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窑革新启征程
夜风裹挟着一丝凉意,吹散了药铺前的喧嚣。
苏云澜听闻萧十一少爷带来的消息,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杏眸中却燃起熊熊的火焰。
她放下手中的医书,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走,去看看。”
她转身的动作干脆利落,淡青色的裙摆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萧煜寒紧随其后,高大的身躯宛若一座坚实的堡垒,无声地守护在她身旁。
他深邃的眼眸中,倒映着苏云澜坚定的身影,闪烁着信任与支持的光芒。
一行人快步走出药铺,街上原本热闹的人群,在看到苏云澜和萧煜寒后,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他们毕竟,苏云澜不仅是他们敬佩的神医,更是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城西的瓷窑,此刻灯火通明,却少了往日的喧闹。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夹杂着泥土的腥味,令人感到不安。
苏云澜走进院中,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几个窑工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脸色黯淡无光。
“嫂子,四哥。”萧十二少爷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苏云澜环顾四周,随即锁定了站在人群最前方的宋窑工。
他双手抱胸,身形佝偻,脸上布满了褶皱,像极了饱经风霜的枯树皮。
他眼神浑浊,目光中透露着深深的抵触与不屑。
苏云澜迈步上前,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柔和,“宋师傅,我听闻瓷窑出了些状况,不知发生了何事?”
宋窑工冷哼一声,声音沙哑而低沉,“老朽的窑烧了半辈子,从未出过这等纰漏,依老朽看,这都是邪门歪道惹的祸!”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指责,似乎矛头直指苏云澜。
苏云澜微微一笑,并不动怒,她早就料到会遭到传统窑工的抵制。
“宋师傅,您经验丰富,我十分敬佩,但如今的瓷器样式陈旧,销路不畅,我们是否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宋窑工听到这话,更加不悦,他胡须颤抖,嗓音陡然提高,“什么新方法?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岂是你说改就改的?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根本就不是瓷器!”
他态度强硬,寸步不让,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将苏云澜的革新想法挡在了门外。
周围的窑工们,也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带着担忧和不安。
苏云澜看着宋窑工坚决的眼神,知道此刻多说无益,她停顿了片刻,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脸上,映得她精致的容颜更加动人心魄。
她朱唇微启,说出的话却让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既然如此,那便先这样吧。”她转过头,对着萧十二少爷轻轻点了点头,“十二弟,把窑里的年轻学徒都叫来。”
苏云澜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一脸不屑的宋窑工。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她竟没有继续劝说,而是选择直接放弃。
这让原本准备看一场激烈辩论的人们,纷纷感到不解。
不一会儿,十几个年轻的学徒,陆陆续续地围拢过来,他们衣衫朴素,脸上带着尚未褪去的稚气,眼神中却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
他们看着眼前这位神医娘子,心中既有敬畏,又带着一丝期盼。
“你们之中,可有人愿意相信,瓷器可以变得更好吗?”苏云澜的目光,在这些年轻的脸庞上扫过,语气柔和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她没有直接说出革新的计划,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人群中,一个少年率先站了出来,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正是学徒李少年。
“我相信!苏娘子,俺相信你说的一切!俺们窑里烧出来的东西,样式都老掉牙了,早就卖不出去了。”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血。
苏云澜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她的目光落在了李少年的身上,语气中带着鼓励:“很好,你很勇敢。我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我告诉你们,未来的瓷器,不仅仅是摆设,它们还可以是艺术品,是能够创造财富的宝贝。只要你们肯用心,就能掌握新的技艺,获得更多的回报。”
她的话语就像一颗颗火种,点燃了学徒们心中的热情。
他们纷纷点头,他们看向苏云澜的
站在一旁的宋窑工,看着学徒们逐渐被苏云澜说服,心中的那份固执开始动摇。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原本不屑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不安。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选择了沉默。
他感觉到,自己坚守的那些陈旧观念,似乎正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撼动。
苏云澜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她清亮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学徒的脸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她转身看向身后的瓷窑,幽幽地说了一句:“明天,我们开始。”
就在此时,一股温暖的力量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她转过头,看到了萧煜寒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眸,他没有说话,但
月光如水,倾泻在瓷窑的院落里,为这片略显颓败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银辉。
苏云澜感受到手心传来的温热,那是萧煜寒坚定而有力的温度。
她转头,与他深邃的目光交汇,那里盛满了信任与支持,仿佛能融化一切的坚冰。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虑,她嘴角微微上扬,笑意如春风般温柔。
周围的学徒们,看着两人之间无声的互动,脸上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那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就在这温馨的气氛中,一阵冷风裹挟着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
一个身着锦缎绸衫的中年男子,迈着傲慢的步伐,走进了院子。
他鼻孔朝天,眼神倨傲,浑身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正是当地的瓷器大商,郑瓷商。
“听闻苏娘子要革新瓷窑,真是可笑至极!”郑瓷商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像是一把生锈的刀子,狠狠地划过空气。
他斜睨着苏云澜,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老夫经营瓷器多年,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就凭你这黄毛丫头,也想改变瓷器的命运?简直是痴人说梦!”
