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下的京城,武松等一行人刚回到京城,就感觉到暗流涌动。
风吹动着街边的灯笼,摇曳的火光映照出一张张焦虑不安的面孔。
大街小巷,不知何时贴满了反对文化革新的传单,欧阳修、朱熹两个老家伙的名字赫然在上,如同两座大山压在百姓心头。
“这武大郎,莫不是要亡了我大宋江山?”茶馆里,一个老者指着传单上的字,痛心疾首地说着。
“可不是嘛!好好的四书五经不读,学那些奇技淫巧,成何体统!”另一个附和道。
恐慌的情绪像瘟疫般蔓延,原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百姓们,开始动摇起来。
城东的民间书院,原本是新思想传播的中心,此刻却成了保守派文人的战场。
一群穿着长衫的腐儒,正口沫横飞地煽动着民众的情绪。
“这新学,分明就是邪魔外道!会乱了纲常,坏了伦理!”一个满脸横肉的文人,唾沫星子乱飞,慷慨激昂地说着。
“对!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岂能说改就改!”另一个瘦得跟竹竿似的文人,也跟着起哄。
书院里的气氛剑拔弩张,眼看就要爆发冲突。
就在这时,武大郎来了。
他一身便服,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跟了上去。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这个曾经的“三寸丁谷树皮”。
“各位父老乡亲,”武大郎的声音沉稳有力,“我知道大家心中有疑虑,有不解。但我想说的是,这新学,不是要推翻旧的一切,而是要让我们的大宋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保守派文人打断:“武大郎,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你这是要毁了我们大宋的根基!”
武大郎目光一凛,直视着那个文人:“根基?一个只会之乎者也,却解决不了百姓温饱的根基,要它何用?!”
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武松等人握紧了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出手。
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武大郎,你这般做,可想过后果?”人群中,走出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子,正是李清照。
她身旁,站着一位神色复杂的男子,柳永。
武大郎看着李清照,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后果?我当然想过。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武大郎感觉脑瓜子嗡嗡的,比当年被潘金莲的马蹄子踢到还难受。
这群老顽固,比西门庆那厮还难搞!
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想让大宋子民过上好日子,搞点文化革新,普及一下科学知识,怎么就成了“邪魔外道”了?
这帮酸腐文人,满嘴的“仁义道德”,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
“吧嗒”一声,武大郎狠狠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吓得旁边的武松一个激灵:“哥哥,息怒!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我能不气吗?!”武大郎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这革新要是搞不成,咱们兄弟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迟早要败在这帮蛀虫手里!”
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武将出身,舞刀弄枪是把好手,但这文化上的事,还真插不上嘴。
“哥哥,要不…咱直接把这帮老家伙抓起来,关进大牢?”鲁智深瓮声瓮气地提议,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拳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两拳。
“不行!”武大郎否决了鲁智深的建议,“强权只能压制一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咱们得让百姓明白,这革新是为了他们好!”
武大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咱们得来个狠招!走,微服私访去!”
武松三人愣住了:“微服私访?去哪?”
“去民间!去最底层!我要亲自和百姓们聊聊!”
此话一出,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三番两次的深入民间?
这简直闻所未闻!
欧阳修、朱熹等保守派文人更是目瞪口呆,这武大郎,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他不会是想…”欧阳脸色煞白,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
“他想直接策反百姓!”欧阳修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脸色铁青。
“这…这…”朱熹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日清晨,武大郎带着武松等人,换上粗布麻衣,悄悄地离开了皇宫。
“哥哥,咱们这是去哪?”武松好奇地问道。
武大郎神秘一笑:“去一个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马车一路颠簸,最终停在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前。
武大郎跳下马车,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深吸一口气:“好戏,就要开场了!”
武大郎带着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一出现在集市,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人群纷纷让开一条路,好奇地打量着这几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平民”。
武大郎面色从容,走上前,找了一个热闹的摊位,拍了拍手,吸引了周围百姓的注意。
“乡亲们,大家好!”武大郎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引得周围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围了上来。
“这位小哥,你是来卖东西的吗?”一个老大娘笑眯眯地问道,手里还拿着刚买来的蔬菜。
“不,我是来和大家聊聊天的。”武大郎温和地笑了笑,“你们知道吗,我们大宋有许多宝贵的智慧,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新知识,更多的新思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新知识?新思想?”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显然对这个概念有些陌生。
武大郎没有慌张,他从怀里拿出几本自己亲手抄录的现代科学书籍,展示给大家看。
“比如这本书,讲的是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让我们种出更多的粮食,吃得更好。再比如这本,讲的是医学知识,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好奇心被激发了出来。
这时,柳永和李清照也纷纷站了出来,加入了这场讨论。
“大郎说的没错,新学并不是什么邪魔外道,而是让我们更好的工具。”李清照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与百姓们交流着,解释着新思想的好处。
“是啊,有了这些新知识,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也会更强大。”柳永补充道,他的词才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支持让许多百姓更加信任武大郎的理念。
武大郎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大宋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许多年轻人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和决心。
他们开始积极地讨论起这些新知识,对武大郎的智慧赞叹不已,崇敬的氛围在集市上弥漫开来。
武大郎满意地笑了,但他的笑容很快收敛。
他心里清楚,保守文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反击也即将来临。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的人群,目光深邃。
“各位父老乡亲,让我们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创辉煌!”武大郎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阵低语,几个老文人正悄然走进集市,准备着手他们的最后反击。
武大郎的眉头微微一皱,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目光坚定地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