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点头应着。
她去找了块破布,细心将背篓盖了个严实。
明朗见小闺女睡的香甜,又去西屋看了看大儿子。
给儿子翻身换了块干净的沙土尿垫,喂过水,嘱咐好妻子好生歇息,这才带着两竹筒水去了田里。
晾了一日,田间土地已经不再湿粘。
翠绿嫩草一夜之间钻出地面。
打眼一看,眼前整片土地铺上一层嫩绿戎装。
一路上路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孩童打闹嬉戏笑声。
鸟儿成群从头顶飞过,嘴里叽喳不停。
村民热火朝天地在田里翻土,边干边跟邻家聊着接下来的耕种计划。
人人面上洋溢着喜悦。
农户人家,对待田地,就如看到自家孩子般眼神热切。
明朗忍不住嘴角上扬,这才是农家田间该有的场景。
在百姓眼中,绿色寓意希望。
苦日子过去了。
大人孩子见到他,纷纷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
明朗心情舒畅,一一颔首应声。
杨里正蹲在自家地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见明朗手上提着竹筒走来,笑意霎时爬满满是褶子的脸庞。
只见他从田埂上站起身,咧着一嘴烟牙,欣喜地朝明朗笑着打招呼。
“明老弟,你这是,给孩子们送水去?”
明朗:“……”点头。
但有些摸清头脑。
这,里正是不是也太热情了点?
平素里,里正在村人面前很有威严。
不常将笑这般挂在脸上的。
虽平时跟他要比旁人和善许多,但今日咋感觉有点太过热情?
话说,媳妇儿生产那日,里正不但安排大家帮忙去接稳婆,还让老伴儿送来红糖这等金贵之物,昨晚又带领大家前来帮助擒贼。
自家虽借助小闺女的洗三宴答谢了大家,但里正和村民的这份情他始终是记着的。
那,他本该是那个主动的才对吧?
里正才不管他是如何想的。
这可是那小祖宗的爹。
他一个小小的里正,可不敢在她爹面前拿乔。
“里正大哥!”
明朗停下脚步,微笑看向他。
“你家里如今喜事连连,老哥我是真心为你高兴呀!”
明朗笑地和煦,“老哥费心了,这两日也多谢您带大家来家中帮忙。”
里正摆摆手,“烨哥儿一切都好吧?昨晚闹腾到恁晚,一早便没好意思去家中看他。”
他那大儿子今早一回来,听说明家老大醒了,喜得就要去明家探望。
二人年岁相当,一同光屁股长大的情谊。
就连他那木工的活计,都是明烨让给他的。
情谊自是不一般。
结果被里正给生生拦了下来。
就因着这个,还将杨奎气地不轻。
一家人七嘴八舌,将昨晚之事告知于他。
昨晚大伙儿本就因钱婆子折腾到那个时辰,明烨这刚醒来,听那动静,一家人应该又欢喜到很晚。
再者,明烨精神能否撑住暂且不说,关键人家里还有个小奶娃。
其他村民自是也没去成,糙汉子们一同登门,实是闹腾。
这不,连他也忍住没去呢。
明朗看向田里的杨奎,“老大也回来帮忙了?”
杨里正笑着点头,“如今什么都不如抓紧将粮食先种上重要,他那岳父也是个开明的,专门放他回来帮着家里耕田。”
明朗点点头,“民以食为天,两年饥荒,连村里小娃们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如今云晴风熏,咱们的苦日子也过去了!”
里正面上笑意更浓,朝着远处嬉笑打闹的稚童看去。
“是,苦日子过去了,你瞧,那些孩子看似在玩闹,实际也都没闲着。大人忙干活,他们在找野菜,满地扒拉能吃的东西!”
里正看向小娃们,眼中迸发的是希望。
他作为一村里正,并未有多大抱负。
这年头,只要村民生活安稳,吃饱穿暖,已是不易。
至于后代,穷苦百姓做不起那等改换门庭的美梦。
村里唯一有此能力的人也……
哎,不提也罢!
里正面上惋惜一闪而逝。
明朗看到自家的三个小孙子也在其中。
不远处就是自家田地。
几个儿子和大儿媳妇姐妹俩正在地里忙着。
里正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打算先种那块地?”
明朗:“恩。”
里正叹息一声,“今年又少收一季春麦,希望这季夏豆能让各家撑到来年呀!”
