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幕布上,陈瑾在那富有感染力的诵读着。
韩佳女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家老爹,这么看好一个年轻的演员,这么反常的举动,她其实还是头一次看到。
很多演员,说实话韩三品最多只是维持客气,并没有像对陈瑾这样,格外的照顾。
但现在,她知道了原因。
高考状元这些都只是一个人的能力,演那一位,才是真神啊!
事实上一旁的林赵华也差不多。
一开始节目出来时,他是微微皱着眉的,配音舞美这些,在他看来都很一般,直到陈瑾来到了舞台之前。
自己的这个学生,还有这特长呢?
“表演的不错!”
“诗朗诵也还可以……”
林赵华等节目结束后,朝陈瑾微微开口。
不过神色,确实跟刚刚有了很大的不同,至少,他的表情没那么严肃。
还带着一丝的笑意。
视频到底不比现场,因为音效等等还有实际直观的感觉,都要弱很多;所以这台节目,哪怕让审查组吃惊,但在更专业的人士眼中,那显然还是有问题的。
一旁的韩佳女其实内心想的是,这节目在她看来已经足够出彩。
她一个观众都看的有些起鸡皮疙瘩。
没想到林教授只有一个不错,还可以?!
教授的要求是高哈。
“所以实在没办法,只能来央求老师了!”
陈瑾倒是显得很谦虚。
“这是春晚的审查吧?过了吗?”
林赵华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他自己则是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太清楚,央台和春晚的总导演,让我再润色润色,可能还不太满意……”
“嗯,但是你一个人,弄出这样的节目,其实已经很不错啦!”
林赵华笑着,陈瑾赶忙道:“张一谋导演和他的策划也帮我弄了舞台和场景,还有一些文案!”
“没用心!”
“这不叫帮忙,这叫随手布置了下!”
林赵华又点开了视频,快进到陈瑾念《沁园春·长沙》的地方:“这是你这个节目的最高潮,人物太单调了,行走时,地面投影同步展现其诗词手稿、历史影像,会让舞台不至于那么空洞,可能会更好一些!”
“你这首诗朗诵,独立寒秋以慢速起势,但还不够庄重肃穆,音调得再沉稳,懂吗?”
“看万山红遍转中速,描绘秋景时稍显明快;怅寥廓三句则加快至快速,凸显激昂的发问,你对这首词作,了解的倒是很深,包括下阕‘恰同学少年’以急促语速展现青春热血,结尾的‘浪遏飞舟’复归高亢慢速,形成余韵,这都很好!”
“唯独,太快了!”
“整体朗诵的语调有点快,再慢半个拍子,就完美了,是紧张还是急的?”
陈瑾:“……”
“不知道?”
林赵华摸了摸下巴,看着没说话的陈瑾:“那就是实力就这层次?”
“我觉得不应该,你这台词功底在我这,能展现更好,你相信吗?”
陈瑾当然是相信的。
“他得这首词作,可能我没你理解的那么深啊,毕竟你是演员,对作品分析和研究过了!”
“我就说技巧的部分!”
林赵华语气很淡,但陈瑾脑海中一直有一个表情包在那跳动——呐,这就叫专业!
旁边的韩佳女都有些害怕了,这个林教授,好严厉啊!
就这作品,还有瑕疵?
陈瑾却是做出了一副虚心求教的表情。
不管他内心服不服气,人家名声在外,而且70多岁,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都长,肯定是装也得装的像一点。
更何况,林赵华那是真的有本事。
“人艺有很多台词非常好的老师!”
“就这首词,你第一句,‘独立’之后稍顿,生理性停顿,可以突出孤高的意境!”
“‘湘江\/北去’,按语法停顿划分,重读‘北’字,体现江水的动态!”
“‘橘子洲头’尾音拉长,配合肢体动作,如远眺手势,塑造空间的纵深感……”
“不是说你在表演,就要演出他站在那写词的感觉,其实诗人写诗有的都不是现场写的,有的哪怕是现场,其实根本没有艺术性可言,他文才飞扬,直接就书写了!”
