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丨魔法之所以被称为魔法
咚,咚——
门房不足5秒就被拉开,细锁链的声音一闪而过:
“帮我找一个容器,要坚固不漏水的,铝饭盒那种就很合适。”抢在对方提出问题之前就给出答案,可以表露比较不耐烦的精神面目,这样一来不必要的寒暄也能被省略,进程会快不少。
“……好的,稍后便给您送去。”
安终没让对方进去房间,在门口拿好饭盒,随后一直目视她离开视线之外才打开后方护着的木门。只是视线稍微摇晃些许,就能感知到那是一片地狱:
“带有多种颜色的体液把沙发和地毯都浸透了……说实话真的很不想记忆这样的场面,可惜过去的我没能做出‘开关’,要是因为厌恶和反胃不小心将全部内容都消除,那就得不偿失了。”
将白色的神经结构选出核心的几捧,收集进铝盒里面,而后一场不危害家具的特殊大火燃尽了均匀侵染墙壁、地板、桌椅的一切生物质碎片。
但……也有一点困惑:真的都消灭干净了吗?那么不死者流传长久的不死是如何实现的……「无法完全消除」,难不成是带有对同个体碎片的超距检测性能,所以留下盒子里的数量就不会再生?或者本身就是仅保全重要部分的生存策略?
“有空的话,我会重新为你捏造思考逻辑的。”
他将盒子丢进房中茶几的抽屉,一旁的「V」字把手紧紧包住盖子,再用几个皮筋绑紧。
任何形状都能用几个叠加的傅里叶变换以线切割的方式得到,以多个机械组合也能够批量生产。但要是,根本不知道工件长什么样子,也不理解它有什么能力,制作出来的大概与原件天差地别吧……
“不死者素材向来被严重管制,缺少先例。先试试是否存在超距效应。”
一块并非神经节的肌肉组织出现在他的手中,看起来与商超售卖的鸡肉条没有很大区别,正在慢慢被手掌吞没。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提供能量也无法对其解析,甚至用作阻隔的厚壁障会阻碍左手运动,但只要它在无营养环境下出现任何移动,安终都将第一时间发觉。
字典的很多地方都被染色了,有许多影响阅读的部分,不过无法妨碍他逐渐理解一切。也许其不算聪明,但愚人们爱用的穷举法是如此好用,一个个套入进去,答案就会主动跑到眼前了:
“岩石的构造无非那么几十种,全部带入也无法找到疑似产生效果的反应。修复溶液配方中的赘生岩恐怕是指某种居住在岩洞或缝隙中的小生物,所以才会特意限定地区。”
「计入体型、坐标环境。可表达性状约为3.7x1022种类,削除无法造成响应的类型,对特定温度与溶液环境会作出特别变化之分型——找到了」
他的眼前浮现出一种灰白色的蠕虫类,在合适的环境下遭到真菌侵蚀,内部逐渐被替代,最终长出子实体的场面。只是在特种萃取剂抽走真菌所需物质的情况下,替代虫体内部的过程不会那么顺利,会在之前就受到反扑。二者针对异己的手段碰撞,恰好能达成一定效果。
——说是自然物,倒不如说拥有浓厚的人造物手笔。该蠕虫类没有条件和引导能够进化成这个样子,更像是因为需要简便制作的修补剂,所以才存在……
“「神杖」的本身或许只是道具,但它的制造方可能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安终找到住在附近的那位,告知可以开始下一步检查工作了。
……
“哎呀,这么大阵仗。”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没找到座位,就在不远处随便找地方坐,已经有人在旁边吃饭了。他本就是外向的性子,哪怕人家正在埋头吃饭也忍不住多嘴两句:
“听说四当家的被人给蒙了,甚至还想蒙其他人。不过报应也快了,马上咱们就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货。之前我看见四当家那个眼睛呐~咱们这么多人,还能让一个仔给欺负喽?”
都是蹲着刨盒饭的,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看得出来他是诚心打算交朋友的。这朴素的感情很得对面喜欢,哪怕嘴巴里同时嚼着水芹、蘑菇和饭粒子,不能讲话,脑袋却是在上下摇摆着回应。
他说的东西有挺多都不着调,但配合神态和语气就是莫名让人觉得舒服。偶尔一口晚饭正好咽进肚子里,也能答上那么一两句,于是原先接近断掉的话题立马接续上新的内容。谁也没想着所谓“提携”,“帮忙”真的能有对面横插一脚,三州州长和传奇机械维修员的身份也就是为了吹牛……
“哎!之后一块回地上啊?我知道一个小洞可以到古城墙里面,那边有公园,可好看的。你就报我陈一侠的名字,好多人都认识我的。兄弟!你叫什么呀?”
眼看他饭盒角落的东西也差不多快被刮干净了,陈一侠这才想起来「认识一下」的首要任务。
“我叫安终,安全活到终老的安终!”说着把饭盒丢进垃圾桶,向人流涌动的台前走去。
只见台上的柱子忽然变成巨大的结构,散发蓝光的圆环冲击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固有认知,不依赖翅膀和螺旋桨而悬浮在半空中。白色光点源源不断地从四周大文字中溢出,径直流向中间,竖直上升或落下。
比较昨日更高更长的钢梯被立起来,从这里爬上去,刚好是能够摸到蓝色圆环的高度,随后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这个平面结构看起来很是薄弱,也许只是挂载两个小夹子就会让整体失去平衡而倾倒或是造成结构性破坏。
还好魔法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
【重力效果坐标置换】:以质量与密度在受术物体特定倍数以上的另一物体作为载体,将重力造成的影响转移过去,上次使用还是因为不想买显卡支架()
咳咳……总之,现在可以连接上万用表了。虽然具体流通的物质不同,但魔力归根结底是一种能带动电子的流体,用小升初教授的基础公式换算就能得到里面的具体情况,包括且不限于阻值、压动力、流量之类,通过测算不同位置的量得出变化曲率,可以知道能量消耗最大的几个关节所在:
“看起来是公差方面的问题,零件没有完美咬合又缺乏润滑,一直在振动。”
返回地面将提供的棕色玻璃瓶拿来,把里面的溶液滴注到缝隙处,一点薄膜在运转两周之后涂抹均匀,破损的地方被着重加厚。同时溢出部分被传递层向中传输路径上,阻值也跟着增加。需要多次传讯才能集中输出一次信号,用平均值降低偶然误差,构成所谓“补偿”。
“是天线嘛?”
「是天线呢」
除了保持自身竖直和悬空状态以外,唯一的效果主要指向左肩淋巴结,也是魔法适应性的根源所在。如果这样就是完全体,那么一时半刻的影响大约是微不可闻,但在长时间照射下,也许能让魔力运转的必要物质在回流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