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186)春,灵帝下令修复上年毁于火灾的南宫,年用钱财皆从全国各地强行搜刮而来,然而,那位昏庸无道的灵帝却依旧执迷不悟地继续下达命令,要求全力修复在上一年因火灾而损毁严重的南宫。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先使钩盾令宋典修南宫玉化殿。
又使掖庭令毕岚重铸四铜人、四黄钟,铜人列于南宫仓龙、玄武阙外,黄钟悬于云台及玉华殿前。另铸加以吞吐水的天禄(传说中的兽名)、虾蟆,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鸟,用以洒扫道路,极尽精巧。这一系列工程所需的费用极其庞大,但灵帝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竟然将这些钱财全部通过暴力手段从全国各地强行搜刮而来。
日复一日,灵帝终日沉浸在美酒与女色之中,完全不理会国家政务。他每天只顾着纵情欢乐,放纵自己的欲望,将朝廷大事抛诸脑后。与此同时,由于长期沉迷于这种荒淫无度的生活方式,灵帝原本还算健康的身体状况开始急剧恶化。早在之前张角发动叛乱之时,灵帝便已落下了难以治愈的病根。而此后愈发过分的骄奢淫逸,使得他的身体渐渐被酒色侵蚀得千疮百孔。
每当寒冷的天气来临,灵帝就常常出现咳嗽和喘息等症状。面对皇帝日益衰弱的身体,那十位备受宠信的宦官——十常侍,急忙四处寻找方士为灵帝炼制丹药。他们满心期待着这些所谓的仙丹能够让灵帝恢复精力,重振雄风。可谁知,这些丹药大多是以重金属为原料精心炼制而成,其中所含的毒性比普通药物更为猛烈!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蓬勃发展,张燕所统领的黑山军已然如滚雪球般壮大到了令人咋舌的十数万人规模。然而,尽管这支庞大的军队中的部分成员也能从事耕地生产等农事活动,但由于其特殊的身份背景,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在山区边缘地带开垦耕种。
可惜的是,这些土地往往贫瘠且缺乏良好的灌溉条件,导致粮食收成颇为有限,成果寥寥无几。如此微薄的产量,又怎能填饱那随着势力不断扩张而愈发膨胀的黑山军的辘辘饥肠呢?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迎来了金秋十月这个收获的季节。此时此刻,全国各地都沉浸在繁忙的秋收氛围之中,黑山军自然也不会例外。
某一日,张燕正于营帐内处理军务,忽然有一名部下匆匆赶来禀报:“将军,今年咱们所辖区域的粮食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总计收获约三十余万石粮食!”听到这个数字,原本满怀期待的张燕不禁眉头紧蹙起来。他深知这点儿收成对于如今规模庞大的黑山军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众人的日常所需。
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短缺问题,张燕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他脑海中成形——他决定派遣手下得力干将与周边地区如魏郡、赵郡、中山、上党以及河内等地的山贼势力相互联络,并尝试通过兼并整合来增强自身实力,以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资源。
然而,张燕却未曾料到,他的每一步行动其实早就在赵家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且看那常山郡郡守府内,气氛凝重,人人面色紧绷。突然间,一名哨探如疾风般奔入大堂,单膝跪地,抱拳高声喊道:“报——!启禀郡守大人,近日有黑山军首领张燕四处广发请帖,大肆联络周边各路山匪,看样子是欲要密谋策划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坐在郡守高位之上的赵铠听闻此消息后,并未露出惊慌之色,他先是沉稳地环视了一圈台下站立着的众多文臣武将们。
赵武深知后世黑山军危害之大,影响之广,不亚于黄巾军之势力!随即大跨步而出,朝着赵铠恭敬地躬身施礼,然后急切地开口说道:“父亲大人,我军早已对那张燕严密监视多时,如今好不容易等到这个绝佳的时机,孩儿斗胆建议应当速速下令让各军做好充分准备,趁此机会一举将以张燕为首的这群匪徒彻底剿灭,永绝后患!”
然而,正当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之际,身为郡守府主簿的甄俨却也赶紧向前迈进一步,同样恭恭敬敬地躬身向赵铠回答道:“公子所言极是,这黑山军近来的确越发嚣张跋扈、肆无忌惮起来,其势力更是犹如燎原之火一般迅速扩张蔓延。
此时此刻,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强力干涉制止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难以根除的心腹大患呐!只是……
据下官所知,这黑山军行踪向来诡秘莫测,飘忽不定,他们出没活动的许多地方实际上都不在咱们常山郡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若是贸然越境前去剿匪的话,恐怕多有不妥之处。一个不小心,非但无法成功剿灭贼寇,反而可能会给郡守大人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罪责牵连呀!”
此话一出,赵武不禁眉头紧蹙,心中一阵烦闷。他与父亲曾不辞辛劳地多次向朝廷上书言明黑山军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但那些满怀忧虑的信件却如同投入无底深渊一般,毫无回音。
甚至连他亲自派人携带厚礼前往张让府邸,当面陈述黑山军的威胁时,那张让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以陛下国务繁忙作为托词,对其诉求置之不理。
这情形实在令人悲愤交加!遥想昔日的黄巾之乱,何尝不是如此?起初朝廷对此亦是置若罔闻,直到黄巾军揭竿而起、攻城掠地之时,朝廷方才如梦初醒般匆忙应对。
莫非此次非要等到黑山军正式起事,兵临洛阳城下,朝廷才能幡然醒悟并做出反应吗?想到此处,赵武只觉得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一时间,宽敞的大厅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众人皆面色凝重,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