“要是变成节目演出来,那其实是很单调的,因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突发感悟,一气呵成,你能明白我说的吗?”
林赵华看着陈瑾。
“明白,就是现实和艺术是有差别的!”
“对咯,你这节目是表演,是艺术,肯定是要有加工的;你如果是电影的话,那就需要真实感,比如他就站在橘子洲头,诵读一下就行了,重在人物表演和诗朗诵!”
“但这是舞台剧,那就要进行艺术的包装,重在感染力!”
“让观众共鸣的感染力,那就是要比电影,更强的表现力,不能有任何一点细微的瑕疵!”
“电影有剧情,观众看到那容易代入;但舞台剧,重在表演,声台行表缺一项都不行,电影你声音台词差,可以配音,表演好,形体好也能表现!”
“但舞台剧,得磨,一遍遍把角色,用四项打磨!”
林赵华的话,让陈瑾确实受益匪浅。
这也就是话剧和电影的差别。
话剧都说难,其实说难不难,重复一个人物的话,他到最后基本上就立住了。
而电影,没那么多时间,表演起来有难度,但肯定没话剧的角色经典。
“刚刚我说的,是你的优点,可以让它变得更好!”
“主要是诗朗诵……”
“其他的,重新弄吧!”
林赵华一句话就宣判了这个节目的死刑。
这意思陈瑾和韩佳女都听懂了,就是陈瑾诗朗诵有可取之处,所以他提点了下,让陈瑾更加进步。
而其他的,一无是处!
至少在林赵华的眼里,是这样的。
“好吧!”
陈瑾尴尬的笑了笑:“那老师——”
“走吧!”
林赵华突然笑了笑,他知道陈瑾要说什么。
陈瑾一看林赵华这语气,也瞬间秒懂,赶忙道:“谢谢老师!”
“一起讨论,我上课就是这样的!”
“舞台说舞台的想法,灯光说灯光的,演员是演员,服装负责服装!”
林赵华起身朝刚刚的教室走去,就是走了几步,身子突然顿了下。
他转头看了眼陈瑾,脸上露出了一抹很满意的表情:“不过,你这个年龄,台词表演形体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一般了!”
这个学生,林赵华肯定是收的。
临老还能遇到这么有天赋的孩子。
他刚刚问题说归说,但他是什么眼光,是人艺指挥那些老艺术家的水平,说句不客气的,陈瑾能把让林赵华这么说,已经是一种实力的展现。
换个其他人,林赵华估计就只会摆手,一边玩去吧。
哪能得了他法眼?
“从小练的?”
林赵华随口问着。
“每天练的!”
“可以,坚持啊,这一行,贵在坚持!”
林赵华手突然搭在陈瑾肩上,笑容和煦,跟刚刚点评时的态度完全不同:“没见到你时,我一直在想,怎么给你上课,但现在,放心了!”
“你的表演四项基础,挺成熟,我教不了你什么;一起上课是最好的方式,你肯定能跟得上,学一下怎么做舞台剧,以后等你年龄大了,不想做电影,那可以做点艺术性的工作!”
现在的陈瑾,林赵华也很清楚。
让他静下心做舞台剧,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人家名气正是上升期,趁着年轻赚钱也是应该的。
老林没那么迂腐。
“来吧,给你们介绍下!”
到了教室,林赵华在那拍着手,给众人相互认识。
陈瑾这才明白,这所谓的研修班,到底是怎么一个教学模式。
牛逼的很。
班级不止林赵华一个教学的,他其实依旧相当于总导演,兼职“总”老师。
什么意思呢?
虽然他上课,是整个舞台剧的所有环节一起上的,例如舞台设计师、灯光设计师、道具、演员、特效、编舞……但每个学生旁边,都坐着一位老师。
这是林赵华的班底,御用团队成员,分散在一个个学生旁边。
教表演的,是人艺的一些台柱子,比如今天就是杨立新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演过很多经典的中老年配角,电影电视剧话剧都很常见。
“来活了啊,正好今天开始,弄这个剧!”
