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在昏暗阴冷的御庭内,李公公和厚德两人被关在了一起。李公公满脸哀愁,他声音颤抖着对厚德说道:
“厚德啊,都是干爹不好,是干爹对不起你!”
厚德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直敬爱的干爹,心中充满了失望与痛苦。
他咬了咬牙,艰难地开口道:
“干爹,您怎么会是大启的密探呢?之前您每次询问我太子殿下的情况时,我都天真地认为是皇后娘娘关心殿下,所以从未有过一丝隐瞒,全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您。可谁能想到……今日您竟然告诉我这样一个真相!”
李公公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越过厚重的墙壁,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过去。他轻声说道:
“厚德,干爹给你讲个故事吧,听完之后,也许你就能理解我的苦衷了。
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大静和大凉两国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之久。在这八年时间里,伴随着一座座城池相继沦陷,无数无辜的百姓失去了家园,四处流浪,生活苦不堪言。
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有一位美丽少女,她原本出身于大凉的官宦世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随着大静军队凶猛入侵,她不幸成为了敌军的俘虏。后来,她被一名军官强行带回了金陵,并在屈辱与折磨之下,被迫生下了一个孩子。”
听到这里,厚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惊愕地望着李公公,颤声问道:
“难道说……那位可怜的少女,就是您的母亲?”
李公公微微颔首,接着讲述起来:
“然而,因为少女来自大凉之地。那名军官对此自是全然不认孩子,毕竟两人身份悬殊。此后不久,这名军官又有了新欢,他的原配夫人见状心生妒意,竟将那少女卖入了花楼之中。
身处花楼的少女,为了孩子,只得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她虽对外谎称自己乃是大静之人,但内心深处始终未曾忘却自己的根,常常教导孩子日后定要回归大凉,为国效力。
怎奈天不遂人愿,命运多舛的少女不幸染病。花楼担心疾病传播开来,便毫不留情地将她们母子驱赶出门。
可怜那少女最终因病离世,彼时孩子年仅八岁。走投无路之下,他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只为能给母亲购置一口棺材,让其得以安息。”
听到此处,厚德不禁低声呢喃道:
“原来你的母亲竟是大凉人氏,难怪你执意要成为大启的密探。倘若我当真在无意间助你收集到了情报,即便因此被圣上赐死,我厚德亦无怨恨。”
厚德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眶滑落。想想自己初入宫时才仅仅七岁啊!
那时的自己身形瘦弱,根本无力抵抗那些一同入宫的太监们的欺凌与折磨。有好几次,他都险些命丧黄泉,若不是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好心的李公公,并被其带入皇后娘娘宫中,恐怕早就化作一缕冤魂了。
而更为幸运的是,在这里他还能侍奉太子殿下这般善良宽厚的主人。可如今,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无能,差一点就酿成大祸,连累到了殿下。想到此处,厚德满心都是悔恨与自责,悲痛之情难以自抑。
一旁的李公公看着可怜巴巴的厚德,长叹一声说道:
“孩子啊,你是个心地纯良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是干爹对不住你呀!我这一生都活在仇恨之中,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够早日报仇雪恨。
我的母亲当年遭受了太多苦难,我只盼着大凉,哦不,如今已是大启了,能够早日统一天下,从此再无战乱纷争,不再有人像我母亲那样遭遇不幸。”
就在这时,紧闭的房门突然被人用力推开,只见几名身着金甲的御庭守卫大步走了进来。为首一人面无表情地高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太监李公公,厚德犯有重罪,特赐毒酒一杯,即刻行刑!钦此!”
听到这个消息,厚德瞬间如坠冰窖,但他心里很清楚,事已至此,自己绝无生还可能。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太子殿下。于是,他鼓起勇气向那名守卫哀求道:
“守卫大哥,求求您发发慈悲吧!今日事发仓促,我未曾来得及准备。只求您能帮我一个忙,让我写封信交给太子殿下。”
那守卫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眼见对方似乎有所犹豫,心急如焚的厚德毫不犹豫地伸手撕下自己身上那件洁白的内衬,然后用牙齿狠狠地咬破食指,以鲜血为墨,颤抖着写下一行字:
“殿下勿伤心,此生不悔遇见。”
守卫见到后,说道
“厚德公公,你平时心肠好,我们有机会一定给太子殿下。”
之后,只见厚德面色凝重的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老人,缓缓开口道:
“干爹,不管事情发展到何种地步,您始终都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厚德没齿难忘。所以,即便今日遭遇如此困境,厚德心中也毫无怨言。”
说完这番话,厚德毅然决然地伸出手,稳稳地握住那杯毒酒,毫不犹豫地仰头一饮而尽。
而另一边,当我匆匆赶回嘉王府时,还未踏入府门,便远远瞧见蔷儿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张望着。
一见到我归来,她立刻迎上前,急切地问道:
“殿下,今天早上宫里来人将厚德给带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面对蔷儿关切的询问,我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声音略带哽咽地回答道:
“厚德……他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他与轩儿向来感情深厚,你日后就跟轩儿讲,厚德思乡心切,已经返回老家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林蔷不禁微微一愣,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哀伤。
但她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轻声安慰道:
“殿下,请节哀顺变。正如古人所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终究要学会接受这些离别。相信厚德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您如此伤心难过。”
我苦笑一声,无奈地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
“蔷儿所言极是,本宫早已看透了生死之事。如今失去了厚德,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不过从今往后,本宫定会加倍珍惜身边尚存的亲人们。”
次日清晨,我亲自安排人手,准备将厚德好生安葬。就在这时,一名御庭守卫急匆匆地赶来,手中拿着一封血书。我心头一惊,连忙接过那封血书,小心翼翼地展开。
看着信纸上熟悉的字迹以及那些饱含深情的话语,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待我读完血书中的内容,已是泣不成声。
许久之后,我深吸一口气,喃喃说道:“厚德,能遇见你,乃是本宫此生之幸!你且安心去吧,本宫向你保证,会为了大静的江山社稷,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