次进攻其他国家,必定会送一波倭国炮灰去死。
这样以来,倭人也算是有了参与,那按未知存在计算的话,很大概率,会给那些被义父灭的国家判定为失败。
可惜,倭国扮演者没想到,义父完全了解规则,根本不带上当的。”
“呃......有点烧脑,但好像明白了一点。”
“明白了,这倭国扮演者,确实是有胆识,有谋略,还好杀了,真不能留。”
“其实倭国扮演者也是没办法的,他没得选,不这样办的话,神州也是会灭他们的,无非一个早晚的事,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出海进攻其他国家。
这样做的话,万一成功了,倭国就挣大了。”
.........
大业三年春。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陆远依旧没有对外动兵。
陆远很清楚,要想对外动兵,一个稳定的后方才是最重要的。
这近一年的时间来,关陇世家的兵马,基本被陆远控制。
先前在精锐部队中的两百书佐,此时全部成了中军书佐,被陆远安排到了新整编的大军之中。
两万精锐部队除了五千皇宫禁卫之外,其他一万五千人基本被打散到了其他部队之中任职底层的十夫长,百夫长。
就连先前负责两万精锐后勤的八万人,大部分也被陆远给放出去了。
他们的武力值,比起精锐来说确实差很多,但思想上的教育可没有落下。
其中优秀的,前去新军中担任书佐一职绰绰有余。
其他的编入新军之后,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军中风气。
在经过了重新整编之后,大隋的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而且这些部队,是忠于陆远的,那些世家此时就是想要再反悔,那也已经晚了。
除了关陇世家的军队之外,江南世家也贡献了大量的钱财。
不过江南世家的钱,要比关陇世家的兵好收的多。
可以说,整个大隋在过去的一年中,都在为大战做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