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朋背完书,先生鼓掌高兴。
这是先生第一次为广朋鼓掌,他感到受宠若惊,赶紧弯腰给先生鞠了一个躬,真的恭恭敬敬的 ,这可是真心的感谢先生。
“学的是兵书,你知道为什么吗?”先生说。
“四书五经也不错,先生为什么还要我学兵书呢?”
“四书五经是立世根本,能让你学会为人处世,不会与社会脱轨。因为几千年了,都是以四书五经为社会道德起点,行为上不可以逾越社会认知,只能适应社会。”
“我们都是说圣人如何如何讲,如何如何做,圣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对。但是,圣人生活的年代和现在不一样了,完全照搬圣人是走不通的,也是很愚蠢的,而且现在连皇帝都没有了,各地草头王崛起,就是乱世开头的样子,学兵书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打出功名。”
“功名利禄有用吗,我看现在就是很乱的样子。先生你满腹经纶,才就这几亩地,财主家可是没有多少文化,却单单靠欺负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就吃不完到都发霉了。所以,最起码要让大家不挨饿,我觉得比我个人的功名利禄要重要。”
“好,志向远大。是的,不公平多的是,尤其是朝代更替的时候,乱世啊。孟子说的好,舍生取义,可是乱世的这个义,又在哪里呢?”
“我看就像三国一样,乱,要像关云长那样的义 ,很难,而且先生也说过,这个关云长与真实的关云长是两码事。”
“对,不要把演义当正事,还是看点真实的东西才好。所以,现在身处乱世而习武从军,比盛世时候的闭门读经要有前途的多,毕竟,就像老虎可以称王一样,有力量有智慧,就有了他的位置 ,狡猾如狐狸 ,不也是得狐假虎威才能走得动步吗?”
“狐假虎威很有意思,但是比刻舟求剑聪明多了。”
“对,所以学兵法的原因就在于此,可以创建有足够实力的强大队伍,而且有足够的智慧驾驭军队,军队与老百姓一条心,那是比单纯匹夫之勇的武功,要高出好多倍了。这就是兵法。”
太阳开始直射了,地面上的蒸气让两人闷的难受。先生要起身,刚刚站起来却突然踉跄了几步,广朋赶紧走上几步,抓住先生的双臂扶住。
先生无奈的笑笑:
“老了,不服不行啊,好汉不复当年勇了。”
广朋拿起瓦罐交给先生,先生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接过瓦罐,喝了几口水,然后交给广朋:
“你也喝几口吧,天太热了,咱们回家吃饭。”
“不用了先生,我把牛牵回去就回家,还要看看俺爹咋样了呢”。
“不急,今天到我家吃饭,明天就不要过来了,你就放心跟着石妙兴走吧,他会比我教的更好。”
“那怎么行啊先生,我要跟着你。”
“我们一起走吧,我还有礼物送给你和石妙兴呢,到我家吃完饭再走。”
广朋不敢违拗先生,牵上牛,跟在后面,爷俩慢悠悠的到了家。
先生的家也就是一般的青砖房,学堂就是原来的厢房。
师娘已经做好饭,放在堂屋桌上,见先生带着广朋回来,连忙走过去,接过瓦罐,端过茶水。
广朋看了一下桌上的菜,很简单,就是一个辣子豆腐,一个清蒸河鱼里面的河鱼都不到巴掌长,还有两碗米饭,一壶酒。
这也不比广朋家里的饭食好出多少,因为,他去河里钓上鱼来,娘也是会做清蒸河鱼的。
先生喝了一通茶水,对师娘说:
“把酒换成坛子的,再拿个杯子,加一双筷子,请广朋在家吃饭呢,我要和广朋喝两杯。”
师娘一向贤惠,她看了看先生, 没有说什么,依照吩咐拿过来酒杯和筷子,还添了一碗米饭过来。
“孩子,喝点吧,这酒算是给你到茂林寺送行的壮行酒吧。”
广朋从来没有喝过酒,但是先生的话却让他心里不舒服,有点惆怅的感觉。
他按照家里父亲对待客人的规矩,站起来赶紧先给先生满上酒,然后端起来,说:
“先生辛苦!”
先生也不犹豫,接过来就喝了一大口,然后吃了一口辣子豆腐,说;
“你也喝一口吧。”
广朋从来没有喝过酒,就按照先生的做法,端起来也喝下了一大口,一股辣味就像是一股热流一样冲到了嗓子眼,顿时被呛得咳嗽了一声。
先生嘱咐:
“吃菜吃菜,压一下就不要紧了。记住 不能空腹喝酒,尤其是以后练武从军,更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行,没有营养只有死拼,会毁了自己。”
“谢谢先生,一定谨遵教诲。”
就这样,先生喝一口,他才喝一口,你来我往的,不一会,桌上的那一坛酒,就被两人喝光了。
先生端起米饭,对广朋说:
“吃饭吧,不喝了,再喝就醉了。不过我想不到你小子好大酒量。”
先生的舌头已经不大灵敏,师娘忍不住埋怨了起来:
“多大年纪了,喝这么多酒。”
“没事,今天高兴,广朋过几天就到茂林寺跟我老朋友学了,我今天是给他送行,我看他行,会有出息的。”
广朋也不再言语,只是感到确实有些饿了,他端起米饭,也学着先生慢慢的吃着。
他看着先生那满头的白发,深深的皱纹,用不多的几颗牙费力的咀嚼着豆腐辣子,费劲的吐着鱼刺的样子 ,感到心里有些难受,饭有些吃不下了。
他放下饭碗走到门口,使劲瞪了瞪天上炽热的太阳,又看了看几年来跟先生一起念书的厢房,想起先生上学堂教书的样子,想到明天就不会再过来听先生那慢悠悠读书的声音,眼里泪水忍不住溜了下来。
但是, 他可不想让先生看见他难过的样子,就使劲用袖子擦了擦泪水,回来端起饭碗,风卷残云般的吃了剩下的大半碗,然后放下,给先生倒上茶水。
先生继续慢悠悠的吃饭,慢悠悠的夹着菜,头也不抬,直到饭碗里没有一颗米粒,才放下。
他看到广朋的碗里也吃光了,就吩咐师娘:
“给孩子挖一碗米饭,孩子饭量大,不能饿着。”
其实,广朋早就看见,饭锅里其实已经没有饭了,他中午突然过来吃饭,吃光了先生师娘预备好的饭,而先生家里也不是财主家那样富裕的。
他站起来,说:
“谢谢先生,我吃饱了。”
“那好,跟我到学堂去,我要送你几件好礼物的,带到茂林寺那边去跟着妙兴朋友好好学,等有成就了再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