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大雨之下,众人纷纷四散而走,石师傅突然暴起,将言老三抱起放到自己腋下夹住,大步流星的向言家奔去。
言老三看着周边的树木房屋迅速向后倒着,却没有听到双脚踏在泥地上那种“啪啪”的声音,几乎是转瞬,家就到了。
娘和哥哥妹妹们正站在门口焦急的张望着,看到一个黑影闪过,言老三和石师傅就站到了门里。
奇特的是,除了那个巨大倭笠上面像小河一样流淌的雨水之外,石师傅和言老三的身上,竟然看不到一点点水的影子。
娘惊奇之下,连忙端起两碗热水让他们喝下去,祛除寒气。
石师傅走到门口,抖了抖身上,然后回身问娘说:
“大哥的情况怎么样了?”
娘笑了:
“好灵啊,原本是四五天不吃饭,刚才喝了两大碗大米粥,还要再喝两碗,我不敢让他喝了,这不,已经睡着了。”
走到炕边,石师傅拿出爹的左手,平心静气,开始搭腕试脉,又看了他的脸色,说着:
“脉搏平稳了,虽然还有点弱,但是真气可是走强,内鬼开始退出了。看起来,不用三天,两天就可以下炕,好的话就可以站起来了。”
这时间,爹睁开了眼,看着身边围着的人,有点迷糊的说:
“我这一觉睡的真香啊,真舒服。”
娘在一边擦着泪,边哭边笑的,说:
“哪里是睡觉啊,你这是发昏了哪,好几天了滴米未进。幸亏了人家师傅呢。”
“老哥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了?哪里有疼的地方啊?”石师傅问。
“现在倒是不觉得疼,就是有点没有力气,身上好几个地方痒的厉害,可是又不敢抓痒。”
石师傅拿过刚才剩下的药汁,对爹说:
“老哥哥,喝点药吧,明天就不会那么痒了,现在忍着点,再痒的话,等站起来以后自己抓抓就行了。”
爹竟然自己用手撑着炕沿坐了起来,但是也就如此了,手已经没有力气接饭碗,就张着嘴,让石师傅把药轻轻喂到肚子里,然后喊了一声:
“孩他娘,让他们出去,我要方便。”
石师傅带着孩子们一起退出去,娘拿过便盆走了进去,一会到的功夫,端着便盆走了出来,一股腥臭味弥漫开来。
石师傅走上前,根本就没有犹豫, 接过便盆走到菜油灯下看了看,又闻了闻,再交给娘。
“很好,这是体内的淤血开始排出来,恶鬼被药赶出来了,看吧,不到两天就会站起来的了。”
孩子们都很高兴,言老三麻利的拿过师父的包,说:
“还需要再看一遍我爹身上吗?”
“好啊, 你和我过去看看吧,打个下手也行。”
跟着走回里屋,师傅轻轻掀开爹身上的被子,言老三端着油灯,帮助仔细查看身上贴着膏药的地方。
石妙兴点点头:
“很好,幸亏你爹平常爱劳动,锻炼出来的身体真好,膏药和药力都被吸收了,转化成身体的真神,正在祛除侵入体内的恶鬼。再喊饿的话,还是喝粥,不过以后粥里要米多一些了,不过三餐内还是不能吃米饭,更不能吃咸盐。千万记住。”
言老三记住了,虽然还是懵懵懂懂的,但是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记在心里了。
跟着师傅走出来,高兴地告诉哥哥与妹妹们:
“咱爹恢复的很好,你们放心就行。”
石师傅拿过包,对娘说:
“我要休息了,你们也早点睡, 老哥哥半夜还要起来喝粥呢,那是很辛苦的。”
不等回声,他双腿骤然一蹲,身子矮下一截,突然腾飞到了厨房门口。
在别人看来,好像就是一步迈了过去一般。
他站在厨房门口,向大家挥挥手。
娘对言老三说:
“快去帮帮你师父,他没有吃晚饭呢。”
言老三头上盖着一件破衣服,踩着满院子的泥浆走到厨房,却看到正在用火石打火准备做饭。看到他过来,师父也没有吭声,而是自顾自的用火镰打火。
奇怪,师父没有在炉灶生火,而是在支着的两块砖头之间点火。
烟雾变成火苗,逐渐慢慢的升腾起来,师父把瓦缶里的野菜揉碎,又把化缘得来的两个饭团也揉碎,加上一瓢水,捏上一把盐,用柴棍搅匀,放在两块砖头之间的火苗上面,慢慢加热。
言老三默默的帮助师父添柴,其实也用不了几根木柴,不大一会功夫,水就开了,水泡带着菜叶和米粒在上面翻滚着,冰冷的厨房就充满了饭菜的香气,与柔和的温暖。
拿出筷子,夹起火上的饭钵,放到一边晾着,然后把里面多余的木柴捡出来用芒鞋踩灭,只有一点点余火还在闪着光芒。
石师傅坐到蒲团上,用右足压在左腿上,身子挺直,把左手掌置于右手掌的上面,两只手的拇指轻轻触在一起,放在两腿之间,两眼似闭非闭,嘴唇似语非语。
他知道,这是开始诵经了。
这一次诵经的声音,不如在老槐树下面的声音大,而且几乎就是比蚊子的声音稍微大一点点。
言老三虽然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感觉是感谢的意思, 因为听声音就是非常虔诚的样子。
他非常好奇,也想学着样子盘腿,可是他做不到,因为师傅的腿太柔软了,就像没有骨头一样,而他自己的腿却硬的要命。
一会功夫,石师傅睁开眼睛,看言老三的样子,没有说什么,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一团草绳,在余火上点燃,然后挂到了门框上,室内散发出一股清香味。
这时候,外面的雨小了不少,石师傅站起来,又是一个蹲步飞跃,瞬间拿进来了白天在窗台上晾晒的那几棵草药,放到已经没有明火的灰烬上烘烤。
这时候 ,他才开口说话,非常柔和的声音;
“怎么, 喜欢打坐吗?”
“喜欢就跟我走,到了茂林寺我教你,现在还不行,要慢慢来。”
“可是,我们约好的是让我父亲能下炕走路才行,现在还不行呢。”
“放心,我一定会让你父亲走路走的好好的,到时候做不到,我不会带你走。你要记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父母恩情,可以与父母争论,但是他们的赡养之恩永远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