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明军齐装满员全部装备完毕,大军展开阵型,包围了清化城。
赵辉先派使者在城下大声诵读皇帝颁给黎利的敕令,命清化守军开城投降,否则便要“以天威倏忽痛歼尔等叛逆”。
黎察毫无意外的不愿意投降,赵辉也不跟他废话,命人将洪熙一式大炮给推了上来。
士卒们管他叫洪熙大炮,简单好记,反正洪熙只有一式不可能有二式了。
黎察一脸好奇地看着明军在炮位上忙活了一通,然后就听一连串如滚雷般的巨响响起。
他脚下的城墙跟遭了地震一般震了好几震。黎察甚至有一种错觉,这个城墙恐怕会被明军大炮给轰塌。
黎察好不容易定下心神,他也是见识过明军的大炮的,不过从没有见过这么大威力的。
清化城是陈朝权臣胡季犁修建,后来,胡季犁篡了陈朝,定都于此。说是都城,相对于中原的城池来说,就不够看了。清化城池长宽大约只有五百余步,所幸城墙都用砖石筑成,还是挺坚固的。
炮轰完,赵辉命步军出击,抵近城池挑衅,试图诱使黎军出城决战——明军初来乍到,还没来得及赶造攻城器械。
见明军前来,黎察也命打开东门,派军出击。
黎军士卒英勇地主动发起了冲锋,可惜他们面对得是一群拿着火铳的官军。
这些火铳看着有点怪,不过黎军已经不是第一回见识到火铳了,按先前的经验,只要冲得够快,贴上去肉搏,那些胆怯的官军火铳手,就会丢掉火铳往后面跑。
黎军士卒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奋力地朝着明军士卒的大阵发起冲锋。
“砰砰砰砰砰,”如同炒豆子一般,连串的枪声响起,过了几十息,又是一轮枪声,如此循环不停。一直打到明军的阵地上全是烟雾,已经完全看不清敌人的时候,千户官才下达了停止齐射的命令。
一阵风吹过,终于将烟雾驱散了不少。明军士卒们瞪大了眼睛,准备一个个点射冲过来的黎军士卒。
烟雾完全散去,这才看到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死伤的黎军士卒,远处还有许多士卒在往后面逃。黎察不甘心就此失败,重新驱赶士卒上千人冲击火铳手本阵,然后趁着烟雾遮蔽视线的机会,命令精兵五百,手持大刀,从侧面杀了过去,试图冲乱火铳手的阵型。
但火铳手的侧翼是由长枪手与刀牌手组成的防线,黎军冲杀了一阵,没能突破防线,丢下上百具尸体后撤。
这时明军的炮声再次响起,近处释放小炮,远的用洪熙大炮轰击,很快便将黎军杀得屁滚尿流。
见黎军败退回城,死伤惨重,黎察终于无奈道:“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明军于是将清化四面围死,开始抓紧打造攻城器械。
清化城的地理位置挺特殊,清化西面南面都是群山,只有隔着马江的对岸有一片平原,连接安南北方的红河平原。因此只要看好了马江,就可以阻止黎军救援清化。
实在是一个围点打援的好地方。
黎利此时正在福安州(交州城东南、红河的下游),收到黎察的求援,先是吓了一跳,但很快冷静下来,不怒反笑。
黎利对部将们道:“北朝(指明朝)派了驸马赵辉前来增援,现在他带着水军在攻打清化。”
部将们急道:“清化是大王的龙兴之地,皇帝(指黎利立的伪陈朝后裔陈暠)也在清化,如果不及时援救,怕是守不住。”
黎利哼哼冷笑了一下,摇头道:“你们觉得应该救清化,我倒不这么认为,清化是该救,但明军是来做什么的?他们是来解围东都(明称交州城或东关城)的。”
诸将似乎明白了一点,但不多。
黎利又戏谑地笑道:“这个北朝驸马想诱我大军过去,他有水军之利,肯定会趁机北上,试图来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我大军南下,好解围东都。”
诸将顿时马屁连天:“大王英明,古人兵法烂熟于胸,那我们一定不会被赵辉给骗了。”
黎利语出惊人:“不!我们不仅要南下,还要大张旗鼓的南下进攻,用尽全力解救清化。”
诸将顿时又迷糊了。
黎利露出的得意的微笑:“赵辉不可能从清化往北打,水军才能带来多少兵,撑死四五万罢了,这点兵,还没打到东都城下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一定会用水军将兵力运到红河,然后击破我们对东都的包围圈。”
不得不说,黎利真是无师自通,一眼就看破了赵辉的“蛙跳战术”。
只要为交州城解围,整个安南北方都盘活了,明军可以重新打通谅山-交州一线,源源不断的明军就可以继续开进交趾,整个局势就逆转了。
黎利向主将陈说他的战略,大张旗鼓地分兵南下救援清化,作出主力南下的假象,同时在东都附近布下天罗地网,就等赵辉主动钻进来。
这厢,明军包围清化后,并不急着攻城,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象征性地打一打,然后就收兵歇息。
郑和问赵辉:“都尉这招能奏效吗?”
赵辉望着清化城,凝重地道:“不知道!打仗本就是见招拆招,谁也不可能照着庙算来照本宣科的,战场必定是瞬息万变的。”
赵辉又问道:“伪陈国主(陈暠)真在清化?”
郑和点点头,这消息是很确凿的,黎利立陈暠为帝后,陈暠就一直没离开过清化。
“那黎利一定会来救的。”赵辉很肯定地道。
陈暠是黎利号召安南百姓的金字招牌,安南人是很怀念陈朝的,如果丢了陈暠,明军抓住陈暠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有得黎利头疼了。
“他一定会来的。”赵辉再次肯定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