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联盟”与“杏林会”的合作成果显着,在确定了新的合作计划后,双方迅速将重点放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果的推广上。他们满怀期待,希望这一创新的治疗方式能惠及更多医者和患者。
苏瑶组织联盟内的精英成员,与“杏林会”携手编写了详细的治疗手册,将临床研究中总结出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他们还精心筹备了一系列面向广大医者的培训班和学术讲座。
“师傅,培训班的场地已经安排妥当,宣传资料也都分发出去了,就等各地的医者前来参加。”李轩干劲十足,对这次推广活动充满信心。
王悦也在一旁补充道:“这次我们邀请了参与研究的专家亲自授课,一定能让大家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方法。”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随着培训班开班日期的临近,报名的人数却远远低于预期。苏瑶感到十分疑惑,她让李轩去调查原因。
几天后,李轩带着一脸愁容回来了:“师傅,我去打听了,很多医者对我们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异太大,结合起来可能会不伦不类,而且担心治疗效果不稳定,不敢轻易尝试。”
苏瑶听后,陷入了沉思。这时,“杏林会”的会长也匆匆赶来,他带来了同样的消息:“苏姑娘,我们那边的情况也不太乐观。不少同行对这种新疗法心存顾虑,不愿意参加培训。”
苏瑶皱起眉头,说道:“看来大家对中西医结合的接受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要低。我们得想办法消除他们的顾虑。”
在随后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医道联盟”的一位成员说:“要不我们多找一些治愈的患者,让他们现身说法,这样或许能增加大家的信任。”
“杏林会”的一位老中医则提出:“我们可以在培训班上增加一些现场演示环节,让大家亲眼看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苏瑶认真听完大家的建议,说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不仅要展示治疗效果,还要深入解释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和优势。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权威的医学专家来为我们站台,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增强说服力。”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新的推广方案。除了增加患者案例分享和现场演示环节外,还向国内几位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出席培训班并给予支持。
然而,邀请专家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位着名的中医专家在接到邀请后,直接拒绝了:“我潜心研究中医多年,坚信中医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治疗体系,无需与现代医学掺和。你们的想法虽好,但我并不认同。”
苏瑶并没有气馁,她决定亲自拜访这位专家。在专家的府上,苏瑶诚恳地说道:“前辈,我深知中医的博大精深,也非常敬重您在中医领域的造诣。但我们提出中西医结合,并非要否定中医,而是希望借助现代医学的优势,让中医更好地发展。就像我们这次针对慢性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专家听后,态度有所缓和,但依然表示怀疑:“理论上说得通,可实际操作中,两种医学真的能完美结合吗?”
苏瑶耐心地向专家介绍了临床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还拿出了详细的研究报告。专家仔细翻阅后,陷入了沉思。
许久,专家抬起头来:“苏姑娘,你的坚持和努力让我很佩服。我可以去参加你们的培训班,但我还是要亲眼看看这中西医结合到底有多大的成效。”
苏瑶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前辈,非常感谢您!您的到来一定会让更多医者对中西医结合有新的认识。”
搞定了专家的邀请,苏瑶和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培训班的筹备工作中。他们精心准备每一个演示案例,反复演练现场操作流程,希望能在培训班上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打破大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质疑。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苏瑶深知,这次培训班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推广,也关系到“医道联盟”和“杏林会”未来的合作发展。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让这次推广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