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后的青州市
朱洪波被免职的消息传开后,青州市的政治气氛陡然紧张。市政府大楼里,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常委班子成员个个如履薄冰。
“朱书记走得太快了。”市政府办公厅的一名处长低声说道。
“早就有人猜到了,不是吗?”另一名干部摇头叹息,“省纪委这次动真格的,谁能扛得住?”
不仅是市政府,青州市纪委内部也是一片震动。李胜涛被带走调查后,市纪委已经启动内部自查,过去和他关系密切的干部纷纷调整策略,试图撇清关系,甚至有个别科室负责人主动向省纪委递交自查报告,期望争取宽大处理。
但很快,他们发现,省纪委的动作远不止于此。
“刚刚收到消息,省纪委已经成立专项小组,要对全市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复查。”
“财政、城建、国资几个局的负责人已经被叫去谈话了。”
“这次是真的要清算了……”
各个单位领导纷纷召开内部会议,要求下属严格执行财务规范,不得隐瞒问题,以免被查出后连带受牵连。
此时,青州市政府会议室内,市委常委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许东明的履新
“同志们,省委的态度很明确——整顿政治生态,恢复干部队伍的公信力。”
新任青州市委书记许东明坐在主席位上,语气沉稳有力,目光在一众常委脸上扫过。
“朱洪波、李胜涛的案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希望大家清楚一点,过去那种拉帮结派、上下勾连的风气必须彻底杜绝。青州市需要新的政治生态,省委对我们的期待,不是被动整改,而是主动出击。”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常委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愿在此刻表态。
许东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当然,我知道大家的顾虑。这次调整不会是简单的清查,而是要推动真正的改革。纪委的调查工作要继续,但同时,我们要确保政府运转不受影响,干部队伍的士气不能散。对那些有问题的干部,要坚决处理,但对愿意积极作为、拥护改革的同志,也要给予支持和信任。”
他的目光落在新任纪委书记孙伟身上:“孙书记,纪委的整顿工作,省委很关心。你们那边有什么最新进展?”
孙伟点点头,语气严肃:“目前我们已经对多个重点领域开展自查,财政、土地、基建、国资四个部门是我们的调查重点。同时,我们对市级领导干部的个人经济情况进行了初步审查,发现有些同志名下的资产状况不太正常,下一步会展开深入调查。”
听到这话,不少常委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许东明没有放缓语气,接着说道:“既然已经发现问题,那就不能遮遮掩掩。孙书记,纪委的工作要继续深入,市里也会全力支持。”
他的话音一落,市委秘书长赵长林连忙点头:“许书记,我们政府系统也会全面配合纪委的调查。”
许东明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大家,语气加重:“这次的调整,不是为了清算谁,而是要让青州市真正摆脱过去的旧风气。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认清形势,不要站错队。”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常委们虽然心里紧张,但都纷纷表态支持。
顾晨的思考
与此同时,青河县政府。
顾晨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的街道,思索良久。
“市里的情况基本稳定了。”王立的声音打破沉寂,“新书记上任,纪委的整顿也在加快,财政改革的推进已经没有太大的阻力。”
顾晨收回目光,轻轻点头:“这意味着,我们的改革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了更大的布局。”
张景伟皱眉道:“但这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压力。”
“没错。”顾晨缓缓说道,“改革越深入,阻力就越大。现在市里的清理行动,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浮出水面,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恐怕还没有完全暴露。”
王立沉吟片刻,说道:“市里刚刚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政府提交下一阶段的改革规划。我们是不是该主动向市里汇报我们的财政改革进展?”
顾晨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不仅要向市里汇报,还要直接向省里汇报。”
“直接向省里?”王立一愣。
“没错。”顾晨目光坚定,“青河县的改革,不能只局限于市里,而是要争取成为全省的示范案例。我们要把财政改革的核心成果总结出来,形成详细的方案,然后直接上报省委,让省委看到,我们的改革不仅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优化基层治理结构。”
张景伟眼神一亮:“顾县长的意思是,我们要进一步扩大青河县改革的影响力?”
顾晨微微一笑:“没错。市里的风暴过去后,新的权力格局已经开始形成,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主动出击。”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新的紧迫感。
青河县的改革,即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未来的挑战
三天后,青河县政府向市里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财政改革报告,提出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财政透明化制度,并计划试点新的税收优化方案,提高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与此同时,顾晨亲自起草了一份报告,直接递交省委,希望省委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青河县的财政改革经验。
而此时,在青州市的权力中心,一场更深层次的较量也正在酝酿。
一些在风暴中暂时沉寂的势力,开始悄然调整布局,试图寻找新的机会。
而顾晨很清楚,改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这场棋局,才刚刚进入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