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子恒在确认四周无人之后,施展念力,身形如同一道幻影,朝着琅嬛玉洞疾驰而去。一路上,风声在他耳边呼啸,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片刻之后,他便稳稳地落在了洞前。
走进洞内,他取出了装有莽牯朱蛤的瓷瓮。看着在瓷瓮中活蹦乱跳的朱蛤,上官子恒心中不禁有些担忧,生怕这朱蛤会突然反抗。
他深知这小东西浑身是毒,哪怕只是轻轻触碰一下,恐怕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刚把瓷瓮取出,便立刻调动念力,在瓷瓮周围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护,死死压制住里面的朱蛤,以防它突然发难。
上官子恒心里清楚,根据原剧情所透露的信息,人体胃液可能对这莽牯朱蛤有着神奇的克制作用,所以生吞它理论上来说并无大碍。
可真到了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他的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毕竟,这朱蛤是追着蜈蚣自动钻进段誉口中的,当时它几乎没怎么反抗,可轮到自己,要是生吞下去,万一这小东西在肚子里喷出一口毒雾,那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自寻死路?想到这儿,上官子恒不禁打了个寒颤。
犹豫再三,上官子恒还是决定保险起见,先把这朱蛤弄晕了再吞,这样一来,对它也算是 “安乐死” 了。
主意已定,上官子恒眼神一凝,集中念力,轻轻敲击在朱蛤头上,只一下,朱蛤便瘫软下来,没了动静。
接着,他再次施展念力,小心翼翼地提着朱蛤的一只后腿,让它凭空漂浮到自己身边。
做好准备后,上官子恒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试图将朱蛤生吞下去。
然而,当朱蛤靠近嘴边时,那股难闻的气味和黏腻的触感让他忍不住一阵干呕。但他知道,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强忍着呕意和内心的恐惧,将朱蛤往嘴里塞。
这个过程无比艰难,那滑溜溜的身体让上官子恒几次都差点直接吐出来。然而,这朱蛤不能咀嚼,一旦咬碎,毒液四溢,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子恒只能强忍着,试图将它直接咽下,可胃里那排山倒海般的呕意却如潮水般涌来,让他一时难以招架,两只蛤蟆后腿竟然还留在嘴外。
上官子恒只觉得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脸上的肌肉都因用力而扭曲起来。可他硬是憋着一口气,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他的喉咙几次因为抵触而收缩,胃里也一阵翻江倒海。但他咬紧牙关,用力一吞,终于将朱蛤囫囵吞下。
刚吞下朱蛤,上官子恒就感觉腹部一阵剧痛,仿佛有一团烈火在肚子里燃烧。那疼痛如万箭穿心,让他疼得满地打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脸色变得煞白。他双手紧紧捂住肚子,身体蜷缩成一团,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痛的感觉渐渐转化为一股热气。这股热气在他的肚中涌动,让他感到既难受又充满期待。上官子恒赶紧调动体内的北冥真气,引导着这股热气沿着经脉运行。
热气在他的引导下,缓缓流入任脉。每前进一分,都带来一阵强烈的胀痛感。上官子恒紧咬牙关,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坚持着。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终于,当热气完全融入任脉后,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平静。上官子恒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战。他的胸膛剧烈起伏,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稍作休息,上官子恒缓缓站起身来,感受着身体的变化。他发现自己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四肢充满了力量,精力也变得异常充沛。他知道,这次冒险吞服莽牯朱蛤是成功的。
时光匆匆,又过了几天,上官子恒心中暗自算了算日子,想起原着中的情节,估摸着差不多那吐蕃国师鸠摩智也该到天龙寺闹事了,当下便直奔大理城而去。
一进入大理城,热闹繁华的景象便映入眼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们身着各色服饰,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牵着马的商人,还有嬉笑打闹的孩童。
上官子恒在城中打听着消息,经过一番询问,却并未听闻鸠摩智造访的消息。不过,坊间倒是有一则传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据说前几天镇南王世子段誉被人掠走。
上官子恒心中了然,知道自己来得有些早了,那鸠摩智还未现身。这个时候段誉应该是被钟万仇抓去了万仇谷,天龙寺应该还没来得及救出他。而这个时候,四大恶人要出现了。
这四大恶人上官子恒对叶二娘跟云中鹤是最反感的,他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也去一趟万仇谷收拾了这四大恶人。
不过当下,他知道段誉这次也不会真的有危险,也就没急着去救人,而是不慌不忙地在一家客栈开了几间上房,准备先住下,静待时机。
到了夜里,万籁俱寂,整座大理城仿若陷入了沉睡之中。上官子恒孤身一人,趁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栈,直奔城外的天龙寺而去。
天龙寺位于点苍山,背负苍山,面临洱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寺中有建于唐初的三塔,庄严而肃穆,备受尊崇。
上官子恒运用念力,身形如同飞鸟一般,快速朝着天龙寺飞去。一路上,月光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不多时,他便抵达了天龙寺。
寺内安静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诵经声。上官子恒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念力飞在空中,在寺内穿梭。他如同鬼魅一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察觉。
寺中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经过一座花园时,他闻到了淡淡的花香。花园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但上官子恒无心欣赏,继续朝着寺庙的核心区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