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初阳透过云层洒下,却无法驱散童府内的悲伤。
童晟亲自安排了丁申两家的后事,他让人在院子外,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火化的场所。
童晟就站在一旁,眼神呆滞,看着火焰吞噬着亲人的尸体,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悲痛哽住了喉咙。
童颖月、童振宇等人默默地站在一旁,他们的心情也十分复杂,脸上满是沉重。
虽然对丁申两家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但看到爷爷如此悲痛,心中也不免难过,个个眉头紧锁。
火化完毕后,童老爷子亲自捧着童瑶的骨灰盒,步伐沉重地带领着家人前往村子外的墓地。
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脚步声在寂静的道路上回响。
来到墓地,童老爷子轻轻地将骨灰盒放入墓穴中,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眼神中满是不舍和痛苦。
然后,他拿起铲子,慢慢地将土填入墓穴,每一勺土都像是在掩埋一段痛苦的回忆,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
“瑶瑶,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啊?”童老爷子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充满了无奈和悔恨。
童颖月走上前,轻轻拍了拍爷爷的肩膀,一脸心疼,想要安慰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安葬好丁申两家后,童老爷子站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白发人送黑发人,童瑶这个女儿给童晟上了一课。
回到府中,童老爷子把家人召集在一起,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次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振宇,族规该提上日程了,童瑶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童老爷子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充满了力量。
“是,童家族规,我会尽快制定!”童振宇郑重回答。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牢记爷爷的教诲。
……
龙腾元历二年一月四日。
年后初四,清晨的阳光洒在枫溪村,给这个经历了鼠潮洗礼的村庄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童府内,童皓和童晨早早地起床,整理好行装,准备返回中洲武府。
在停车场内,童老爷子、童振宇、刘红英,童飞……等家人都前来送行。
童老爷子看着两个孙子,眼中满是慈爱和期许,目光柔和地说道:“晨儿,在武府要好好学习,努力修炼。”
随后目光又落到了童皓身上:“皓儿,你是哥哥,我希望你能做好榜样!”
童皓恭敬地回答:“爷爷,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弟弟,我们一定会在武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童晨也连忙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斗志:“爷爷,我会加油的,下次回来,我一定会变得更强。”
刘红英眼中含泪,她拉着童皓的手,一脸不舍,叮嘱道:“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吃好喝好,不要饿着了。”
童振宇则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鼓励道:“好好修炼。”
童颖月笑着走过来,递给童皓和童晨一些吃食和生活用品,温柔地说道:“这些带在路上吃,去了武府有事记得给我打电话。”
童皓和童晨接过东西,心中充满了感动。
两人和家人一一告别,然后转身踏上了飞车,前往中洲武府。
与此同时,童老爷子和童渊也准备返回临川府城。
夏志鸿老爷子还准备在和家人们相聚几日,所以也向童老爷子告别道:“童老弟,你先去临川府,我过几日再来找你下棋。”
童晟爽朗道:“行!夏老哥,那我就在临川府恭候大驾了!”
一旁童渊也早已和家人做了告别,他看向童晟:“爷爷,我们走吧。”
童老爷子点了点头,转身进入元力飞车,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村子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一帆风顺。”
在家人的目送下,童老爷子和童渊乘坐元力飞车,缓缓升空,朝着临川府城飞去。
……
龙腾元历二年一月九日。
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枫溪村夏府大院上,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宣告着新的开始。
新年新气象,天气也逐渐转暖,大地从沉睡中渐渐苏醒,万物复苏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夏言的伤势已大致康复,他身姿挺拔地站在院子里,迎着朝阳,活动着筋骨,那曾经因伤痛而略显迟缓的动作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敏捷,双眸中重新燃起了往日的神采。
鼠潮中重伤的那几名护卫,在木沐炼制的各种珍贵丹药的全力救助下,情况也在持续好转。
他们苍白的脸色逐渐有了血色,气息愈发平稳,身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
此时,有两人已能在旁人的搀扶下慢慢行走,口中还念叨着感激的话语。
……
在村子的其他角落,村民们也纷纷忙碌起来。
炼铁厂内,一座座高大的烟囱不断吐出滚滚浓烟,那是生产得热火朝天的象征。
工人们熟练地将铁水倒入精心制作的模具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一根根铁条被生产了出来。
……
砖厂这边同样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将黏土精准地送入机器,经过压制、成型等工序,一块块方方正正、质地坚硬的砖头整齐地码放在一旁。
除此以外,砖厂旁边又建起了一座水泥厂,目前水泥已经烧制了一仓库。
这些铁条,和砖块,水泥,正是在为扩建镇子做准备工作。
……
农田里,农民们扛着锄头,辛勤耕耘,翻松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新一年的丰收。
在夏言养伤期间,村子里的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日,父亲夏建国重新带领家丁丫鬟们开启了新的一轮月光稻种植的筹备工作。
田野间,一片繁忙景象。
家丁们挥舞着锄头,奋力翻地,将土地翻松,让阳光充分照进土壤,为种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丫鬟们则精心挑选着饱满的稻种,仔细去除杂质,然后将选好的稻种浸泡在特制的灵液中,进行催芽处理。
夏建国穿梭在田间地头,他大声指挥家丁们。
“翻地要均匀,深度不能浅于一尺,这样才能让稻根更好地生长。”
在村子的另一处,母亲冬梅负责的养殖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猪圈里,肥猪们悠闲地踱步,发出哼哼声。
冬梅指挥着丫鬟清理猪圈,添加饲料,确保猪儿们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