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你把这聚义堂,好好在规整精致一些,不用的全部清理出去,造型要美观,大方,得体,各走道、门板门框和台阶,也都重新修缮一下……”
“……是!寨主!”蔡汤是后面加入进来的,一句也不敢多言。
“好了,你们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谁要是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我绝不轻饶!……散了吧!”
“……是!寨主!”
八人全部起身作揖,就差说‘老师再见了’!
南潇婷的毛竹造纸,快速带动了周边各相关行业的兴起。竹材采伐、运输、加工等,百姓的参与度加大,提供了就业,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南潇婷造的纸张,不仅质地细腻、柔韧度高,颜色青白,还有淡淡的竹香味。
一直还停留在,布料、竹板、竹片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古代社会,竹纸的出现,成了各阶层茶余饭后的谈资,引起强烈反响,更深受广大文人墨客的喜爱。
晚饭后,白香进了南潇婷的屋中。
“寨主,您还没休息呢?”
“哦,白香姐啊,来,快坐!”
“大姐……”
“哎,嘻嘻嘻……寨主,这是您亲自设计的堡垒?”
白香想着一桩桩一件件新奇百怪的发明和创造,现在对主子南潇婷,是佩服的一塌糊涂,而三姐妹实际也都到了盲目崇拜、誓死护卫的地步了。
“……嗯,这是图样,这是立体结构,这里有标注,一个堡垒要高五丈分五层,宽三丈,地下一丈;周边十丈范围内,要设立机关,这是草图……”
“……哇!寨主!您可真是神人下凡啊!这些您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的堡垒,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嘻嘻嘻……白香姐,你想的到美!怎么可能天下无敌啊!要是能抵挡住一两千人的军队,那就算是成功了!”
南潇婷当然知道,这个白香就是来拿图的,她不懂,只是顺便恭维几句,让自己开心一下的。
但是,这样的攻防兼备,又岂止抵御千人?
“对了,每个堡垒,需要驻扎百人,各层工种要区分开,底下二三层为弓箭手,四层为弓箭手和投掷兵,顶楼为哨兵和投掷兵……这个工程,以石匠为主,泥瓦匠和木匠为辅,要能抵御住敌人的攻城;搬运工可大量招募,修建期限较紧,必须三个月内完成!我会让汪志远,以及蔡汤和蔡良两兄弟配合,你和白羽一起作监工督促!”
“是!寨主!”白香认真做好记录,欣喜着离去。
自从认识了名满天下的神医楚辛良,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接触和礼尚往来,南潇婷也就慢慢熟知和证实了,神医楚辛良的医术和为人。
神医楚辛良,广交朋友,背景深厚,是上流社会里的重量级人物,县令对他都得恭恭敬敬!
盛情难却下,一方面,认了老神医作义父,也作了他的关门弟子……
南潇婷还带着四个娃,与楚紫瑶和方美兰夫妇,一同住进了送给她的新宅子,只留贺智杰和一个小二留守住店里。
潘氏每隔几天会过来看自己的女儿孔洁,她没时间照顾,女儿又跟干娘很亲,是比亲娘还亲,便更加对主人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这一作了楚辛良的义女和关门弟子,南潇婷就一下富有起来了。
楚神医的管家那里,貌似银两取之不尽,只是南潇婷一向节俭惯了,也不知底,但终归花的是义父的,不是自己的。
所以,还是想努力赚钱,强大自己的实力……
偶尔有空,南潇婷也会跑去济世堂医馆,搭手帮忙,尽心救治。
楚辛良发现,南潇婷的针灸治疗,时间短,效果显着,远超自己!这让老家伙就看不下去了,佩服的想拜义女为师吧?实在又拉不下这个老脸来。
有一天,南潇婷去了义父的住处……
义父的家离的不远,只是宅院稍小些,一个管家,三个女仆和一个做饭的厨娘,身边就几个大徒弟时常伴随和照顾。
南潇婷进了屋里,也不好多问老神医的家事,义父一见义女来了,欣然相迎。
搀着老神医一起走进古色古香的客堂里,各自坐下来……
“……对了,女儿……你等等啊,义父去去就来!”
老神医兴致高昂的就钻进里屋,回来时,拿了一本编订好的书籍。
“……女儿啊,来……看看,这是义父新修撰的《楚家济世千方》!最早,先父依托祖父传下的《楚家百草方》,改撰写成了《楚家百世方》,将里面的方剂增加到了六百多种……
为父继承后,用几十年的治病心得总结,再集百家之长做了大量增补,这才形成了现在一千一百多道方剂的《楚家济世千方》!
这可是为父万金不换的家底了!多少徒弟做梦都想得到!学得一半,可游医天下,义父有十几个爱徒,学得七成,已去做了御医和医师了!呵呵呵……”
七成?那也接近七八百个药方,很厉害了!可这么宝贵的千方家底,都拿出来给自己看?义父倒是够诚心的,是啥用意?显而易见!
南潇婷甜甜微笑着,打开仔细翻看起来……
“……哇!义父!您还真是了不起呢!嗯,的确都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医术精华啊!……嗯,确实都是简单有效的治病良方!……多谢义父!”
楚辛良淡淡的笑了笑,微微点点头,也不说话了……
南潇婷明白义父的意思,却是故意不提,先装懵懂稚气的样子,小小摆个谱。
“……义父,您这部新修撰的《楚家济世千方》,真可谓是救世救人的医家大作!这可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医学宝典了!何不广泛传播?流传下去,造福更多人呢?”
“……呵呵呵,你可真是异想天开啊!女儿,你想想,一旦公布于众,百姓果真就能受益吗?还不是会被大财阀和权贵夺了去?他们可是掌握着劳苦大众的福祸生死呢!
你想啊……如若他们得到了,必会高价招徒,学徒成师之后呢?就必会在百姓身上索取和压榨更多钱财了,所以才有‘药贱医懒、街乞无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