若是免掉这季赋税的话。
但任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明朗想说,恐怕是难。
想起家中闺女拿出来的红薯,明朗道:
“今早我去镇上时,路遇一商队,攀谈间得知,他们从别处得来一种粮食作物,据说比大豆、小麦产量都要高出不少。
那东西生有藤蔓,果实长在土里,是形状各异的红色疙瘩,味道脆甜,像是我以前见过的一种薯类。我便购得一些,打算种来试试。”
闻言,里正并未有一丝犹疑,双眼放光,看向他惊喜四连问,“比大豆、小麦都要高出不少?明老弟,你,说的是真的?东西在何处?我能否看看?”
明朗见他如此激动,也实是意料之内。
粮食一词,太能勾动人的神经。
之所以他要透露给里正,实是这东西若村里只他一家种,就算全家人日日住在地头守着,恐怕也是护不住的。
并非是他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人心。
也无关乎圣母心。
虽说村里人都并非什么大凶大恶之辈,但谁家丢把葱,丢几棵青菜,那也是常有的。
更何况是能救人性命的粮食?
人性,最是经不起考验的。
明朗颔首,“恩,就在家中。”
里正激动地满面红光,“那,我, 能否去看看?”
“当然可以,您等我将水送去给孩子们……”
里正激动地拉着明朗的胳膊,“明老弟,不用,不用你亲自去,我让茂和去送!”
说着,忙招手将二儿子杨茂叫了过来。
“快,将水给诚哥儿他们送去!”
杨茂和忙接过明朗手中的竹筒,点头应是,“哦,好的,给我吧明叔!”
看向他爹的眼神儿却是疑惑不已。
他爹一早还在家里念叨,这雨虽是下下来了,但仅凭这一季豆子,大家还是得饿肚子。
这会儿见着明叔,咋笑成这般?
大家早就注意到这边情况,只见里正喜地见牙不见眼,拽着明朗的袖子往村里走去。
明家众人:“……”
不是,里正伯咋把老爹给拐走了?
看里正那表情,又遇上啥大喜事儿了这是?
其他村民也带着同样疑问,一路问候二人,顺便想打听发生了啥。
里正急着去看那宝贝作物,哪有功夫停下与他们闲聊?
追着明朗,脚底抹油,跑的飞快。
走到半路,老头儿喘着粗气看向走在前面的明朗,这明老爹腿脚也太快了。
真不愧是常上山打猎的人。
身后地里干活的人纷纷伸着脖子看向二人远去的背影,“不是,里正和烨哥儿他爹干啥去了?啥事儿这么高兴?”
“干你的活,啥事儿也跟咱没关系,有事儿自会跟咱说的。”
这倒是个明白人儿。
不过,这事儿还真跟大家有关系。
且是天大的关系。
白氏见着丈夫这么快就回来,身旁还跟着喜不自胜的里正,便知道丈夫这是已经将那红薯的事跟他说过了。
这本也是二人原先说好了的。
白氏忙上前打招呼,“里正!您来了。”
见着白氏出来,里正笑着道:“他婶子,你咋出来了?”
月子里怕见风,就算是在暑天那也大意不得。
庄户人家再是不金贵,这也要看哪家的不是?
谁人不知,这明老弟可真真是个会疼媳妇儿的。
白氏笑着应声,“听到你二人进门,这不就出来了。”
明朗将白氏身上的薄衫拢了拢,扶着她往屋里走,“我带里正来看那些红薯。”
见状,里正忍不住在心内啧啧两声,自愧不如呀!
笑着摇头, 跟着二人往屋里走。
却早已抑制不住心内的激动。
一路上,这心里早已描绘过无数遍,那比大豆小麦高产老多的粮食到底是何模样。
几人迈步进入堂屋,一眼就瞧见房内并排放着的几个背篓。
背篓被一层破布盖的严严实实。
里正恨不能立马扑上去,掀开来看。
但还是硬生生给忍住了。
没得显得自己没成色儿。
明朗走过去,将破布揭开。
露出背篓里被盖着的东西。
只见其中一个背篓内被塞满了有些蔫吧的秧藤。
一旁的两个背篓,则是装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色带土块状物。
里正双眼放光凑上前去,抬手哆哆嗦嗦拿起其中一块大的,看向一旁的明朗,“明老弟,你说的红薯,就是这个?”
他拿在手上掂了掂。
就这这一块,估摸着都得有四五斤重。
再抬眼往那背篓里看去,就这还不是其中最大的。
可这玩意儿,它确实真能吃吗?
里正举着手里的红薯,拧眉看了又看。
明朗看出他的犹疑,点点头,“对,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红薯。”
他拿起一块,快步去灶房洗净切开,回来递向里正。
“你先尝尝。”
里正接过,看着被切开的红薯,露出橘红色果肉,一股特殊香气传入鼻尖。
“咔嚓……”
明朗已经放入口中咀嚼起来。
听上去,声音清脆。
里正见明朗冲自己让了让,也将手里的红薯放入嘴边,咔嚓咬下一口。
随即,眼前一亮,“咔嚓……甜的!咔嚓……脆的!咔嚓,咔嚓……细品,咋还有一股子白面的味道……”
白面呀!
