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学生办公室,星瑶发现洛老师已经把需要参加的线上培训链接发给她了,便赶紧打开开始看。因为星瑶是直接从国内来的,并没有可转的学分,所以仍有不少课程需要修。一天下来,半天上课、半天线上培训,日子过得既飞快又充实。
晚上回到小窝,躺在床上,星瑶觉得有些不真实:这就开始第一天正式进组了。不到两周前,她还天天依偎在父母怀里,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人啊,成长真是转瞬之间的事。
转眼一周过去了。这一周可太充实了,天天都在接触新鲜事物,大脑也一直在飞速运转。
首先是课程设置就很不一样。开学第一周还算轻松,但从第二周开始,基本每门课每周都有小测。好在她并不想一口吃个胖子,计划每学期修2-3门课,算下来四年能把所有学分修完,也在预期之内。毕竟美国四五年博士毕业的并不少见。还有个原因是,星瑶所在的系对博士的最低要求是几门必修课必须考到全班的前三分之一。星瑶深知自己不是那种天生爱学习的类型,本来也只是想“世界这么大,出来看看”,加上突然的文化冲击,如果考不到前三分之一,难道要拿个硕士文凭回国吗?她可不愿意。所以,一开始先慢慢来,把硬性要求过了,其他一切都好办。几门必修课都是本系老师轮番授课,每个教授负责一门或一门课里的几个章节。星瑶暗下决心,至少洛老师的部分,她一定要出色地完成。
接着,这一周她对实验室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在师兄的指导下上手做了几个简单的实验,感觉还不错。实验室里还有一位研究员,是个美国人,看着年纪比洛老师还大。星瑶并没有机会和他多聊,因为这位研究员每天的上班时间与他们几乎不重叠——他凌晨来,不到中午就下班了,真是很有个性。
幸亏师兄丹很随和,有问必答。她从师兄的聊天中得知,洛老师从来没有同时收过两个以上的学生,理由是怕自己管不过来。只有当一个学生快毕业了,才会考虑招下一个。以前实验室的构成主要是流水的博士生和固定的研究员,因此研究员是数据产出大户。可惜今年两个研究员走了一个,一下子数据产量就减半,逼得洛老师也不得不时不时亲自上阵做实验,而以前的他几乎很少踏足实验室。
“大教授亲自下场做实验,真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呢。”星瑶心想。对于这种亲力亲为的老师,她总是会格外有好感。可是一次只招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她要和一起入学、第二轮轮转的学生竞争。
“那他有什么雷区吗?比如什么样的学生一定不会要?”星瑶问师兄。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只要不是太差都会要吧?”师兄想了想又说道,“哦,对了,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三分之一,这算一个硬性指标。洛老师不收硕士生。不过这也是系里的最低要求了,想必你既然以博士身份入学,也不会想当硕士吧!”
“那他会干预咱们选课吗?”星瑶继续问。
“这学期不会,你也都选好了吧?哈哈,不过你也没什么可选的,都是必修。”丹说了句自己并不觉得尴尬的美式幽默,然后接着说,“不知道你轮转完之后是不是要定在洛老师组,如果定组,肯定还是要和他商量的。他会推荐一些课程给你选。咱们系毕竟每个老师研究方向不同,老师希望学生学的课程也会有差异。”
“我肯定还是想要留在洛老师组的。”星瑶说道,仿佛在给师兄听,也是在给自己打气。
这一周还有一个收获是,系里博士第一年的选课基本没给学生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门门都是必修课,正好也把同一学期入学的新生都困在一起。这样天天上课大家都能见面,让星瑶产生了一些归属感。毕竟能跟中国人说中文,也足够让她内心得到些安慰。新生里几个人都挺和善,偶尔会约着下课去食堂吃饭,让星瑶有机会结交了几个虽还不算太熟络,但能聊得来的朋友。
周末放松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说是放松,其实星瑶也不敢太松懈。这几门必修课,不仅下一周就有小测,还布置了作业。都读博士了,还要天天写作业、准备考试,这是她之前没预料到的。不过应该还好吧,星瑶想,毕竟同堂上课的大多数是硕士和大四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博士生除了本系的,其他系的也就零星几个,理论上考到前三分之一应该不算太难。
周末感觉还没怎么休息好,第二周就扑面而来。
课上,老师先收了上周布置的作业,并说会在下次上课前给出评分,然后提醒同学们下次上课会有小测,记得好好准备。
作业评分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在九十分左右,星瑶也不例外。可是一到小测,她还是低估了本科生的实力。虽然她考了八十分,可一看分布图,竟然在中等偏后。每一次小测和作业都会在期末加权,所以一两次没进前三分之一还好,但绝不能太多。星瑶纳闷:“怎么大家都这么拼啊?”一打听才知道,系里开的课多数是医学预科课程,而在美国想继续读医学院,必须要有近乎全A的成绩单才能去申请。可想而知,选这门课的学生都是奔着A来的。可系里又要求必须拉开成绩差距,正态分布的峰值要在80分左右,否则就要追究教授出题的问题。
“这不是逼着我们自相残杀吗?”星瑶泄气地想。本来就觉得在英语环境下不太能抓住教授的重点,现在还要跟将来想读医学的本土学生竞争。
她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师兄,师兄倒是出了个主意:“你问过跟你同一批入学的其他人了吗?如果他们考得比你好,可以一起学习,让他们带带你。”
“嗯,好主意,我去问问。”
“对了,我下周要去欧洲旅游,一个月。”师兄也跟她分享了自己的安排。
“咱们实验室可以一次放一个月假吗?”星瑶惊讶,头一次听说博士还能这么玩。
“一般一年有两周假期没问题,但我快毕业了,也没什么实验,只是写写毕业论文。洛老师就干脆批给我啦!”
“真是羡慕啊!”
“没啥好羡慕的,你也会有这一天。”师兄的语气总是很鼓励,“不过我前几天教你的那台仪器,你现在可以自己上手了吗?趁我这周还在,有什么想问的就尽管问。不然下周被洛老师发现你啥都不会,可要哭了,也有我哭的份——得被说没好好教你。”师兄半开玩笑地逗她。
就这样,第二周又被满满当当地排了起来。期间,洛老师也不太过问她的事,完全放养,大概是对师兄比较放心。有师兄在,洛老师也就不用过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