苏云澜并不动怒,她早就料到会遇到这样的阻碍。
她上前一步,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郑老板,时代在变,瓷器也需要创新。我并非要颠覆传统,而是要让瓷器焕发新的生机,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对你我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郑瓷商冷笑一声,他用手帕捂着鼻子,仿佛多看苏云澜一眼,都是在玷污他的眼睛。
“价值?就凭你那些不伦不类的想法?老夫告诉你,别说是合作,就是看一眼你烧出来的东西,都嫌脏了我的眼。”他的话语尖酸刻薄,仿佛要将苏云澜的努力踩在脚下,“老夫劝你还是省省力气,好好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吧。”
苏云澜眉头微微一皱,她没有想到,这个郑瓷商竟然如此冥顽不灵。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郑瓷商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像赶苍蝇一样,“哼,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夫没工夫陪你在这儿浪费时间!”说完,他便拂袖而去,留下一个孤傲的背影,任由夜风吹乱他的衣袍。
苏云澜看着郑瓷商离去的方向,她没有气馁,因为她深知,真正的变革,需要打破旧有的观念,而这,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
她转身,对着身后的萧十二少爷说道:“十二弟,你去把……”
苏云澜没有理会郑瓷商的狂妄之言,她深知,光是言语的争锋毫无意义。
她径直走向堆放瓷土的角落,仔细检查着每一块泥土的质地。
指尖传来的细腻触感,让她对瓷窑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她发现,这里的瓷土虽然质地尚可,但杂质过多,需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处理,才能烧制出更优质的瓷器。
她转过身,对着萧十二少爷吩咐道:“十二弟,你去把窑里所有的瓷土都清点一遍,把质地粗糙的都挑出来,另外再把烧制失败的瓷器残片都收集起来。”
萧十二少爷虽然年纪尚轻,但做事认真细致。
他立刻应声,并迅速行动起来。
他穿梭在瓷窑的各个角落,将苏云澜的指示逐一落实。
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苏云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有这样一位得力的帮手,她就能更专注于瓷窑的革新。
她又走到堆放木柴的地方,仔细观察了木柴的种类和湿度。
她发现,这里使用的木柴大多是普通的杂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并不均匀,这也会影响瓷器的烧制质量。
她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寻找更合适的燃料,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夹杂着木柴的清香,还有些许潮湿的霉味,这些味道混杂在一起,却让苏云澜感到安心。
她从小在药香中长大,如今,却对这片带着烟火气息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她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一切不完美的事物。
她注意到,宋窑工仍然站在原地,双手抱胸,面色阴沉。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的眼神中,少了几分不屑,多了一丝迷茫。
他看着苏云澜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瓷窑的事务,看着萧十二少爷积极配合,看着那些年轻的学徒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那份固执,开始悄然松动。
就在苏云澜准备着手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男子,缓步走进了院子。
他身材颀长,眉宇间带着一股清高之气,正是擅长在瓷器上作画的刘画师。
“苏娘子,我听说你要革新瓷器?”刘画师双手负在身后,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堆积的瓷土和残片,“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革新后的瓷器风格不符合我的要求,我绝不会再为你的瓷器作画。”
苏云澜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看着眼前的刘画师,他的话语,带着一丝清高自傲,还有一丝对传统艺术的坚持。
她本想借助刘画师的画工,为瓷器增添艺术价值,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刘画师的这番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才能让瓷器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也符合市场的需求。
她转过头,看向一旁面色沉静的萧煜寒,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