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乔念心那瘦弱的身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她开始在寺庙里主动找活儿干,尽管年纪小能力有限,却总能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忙打扫地面或者摘菜。
闲暇时,她常常独自坐在后山,静静地望着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
乔念心的这般模样,让寺庙里的每一个人都心疼不已。慧空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拉着她的手去逛庙会,用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买些小玩意儿哄她开心。
天璇山下的庙会热闹非凡,比过年时还要红火,吸引了众多金光寺的香客以及周边地区的居民。
大家带着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或是手工制作的物品前来售卖,期望能借此增加些家庭收入。萧家也是其中的一员。
实际上,萧家原本并非莱州府的人,而是在五年前,因蜀地发生地震灾害,逃难来到这里。那场灾难十分惨烈,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萧天宝兄弟三人中,两个弟弟的房屋位于山坡之下,在地震引发的泥石流中被掩埋,两家人无一幸免。
好在萧天宝一家因距离较远,得以逃过一劫,但他们的家园和财产却全部被毁掉了。
为了生计,萧天宝和父亲商量后,决定离开家乡。
他们带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一点财物,历经艰难险阻北上,最后在如大师的帮助下,卖掉了仅存的一对金丁香耳环,购置了一块山坡地,在绿柳村定居下来。
在逃难途中,萧天宝夫妇痛失了老二萧安民所生的一对龙凤胎中的女儿萧大妮。
自从在绿柳村安了家,每年四月天璇山下举办庙会的时候,萧天宝和妻子王氏都会带上自家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去参加。
虽然每次赚的钱不算多,但对萧家来说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而且有时候还能带来意外之喜,日子也慢慢步入正轨。
然而今年,尽管早有打算,可直到庙会已经过了一半,萧家都还没能去成。
这一切的起因,都在萧天宝最小的儿子萧有为身上。
三月底的一日,年仅四岁的萧有为在玩耍时不慎落水。
虽说很快就被救了起来,可由于惊吓过度加上受了寒,到了半夜,他突然发起高烧,还惊厥不止。
这下全家人都忙着照顾他,根本没心思去管庙会的事儿。
直到初七那天,萧有为的烧终于退了,精神也恢复了不少,家人们这才放下心来。
临睡前,一家人围坐在堂屋里闲聊。
说起家中空空的钱袋、欠下的外债,以及快要见底的粮食储备,萧家的老奶奶黄氏提及了赶庙会一事。
作为一家之主的萧老爹瞅了一眼妻子,随后低下头,吸了一口手中的木杆烟枪,过了许久,才看向儿子萧天宝问道:“是该去赶庙会了,你打算明天带啥去卖?”
萧天宝抬头,恰好看到父亲手中的烟杆和瘪瘪的烟袋,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愧疚。
想到家中的艰难处境,他略微迟疑后回答道:“竹编、藤编和绣品肯定得带上,另外我想多摘些果子……就是后院那两棵樱桃树上的。爹,您看这样行不行?”
“行啊,虽说地里那几棵树今年结的果子也不少,但确实比不上后院这两棵的。希望明天能有个好的开端。”
萧老爹说完,又把烟枪放在嘴里抿了抿,实际上烟枪里早已没了烟丝,这不过是他的一个习惯动作罢了。
萧天宝眼中再度闪过一丝愧疚,他明白父亲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偶尔抽口旱烟。
可为了给萧有为治病,萧老爹甚至把剩下的烟丝都送给了同样爱抽烟的赤脚大夫。
萧天宝握紧了放在膝盖上的大手,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萧家院子里和田地里种着一些果树,其中以樱桃树居多。
后院的两棵樱桃树是萧老爹悉心栽培的成果,此时正值樱桃成熟之际,果实饱满鲜嫩,想必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明天恰逢佛祖诞辰,通常是庙会人最多的一天,让安民跟你们一道去,多少能帮上些忙。”
萧老爹沉默片刻后,又补充说道。
萧天宝的次子萧安民,今年十岁,是个机灵又活泼的少年。此刻,他正小声地和兄长萧正道交谈着,听到父亲提到自己,马上坐得笔直。
当知道明天能跟着父母去赶庙会,他的脸上瞬间洋溢出开心的神情。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一个稚嫩的声音骤然响起,说话的是个约莫四岁的小男孩,正是萧天宝最小的儿子萧有为。
由于刚从一场大病中康复,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不过精神还算不错,眼里满是期待,望着祖父和父亲。
“不行,你身体才刚好,可不能再着凉受累了。乖孙子,听奶奶的话,这次咱不去。等你彻底好了,奶奶单独带你去!”
萧家的祖母黄氏紧紧搂住挣扎的小孙子,果断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萧有为扭过头,躲开了母亲王氏递来的药汤,小嘴一撅,眼睛湿漉漉地看着黄氏说:“奶奶昨天还说只要我不发烧了,就带我去金光寺还愿呢。今天我已经不发烧了,连安爷爷都说我好了,为啥明天不能去?”
说着,眼泪就一颗接着一颗地掉了下来。
“哎呀,乖孙别哭,别哭。”
黄氏最见不得小孙子掉眼泪,赶忙哄着承诺道:“这样吧,咱们再观察一天,要是确定你不发烧也不咳嗽了,后天……后天奶奶亲自带你去,还给你买你最爱吃的糖葫芦。”
然而,平时最爱吃糖葫芦的萧有为,这次却抵住了诱惑,坚持要去参加庙会。
萧老爹向来疼爱晚辈,对家中年纪最小的孙子萧有为更是宠爱至极。
这会儿瞧见小孙子哭得满脸泪水,他便从老伴怀里抱过萧有为,温柔地轻声安慰起来。
平常乖巧懂事的萧有为,今天却格外执拗,虽说眼泪不再流了,可嘴里依旧坚持要跟着去赶庙会,好像一旦错过就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
最后,萧老爹心软了,转头看向黄氏问道:“今天老徐怎么说的?”
这里提到的老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正是他把萧有为的病给治好了。
黄氏一听这话,就明白萧老爹已经心生怜悯,尽管轻轻嗔怪地看了老伴一眼,但还是如实地重复了老徐大夫的诊断结果。
“既然是这样,明天你就带着有为去寺里还愿吧。”萧老爹做出了决定。
之前萧有为持续高烧不退,一度生命垂危,黄氏特意前往金光寺祈福,祈求神灵庇佑。如今萧有为的病情已经稳定,这个时候去还愿也在情理之中。
黄氏又看了老伴一眼,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并没有反对老伴的提议。
看到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萧有为马上转悲为喜,接过王氏手中的药碗,一口气就喝了个精光。
萧家的人都清楚萧有为最害怕喝药,突然看到他如此“勇敢”,每个人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