他们种了一辈子小麦,都没能吃上过几次白面。
屋内响起二人生啃红薯的声音,弄得白氏都有些馋了。
里正喜的跟个孩子似得,指着手里的红薯,“这东西,可比那树皮好吃多了!”
这两年旱灾,凡是能吃的东西,村民可都没放过。
就连附近山上的树皮都被大家扒了去。
回去磨成面,和着黑面搅成糊糊。
那味道,不提也罢。
夫妻二人:“……”
咋想的?
树皮?
那玩意儿能跟这比吗?
这可是自家小闺女拿出来的。
半根红薯吃完,里正砸吧砸吧嘴,“这东西,别说它又脆又甜,就冲它带着白面味道,它就是好东西呀!”
白面呀!那可是能叫人吃饱饭的金贵东西!
粮食!粮食呀!
“哈哈!明老弟,你这是又走了大运了呀!这东西若真如行商说的那般高产,那,那可真得感谢天爷保佑呀!”
说着,里正往东间深深看了眼。
想说感谢那小祖宗保佑呀!
若不是她……哎,等等!
他看向那筐秧藤,虽然叶子看上去有些蔫吧,但作为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他还能看不出这玩意儿的新鲜程度吗?
这东西,能是商队从哪儿带来的?
据他所知,这附近州县,乃至全华阳国,都从未听说过有如此高产作物呀!
若真有,那百姓还至于年年饿肚子?
思及此,里正一拍大腿,他感谢天爷保佑个锤锤,该感谢那位小祖宗才是呀!
明朗夫妻被里正这一举动弄得有些想笑。
还不知,里正已经歪打正着脑补出了这东西真正的出处。
“里正,我也是尝过之后才决定要这些红薯和秧苗的,左右不过分点地出来种这些红薯,就算达不到比豆子还高的收成,也只当试试,改改口味了。”
里正还处在激动之中,点头道:“你这决定可太正确了!对了,你说这些便是红薯的秧苗?”
反应过来明朗方才所说的秧苗,他忙看向那一背篓的绿藤。
明朗点点头,“嗯,那便是可种植这红薯的秧苗。”
心内却道:“闺女呀!我这可是在赌呀!”
希望他们父女连心,对闺女的举动猜测是正确的。
说着,他走到一旁弯腰将地上扣着的背篓掀开,里头赫然放着那把带着秧藤的红薯。
里正:“乖乖……”
他瞪大眼睛盯着地上一堆,磕磕巴巴道:“这,这,这东西就是这么长的?”
“天老爷!这东西,这么能结果的吗?”
他上前蹲下身,抬手抱起那串红薯,跟抱着一堆稀世珍宝一般,霎时红了眼眶。
明朗点点头,“是,我见到这东西时,也是如你这般吃惊。”
“这何止是吃惊啊!这下是真的要吃饱肚子喽!”
正说着,外间传来孩子嬉笑声。
是古清婉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她不放心丈夫。
更不放心正坐月子的婆母。
大家都不在家中,娘肯定闲不住地又要照顾烨哥,又得照顾小妹。
“爷!奶,里正爷!”
曜儿腿脚快,将两个弟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白氏忙蹲下接住大孙子,抬手给他擦着汗。
“哎呦,玩啥了这是,一头的汗呦!”
曜儿手上还抓着一颗水灵灵的野菜,忙献宝似的递给白氏,“奶奶,给小姑姑吃!”
孩子觉得,这么新鲜的野菜,是难得的好吃食。
白氏心内一暖,轻柔地抚了抚大孙子稀黄发顶,“曜儿真棒,可是小姑姑还吃不了这个,待会儿让你娘做野菜糊糊给你吃。”
昭儿晏儿也迈着小短腿吧嗒吧嗒跑了进来,见哥哥抢在前面已经将野菜给了奶奶,俩娃也纷纷举起手里的野菜,争抢着塞到白氏手上,“耐,给小嘟嘟七!”
白氏笑得一脸慈祥,抬手接过孩子们递来的野菜,“昭儿晏儿也是好样的,都会找野菜了,小姑姑还不能吃这个,待会儿咱们自己吃。”
说着,给俩小孙子将头上,背上的汗擦干,准备领着他们去洗手。
然而,小家伙儿们一转头,却是被那些红薯吸引去了。
可能孩子本能的就是会找吃食,看到那一个个红色的大块头,忙跑过去拿手拍,“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