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的热闹还未完全散去,一股压抑的气氛却已悄然笼罩了整个汴梁。
文人集会,说是交流,实则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欧阳那张老脸皱得像个核桃,捋着胡须,眼神却锐利如刀,朱熹则板着脸,仿佛谁都欠他几百吊钱。
这两位老牌文坛大佬,身后还跟着一群附庸风雅的家伙,摆明了要给武大郎来个“会场围剿”。
会场上,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百姓们窃窃私语,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担忧。
武大郎站在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完全没有被对方的气势压倒。
他身旁,武松握紧了拳头,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林冲和鲁智深则一左一右,如同两尊门神,随时准备给武大郎撑腰。
“武大郎,你口口声声说要革新,却是在颠覆圣贤之道!”司马光率先发难,声音尖锐刺耳,仿佛指甲划过黑板,让人生厌,“你那些奇技淫巧,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如何能与我儒家经典相提并论!”
武大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
“司马大人,你说的圣贤之道,怕不是早就过时了吧?时代都变了,你还抱着老黄历不放,是准备原地养老吗?”他犀利的反击,顿时引起一片小声议论。
“放肆!”欧阳修怒喝一声,胡子都快竖起来了,“你这等狂妄之徒,也敢妄议圣贤?我辈读书人,就该恪守先贤教诲,你却要蛊惑人心,其心可诛!”
“欧阳大人,先贤教诲是好,但不能一成不变啊!”武大郎不甘示弱,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你们只会吟诗作对,却看不到百姓的疾苦,你们的圣贤之道,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吗?能让国家强大吗?”
朱熹也加入了战局,他阴阳怪气地说道:“你那一套歪理邪说,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什么格物致知,不过是舍本逐末!正本清源,还是要回归圣贤书!”
武大郎轻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位,你们所谓的圣贤之道,不就是让你们这些文人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吗?而我,是要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他的话,掷地有声,在会场上回荡。
接下来,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保守文人轮番上阵,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将武大郎的“新学”批驳得体无完肤。
然而,武大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矮脚虎,他口吐莲花,引经据典,不时还会抛出一些现代知识,让那些自诩饱读诗书的老学究们哑口无言。
“你说‘天人感应’?那不过是古人对自然的臆想!”武大郎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本书,正是他让人印制的新版教材,“真正地了解世界,应该靠科学,靠实验!”
“哼,雕虫小技,不足为道!”司马光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是吗?”武大郎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反问道:“司马大人,你可曾见过,真正的,科学的力量?”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突然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武大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武大郎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来人,上家伙!”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几个梁山好汉抬上来一个奇怪的装置——一个巨大的玻璃球,下方连接着一些复杂的管道和阀门。
这玩意儿,在场的人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什么?”司马光瞪大了眼睛,指着玻璃球问道。
武大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装置旁边,熟练地操作起来。
随着一阵“呲呲”的声音,玻璃球内开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武大郎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玻璃球内爆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会场。
紧接着,一股强大的气流从装置中喷涌而出,将周围的桌椅吹得东倒西歪。
“卧槽!这是什么黑科技?”台下的年轻文人惊呼连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司马光等人则完全傻眼了,他们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
这到底是什么妖术?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武大郎的声音在轰鸣声中显得格外清晰有力,“这是蒸汽的力量!它可以驱动机器,可以改变世界!”
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震耳欲聋。
“武大哥威武!”“新文化必胜!”年轻的文人
武松、林冲和鲁智深看着意气风发的武大郎,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他们知道,武大郎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他们兄弟共同努力的成果。
一股暖流在他们心中流淌,兄弟情义在这一刻更加深厚。
“大哥,接下来……”武松走到武大郎身边,低声问道。
武大郎看着欢呼的人群,“这才刚刚开始……”
武大郎深吸一口气,汴梁的空气中弥漫着变革的味道,有点上头。
辩论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偏远地区更是重灾区,那帮老儒生还抱着之乎者也当宝贝,跟新文化简直是水火不容。
这压力,比当年卖炊饼还大!
“强制推行肯定不行,得智取。”武大郎摸着下巴,眉头紧锁,感觉自己脑细胞都要烧没了。
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文化入侵!
“让柳永、李清照他们去各地巡回演出,以文化感染文化!”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武松眼睛瞪得像铜铃:“大哥,你让他们去唱曲儿?这能行吗?”林冲也表示怀疑:“这会不会太儿戏了?”
武大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兄弟们,你们不懂,这叫软实力!柳永的词,李清照的诗,那都是文化核弹,杀伤力爆表!”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巡演开始了。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唱得那叫一个缠绵悱恻,听得老百姓如痴如醉。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激起了无数人的豪情壮志。
各地的新文化学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材全是武大郎亲自编写,里面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先进的思想理念,简直就是北宋版的“九年义务教育”。
北宋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蒸汽机、印刷机、新式武器……
各种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看得周围国家一愣一愣的。
“这北宋,怕是要搞事情啊……”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看着手中的情报,喃喃自语。
金国完颜阿骨打也紧皱眉头,一股不安的预感涌上心头。
武大郎站在汴梁城头,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精光。
“这才刚刚开始……”他转身对武松、林冲说道:“兄弟们,走,咱们去看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