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清竹好不容易忙完手头的事情,终于得空歇一歇了。可当她坐定后才发觉,平日里堆满茶几的那些美味零食竟然所剩无几!这让一向嘴馋的她有些郁闷,不禁开始思考起接下来该囤些什么样的零食,才能满足自己随时随地想要解馋的欲望呢?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谭清竹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猫耳朵”这个美食。它不仅制作原料简单易寻,而且味道十分可口,更重要的是,做好后的猫耳朵能够长时间保存,非常适合当作日常储备零食。想到这里,谭清竹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满满一盘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猫耳朵摆在面前等待着她大快朵颐。
谭清竹立刻站起身来,决定马上动手制作猫耳朵。她先在厨房里翻找食材,面粉、红糖、白糖很快就被找齐放在案台上。她熟练地将面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再把红糖和白糖分别揉进两个面团里。面团逐渐变得光滑柔韧,像两个彩色的胖娃娃。
接着,谭清竹用擀面杖把面团擀平,一层白色夹着一层褐色,叠放整齐后再擀薄一些。然后小心翼翼地切成一片片小小的月牙形状,猫耳朵的雏形就有了。
她烧热油锅,油热起来后,轻轻地把猫耳朵面片放入锅中。随着一阵滋滋声,面片慢慢膨胀、变色,屋子里弥漫着诱人的甜香。谭清竹不停地翻动着锅里的猫耳朵,直到它们都变成金黄色。捞出来晾凉后,谭清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咬了一口,“嘎吱”一声,香甜酥脆的口感瞬间充满整个口腔,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下可以尽情享受美味的零食啦。
谭清竹正吃得开心,邻居家的小孩闻着香味跑了过来。小孩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盘子里的猫耳朵,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姐姐,这是什么呀,好香啊。”
谭清竹笑着捏了捏小孩的脸,“这叫猫耳朵,很好吃的,来,尝尝。”说着递给小孩一片。
小孩接过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好吃,姐姐你好厉害。”
谭清竹心里很是得意,又给小孩装了一小袋让他带回家。小孩蹦蹦跳跳地走了。
没过多久,村里其他的孩子也都围了过来,原来刚才那小孩回去一说,大家都馋了。谭清竹索性把剩下的猫耳朵都拿了出来分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吃得欢快的样子,谭清竹心想,下次得多做点才行。
孩子们走后,谭清竹开始盘算着下一次制作猫耳朵要用多少材料,是不是还可以尝试一些新口味,比如加些坚果或者果干进去,想着想着,她又满心期待地投入到新的零食制作计划之中了。第二天,谭清竹起了个大早,背着背篓就上山去采集食材了。她在山林里仔细寻找着合适的坚果,不久便发现了几棵榛子树,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榛子。她小心地采摘下来,又找到了一些酸甜可口的野果干。
回到家后,谭清竹洗净双手就开始忙活起来。她按照之前的方法揉面,这次加入了碾碎的榛子粒和切碎的果干。面团在她手中变得五彩斑斓,充满生机。
当新一批猫耳朵出锅时,散发着更浓郁复杂的香气。谭清竹尝了一口,坚果的香脆和果干的酸甜完美融合。消息很快传遍村子,不仅孩子们跑来,连大人们也忍不住前来品尝。大家赞不绝口,还有人请教谭清竹做法。谭清竹大方分享,一时间,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猫耳朵的香气。而谭清竹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成就感,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美食诞生于自己手中。
就在大家沉浸在猫耳朵的美味之时,村外来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人。他闻到这股独特的香气,好奇地走进村子探寻。看到谭清竹正在给村民们讲解猫耳朵的做法,商人眼睛一亮。
商人走上前表明来意,他想购买谭清竹制作的猫耳朵。谭清竹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自己的小零食居然能引起商人的兴趣。商人解释说,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没吃过如此特别的食物,如果拿到镇上去卖,肯定会大受欢迎。
谭清竹心动了,她觉得这是个将美食传播出去的好机会。于是她和商人达成协议,定期供应一定数量的猫耳朵给他。村民们听闻此事后纷纷表示愿意帮忙收集食材、一起制作。从此,谭清竹带领着村民们做起了猫耳朵生意,这个小村庄因为猫耳朵逐渐富裕起来,而谭清竹也成为了村里备受尊敬的致富带头人,她不断尝试新的美食种类,村庄也越来越繁荣。
随着村庄的日益繁荣,谭清竹决定扩大经营范围。她用赚来的钱在镇上租下了一间店面,专门售卖各种特色美食。村民们将自家种植的新鲜食材源源不断送来,保证了美食的原汁原味。
这天,一位京城来的大官路过小镇,被店里飘出的香味吸引。进店品尝后大为惊艳,当即邀请谭清竹进京开店。谭清竹受宠若惊,但想到这是进一步推广美食的大好机会,便欣然答应。
到了京城,谭清竹的美食店迅速走红。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慕名而来。谭清竹没有忘记家乡的村民,她从京城聘请了师傅回村传授新的耕种技术和烹饪方法。
几年之后,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之乡,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谭清竹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她成功书写了一段从小村庄走向繁华京城的传奇致富之路,而她的初心始终不变,那便是用美食带给人们幸福与欢乐。
随着村庄旅游业的发展,谭清竹发现村子周边的环境受到了一些影响。她深知这片土地孕育了一切,必须保护好它。于是,谭清竹拿出一部分盈利,在村里组织起环保小队,教导大家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
村民们积极响应,大家齐心协力改善周边环境。他们种上更多的花草树木,清理河道。不久后,村庄不仅美食诱人,风景也变得更加迷人。
这时,邻国的使者前来访问,品尝了谭清竹店里的美食后赞不绝口。回国后向国王禀报,国王随即发出邀请,希望谭清竹能到他国开设分店,并分享美食制作技艺。谭清竹考虑一番后同意了。
她带着几个信任的村民前往邻国,再次开启新的征程。在异国他乡,谭清竹克服诸多困难,终于让美食在那里生根发芽。她也因此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民间代表人物,而她的家乡村庄也永远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魅力,持续散发着幸福与欢乐的气息。
谭清竹在邻国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然而,她心中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小村庄。
一天,她收到家书,得知村庄遭遇罕见旱灾,庄稼收成堪忧。谭清竹心急如焚,决定立刻返回故乡帮忙。她将邻国的事务托付给信任的伙伴,带着积攒的钱财和一些耐旱作物种子匆匆回乡。
回到村庄,谭清竹带领村民们打井找水,播种新的种子。同时,她利用自己在京城和邻国学来的经验,想出了一些节水灌溉的办法。经过全村人的努力,村庄逐渐度过难关。这次事件让谭清竹意识到,无论走得多远,故乡才是根基。
谭清竹往返于各地之间,不断传播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