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只要说服了将军,也就等于说服了他身后的众多武将。
显然,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纷纷向着将军抛出自己的橄榄枝。眼看着只差一步就能到达顶端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个人自然是各不相让。
大皇子直接说道愿意娶将军的女儿为正妻,并承诺只要自己能够再进一步,到时候就会封将军的女儿为皇后,并且一定会保证对将军的女儿好的。听着大皇子的承诺,将军还着实有些动心,毕竟那可是皇后之位啊。不过这次,他说什么也不会自己决定了,女儿这些年竟然已经默默忍受了这么多痛苦了,这次他说什么也要让女儿自己决定。
眼见大皇子还要继续说下去,二皇子直接开口打断了大皇子的话,直接说道,“如果我能再进一步,我会尊重您女儿的选择,把天下间的好男儿都放在您的女儿面前,任她挑选。等她有了心仪的人选,我会下旨赐婚,还会封您的女儿为郡主,保她一世无忧,您看如何?
将军听着二皇子的这一番话,明显是动心了,他这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女儿,可是他又能陪在女儿身边多久呢?如果真能求得女儿一世无忧,倒是真的可以考虑考虑。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将军决定相信二皇子,眼看已经尘埃落定了。大皇子倒是没有再做过多挽留,反而是带头跪下来,口中喊着,“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皇子也着实没有想到,大皇子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不过龙椅就在眼前,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大皇子这是识时务。二皇子欣然接受了大皇子的投诚,迈着轻松愉悦的步伐走向了象征着皇位的龙椅。一直到二皇子走到了龙椅的旁边,他还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他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竟然成真了,这搁谁身上,不激动啊!
二皇子迫不及待地坐到了龙椅之上,接受着朝臣们的跪拜,可是没有人注意到,大皇子和三皇子妃的丫环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嘴角带着阴谋得逞的笑容。
帝尧注意到了这点,却并没有声张,刚刚台上的闹剧他看的清楚,这会回过味来,却发现刚刚的事情疑点颇多。首先,那三皇子娶的可是将军的女儿,如果不是他蠢到极致,就不可能会在新婚之夜跑去找什么歌姬。其次,三皇子妃肚子里面怀的可是他的亲生骨肉,在皇室,子嗣有多重要,他不可能不清楚,再不济他也不可能亲手杀掉自己的孩子。最后,那个女的不过就是一个区区丫环,怎么就能一刀就要了三皇子的命。
而且最可疑的是,明明将军就在这里,如果那个所谓的三皇子妃的贴身侍女,真的要为三皇子妃鸣不平,大可以告诉将军,大可以直接在朝堂之上拆穿三皇子的真面目。可是这些她都没有做,反而是选择了铤而走险,选择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杀掉三皇子,然后再向众人控诉他的所谓的薄情寡义。那个所谓的三皇子妃的贴身侍女,这么急着杀掉三皇子,当真是很可疑,很难不让人觉得她这是不是在杀人灭口,害怕三皇子说出不利于她的话,这才着急下死手。
不过,这会儿的众人都还在打着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又有谁会去为一个已经死了的皇子伸张正义呢?至于帝尧,这些本来就是帝尧所求得,就更不会去插手了。
经过各位大臣将近一个小时的讨论商量,最终决定,全国上下为国王披麻戴孝三天。半个月后,二皇子举行新皇登基大典,届时,二皇子会封将军的女儿为怀安郡主,并且会为怀安郡主招赘。
消息一经传开,对于老百姓们,倒是没有多大影响,毕竟不管谁当皇帝,对他们影响都不大,他们要求的不过就是吃饱穿暖而已。然后,官员们的心思却都活络了起来,在朝廷当中上下奔波,生怕自己受到牵连,不过也许是因为大皇子的爽快投诚,二皇子并没有为难朝中的官员。
然而,登基大典开始的这天,却是怪事连连。先是三皇子登基要用的衣服被恶意毁坏,接着是宴会上要用的食物被人下了巴豆,最后在叩拜先祖的时候,二皇子上的那柱香更是直接断裂了。
这可把那些信奉鬼神的官员们给吓坏了,毕竟他们都是封建迷信的,虽然这些事情都被强行压下去了,可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当天下午,民间就流行起了这样一首歌谣,“国王下台新君即位,德不配位必有灾祸。登基大典小惩大诫,灾星不除天下不保。”
第二天,整个皇城都被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到了上朝时间,城中更是刮起了大风,说来也怪,这风竟然只有城中有,出了京城,大风就立马消失了。由于风太大,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正常的的日常生活,二皇子只得发布了,让老百姓们居家躲避大风的建议。可是老百姓们却把这些个天灾人祸都归咎于他这个二皇子身上,觉得这些灾难都是上天对二皇子德行有亏的惩罚。他们丝毫不觉得二皇子的这个建议是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考虑,于是二皇子在老百姓的口中,口碑越来越差了。
这个风整整刮了一个星期,这也让二皇子是灾星的这件事越传越离谱,直到两天后,国家很多地方又发生了火灾,洪灾等。这下子,谣言愈演愈烈,所有人都认为二皇子是灾星,一个只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的灾星。有人声称要让二皇子退位,传位于大皇子,并称大皇子是福星转世,只要大皇子登基,所有的灾难都会过去。
眼看二皇子的皇位岌岌可危,终于,众位大臣里面有很多人偷偷倒戈到了大皇子那边。直到一个月后,整个朝堂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朝中大臣表示支持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