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宫门处,守门的正是皇城司和殿前司,由于衣着的原因,这两种人的身份很好辨认。
小太监上去低语几句,就放行了,离内宫比较远,所以他们还能坐马车。
“请教公公,这路还远吗?”看着气氛沉闷的吓人,秦朗找了个话题道。
“还有三道门,差不多就到了。”小太监反而拘谨的回答。
纯纯乱了次序。
秦朗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我不是挺帅的吗?有这么吓人吗?
不明所以的他只得再次沉默。
又是一道门,这里守卫的样式发生了变化,貌似是禁军守护。
秦朗没见过这种制式的铠甲,所以只是猜测。
依旧小太监上前交谈,这次离内宫比较近,他们的马车也坐不了了,只能下马步行。
进入禁军把守的宫门前,还被彻底的搜查了一番。
宫外还有积雪冰层,宫内的大道洒扫的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根本不担心会不小心滑倒。
他跟着小太监一直向着前走,不时走一个岔道,秦朗早就懵了。
要不说古代皇帝最有钱,却少有大盗对它的财富有想法。
迷宫一样的布局,没个人领路,谁来谁不迷糊?
抢了东西你也跑不脱。
左转右转间,秦朗看到了新铠甲样式的守卫,这些样式他熟。
御龙班直的,在亳州养心侯李顺心带的人,他们就是穿的这种样式的铠甲,除了当时的颜色不佳。
“秦解元勿焦躁,马上就到了。”小太监额头也有汗出来。
这可是老祖宗嘱咐过万要用心对待的人物,自己就这么不说话,会不会让他感觉冷落啊?
“无事,看看咱大宋的皇宫的雄壮,长长见识。”秦朗不明白这小太监的这是啥反应。
他还真没闲着,一路上记下了不少的布局。
穿过御龙班直守护的宫门,就能看到正殿,上书大庆殿。
“这个大殿是?”
“这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平日里宫里有重大的活动都会在此举行,秦解元以后得中状元,殿试就会在此举行。”
小太监忙不迭的解释。
“这个呢?”秦朗又指着一处宫殿。
“垂拱殿,这是官家召集百官大朝会的地方,不过今夜就是除夕,大人们都休沐了。”
小太监如数家珍,这地方他再熟悉不过了。
富宋确实不是盖的,骨气不多,但审美一直在线,这大庆殿和垂拱殿修的确实富丽堂皇。
因为过年,朱墙黄瓦又翻新了一遍。
“那个是紫宸殿,是政事堂的相公们和陛下内朝议事的地方,官家日常最喜欢在紫宸殿办公。”
小太监已然很上道,秦朗把目光移过去,他就立马解说,连问都不用问了。
秦朗点头,说话不及一行人从不远处走来,最前方是几个健壮的兵士他们穿着青绣衫,抹额,执黑漆杖。
左右两侧是御龙班直的骑队,约莫三四十人。
中间的车驾通体金黄,看上去好不华贵。
“卧槽,这马车不能是金子坐的吧?”秦朗盯着车驾暗暗咋舌。
“秦解元回避,低头。”小太监也看清楚了那一行人。
“这谁啊?在内宫还能坐车,这么排场。”秦朗小声问道。
“这是秦王的仪仗队。”小太监见仪仗队越来越近,赶忙拉着秦朗就面对着墙站好。
“秦王?那不是咱大宋的太子嘛,怪不得可以这么嚣张。”秦朗一思索就清楚了来者的身份。
这皇帝老头就这一个儿子,他这皇位当仁不让的。
“秦解元,慎言。”小太监脸都白了,官家都没宣布的事,你敢在这乱说?
秦朗自知失言,也不作声了,不过他还是微微侧了侧身子,先看看自己未来的boss长什么样。
明黄的帷幔下,一个略显稚嫩的孩童,也在饶有兴致的看着路边的这两个人。
“停。”他的声音可能处在变声器,有些嘶哑,整个车队立马停下,毫无声息。
“这秦王怎么不走了?”秦朗侧着身子看了看问道。
“秦解元,收声,莫冲撞了贵人。”小太监忽然觉得自己脖子痒痒的,感觉脑袋要和肩膀分家了。
“你们二人,上前来,王爷问你们是干什么的。”秦王的声音不大,一切都有边上的太监进行扩音。
“回禀秦王,奴才喜子,奉马总管命,带亳州报功使进宫面见陛下。”小太监立马跪了下来。
他拉了拉秦朗的衣袖,示意他也跪下。
可秦朗可牢记自家媳妇的话,非正式场合,见皇帝都不用跪,见个秦王跪鸡毛。
一个半大小子,跪不了一点。
不过他还是有眼力见的,眼前这傻小子也是自己未来的boss,态度还是得拿出来的。
于是他拱手道:“学生亳州报功使,秦朗,见过秦王。”
“你亳州报功?报的什么功?”秦王罕见的自己大声说话了。
“回禀秦王,亳州匪患肃清,祸害亳州百姓十余年的大匪被清剿。
附近州府的大匪也在亳州消耗的七七八八。
一举改变了淮南西路匪患遍地的局面,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秦朗大话说起来那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反正吹牛不上税,能给未来的老板留个好印象,秦朗也是不遗余力。
“不错,秦朗,你们做的很好,比起那些发现麒麟,看见白虎的,本王更喜欢你这种报功使。”秦王掀开珠帘道。
秦朗抬眼看去,这小子给自己莫名熟悉的感觉,秦朗抬头秦王也是相同的感觉,这人给自己的感觉好熟悉。
两人都和自家母亲长相近似,秦王每日在宸妃左右。
而秦朗也是自小王娴偏爱到大,所以对母亲的长相那是格外敏感。
所以这熟悉并非没由来。
“多谢秦王称赞,这都是我们的本分。”秦朗拱手道。
一时失神可以,但不能一直盯着人看。
“我期待你未来更多的好消息,来人,赏赐百金。”秦王深深的看了秦朗一眼道。
第一眼就感觉不错的人,内心总是会多些喜爱,这也是他第一次赏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