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中,暂一军向商丘方向挺进。
李志坚没有让全军一起出发,这次暂一军从菏泽及周围征召了四千多新兵,全部编入新兵团中。每个新兵团两千人,先暂时编两个,不过没有配备军官,只有新兵和一些教官。
这些人涉及家属的安置等问题,所以出发的晚一点。并且在黄泛区的路不好走,炮兵行动非常困难,尤其是还有炮弹等后勤,行动非常不方便。炮兵团现在没有足够的骡马来拉运火炮和弹药,需要所有的新兵协助运输粮食弹药补给,所以使得后方行军速度就更慢。
为了不耽误行程,李志坚让特战队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首先出发,特战队为了能打入商丘地区的各个县城中,特意向李志坚申请补入一些菏泽本地人,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李志坚的同意。
从几千新兵中选拔了一百多机灵的新兵暂时加强给了特战队,为全军侦察前线消息。
特战队之后是新七师,是遇到日军后战斗的主力。
李志坚这次还是与新六师、新兵团以及直属的炮兵部队等一起在后面行动。
菏泽口音虽然和商丘的有一些差别,但是差别毕竟不大,所以菏泽籍的士兵配合特战队到夏邑、虞城、宁陵、睢县、柘(zhe)县、商丘等各个县城侦察,倒是也没有引起当地日军的怀疑。
经过特战队的反馈,商丘地区的日军为骑兵第四旅团,主力在朱集驻扎,商丘城内也有不少兵力,其余县城的人数大多是在一个中队左右,日军占领这些地方时间也不久。
李志坚经过衡量,决定首先打宁陵,宁陵的位置更加靠近国统区,部队行进到城周围相比较更容易隐蔽行踪。他要的是速度,所以第一战就不能和日军打成僵持,务必要速战速决。
他没有让特战队再插手攻战之事,而是由新七师完全自行负责。这种小的战斗他要让战斗部队直接组织,这样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马凤岗经过和李杰商量,认为宁陵的日军问题不大,不过在西面的睢县日军较多,他们想趁现在还没有暴露,试下看能不能围城打援,将周围县的日军引过来伏击消灭一部分,打野外没有防护和心里没有准备的日军,总比打固定工事内的容易一些。
新七师将六个团在夜间完全铺开,除了一个团到达宁陵城外,其余的全部在到宁陵的各条通道上埋伏,准备伏击支援的日军。
在这个地区总共只有一个日军骑兵旅团,对他们的威胁不大,所以两人也敢于分兵布置。
宁陵城外的一个团在其他部队都到位之后就开始了对宁陵的进攻,部队最先并没有动用重火力,而是只以步枪配上少量轻机枪对着城防日军射击,而没有组织冲锋。
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宁陵日军看到还未击退攻城的中国军,于是开始向四周申请增援。之后从睢县和商丘方向有日军出来向宁陵增援,由于是骑兵部队,所以速度也不慢。
首先是睢县来援的日军被伏击,在伏击开始的时候,增援的一百多日军在伏击部队迫击炮和十几具掷弹筒急速射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反应,同时还有不少轻机枪进行散射,这个时候,冲锋枪手开始突击,到达现场后直接清扫战场。
随后不久,从商丘城出来的一百多日军骑兵也被伏击消灭。
在侦得其他地方再没有其他日军援助后,新七师就开始对宁陵进行了总攻,集中几十门迫击炮对北门进行集中轰炸,打掉火力点,随后也开始冲锋,在宁陵的这点日军根本禁不起一个团的冲锋,并且在白天已经有一部分在菏泽入伍的士兵假装难民进入了宁陵县城,在战斗总攻开始后从背面出击,在城内的总共一个中队的日军很快就被全歼。
李杰负责指挥伏击睢县方向的增援日军,在消灭了这股日军后,李杰杀性未熄,直接带着一个团向睢县进攻。李杰手下老兵不少,摸到睢县城墙外,偷偷通过工具爬上城墙,潜进城中一些人,随后其他部队开始猛攻城门。睢县日军本身就没有多少,派出支援人员后,剩下的人哪里禁得住内外夹击,在天亮前就被全部肃清。
因为日军现在主要在城市布防,光复了县城就相当于肃清了整个县。
暂一军一夜之间占领两座县城,在当地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同时在两个县城中缴获一些枪支、弹药和粮食补给。
外省作战就相当于在无后勤的基础上作战,只有以战养战才能支持下去,通过这两个县城的缴获,补充了一些子弹,但是掷弹筒和迫击炮弹则远远不够消耗。不过缴获的日式装备,可以直接补充给在菏泽新入伍的战士。
对于习惯了饱和式攻击方式的李志坚,也不得不开始着手改变这种作战方式,定下之后的伏击战,必须先是机枪扫射,在遇到硬骨头后才能发射迫击炮。
第二天白天,前晚未参战的几个团开始向柘县挺进,形成对柘县的合围,柘县本来日军驻守的就不多,在侦察得知暂一军大军压境,怕暂一军继续围点打援,学前任国军的守军那样,直接弃城而走退到商丘。暂一军在柘县未能消灭任何日军,也未实现获得补给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