“一周时间,搞出来,彩排!”
林赵华把陈瑾的节目跟在座所有人说了下,而后笑了笑:“上今年的春晚!”
嚯~~~
果然班里的很多学生都有些激动起来。
“别高兴太早,除了陈瑾和女主演,还有一个主持之外,你们都只能当背景板!”
譬如一开始橘子洲头的诸多学生,用影像大屏幕肯定太单薄了,这就需要类似于电影的群演,而在座的很多学生显然适合。
哪怕当背景板他们也愿意。
开玩笑,你问下奥运会开幕式参加的兵哥哥,他们兴奋不?
这是履历,是代表作。
“所以,都用点心!”
“一起坐过来吧,先把初始的版本看一下,畅所欲言,都可以说建议!”
人多力量大。
谁也不知道哪个人的点子,就能把节目弄得更完善。
有林赵华负责总调控,担任导演或者艺术总监,这节目质量肯定没问题。
陈瑾的视频,再一次出现在了教室里。
这不知道是林赵华刻意为之,还是用作探讨之用,起到的效果就是,在场看完视频后,已没有一个人小看这个“主演”。
名气在这些人之中,其实并不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实力才是。
很多的话剧演员,对很多明星演员是嗤之以鼻的;有的国家一级演员,地位上可比很多流量演员可高多了。
章紫怡这辈子最想的就是加入三大话剧院,但没一个挤进去,这就是现状。
陈瑾再有名气,其实也跟他们无关。
但那诗朗诵和某人的演绎,可把在场好多人都看愣住了。
一个人有没有实力,看个作品就能看得出来。
每个人都诧异的看着这个新加入的家伙,有几个还偷偷私聊了起来。
“好了,节目就差不多这样!”
“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林赵华朝在场二十多个人说着,其中有老师有学生。
下一秒,一个学生就举起了手:“林老师,我感觉,一开始其实18岁更好,不要橘子洲头,这个可以在第二篇章!”
“第一场景,最好投影构建出1918年的长沙一师自习室,伏案疾书《体育之研究》,屏幕投影折射出我们北大红楼的辩论、嘉兴红船启航的现代光影……形成对比!”
“这个是给青少年看的!”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哈哈!”
一个学生忍不住读出了他得一句经典名言。
“对对,没必要诗朗诵,陈瑾可以读一下这句!”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若中国青年皆能自强,则民族复兴可期。”
“那还可以这一句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给现代青年以忠告!”
“我感觉男女主角,恋爱可以有,但能不能弥补一个遗憾?”
“什么遗憾?”
陈瑾不由问着。
“合影啊,全家福,他的一生之憾啊!”
“对,全家福的合影,他一辈子都没有过,节目上可以弥补!”
“……”
这一下,好多人因为这一句都有些泪目了。
其实不止全家福,他亲人失去了很多,这才是最难受的。
“这个可以是恋爱篇章,突出割舍小家,家国情怀的意义。”
“那这时舞台场景,可以凸显现代,升旗仪式的一幕,今天的一切,都是他创造的……”
“您笔下青春之中国,已如红日初升。”
“我走后,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等我归来——因你们便是新的‘二十八画生’?”
“谨记教诲。人民万岁,青春万岁!”
“动态灯光,以冷暖色调区分时空,如红色象征革命热血,蓝色象征理性思考……”
“……”
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陈瑾也没想到,每个人都这么怀念他,林赵华一说出有什么想法,每个人都在那激动的说了起来,而且有的人越说越亢奋,眼圈都有些红了。
陈瑾确实有些低估了,他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份量。
虽然现在还不如未来更加的怀念,但好歹都是北大的学子。
北大有去了国外不回来的,但也有拳拳之心的赤子。
“……”
一时间,整个排练室里面,都是每个人讨论的声响,林赵华则是打开了录音,很满意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这是他想象中的一个上课氛围。
今天因为陈瑾,因为陈瑾的这个节目,好似有了不太一样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