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水把陈晓明请到凳子上,给他倒了杯茶水,“陈老弟,有没有适合我们村,生长周期没那么长,最好是一年的药材。”
陈晓明摇摇头,直截了当地告诉刘德水,”没有。“
刘德水有些幽怨地看着陈晓明,恨他是个直肠子,半点不知道迂回。
“黄泥岗冬天冷,只能种耐寒的药材,作物生长温度占主要,据我这几天观察,你们这里没有枣树,刘书记,枣树在我们那里很常见,咱们虽然离得不远,但冬天温度至少差5度。”
“但冷也有冷的好,你们这里种出的龙胆,肯定比我那边好,你们村有没有包地的,我包两块。”
这人,平时傻乎乎的,遇到中药材的事见缝插针,精明得很。
没有了别的选择,刘德水当即决定,种龙胆草。晚上他让自己媳妇准备一顿家宴,把陈秀丽也请来,给陈晓明践行。
陈晓明在酒桌上还不忘交代刘德水,帮他留意包地的事,等春天播种的时候他再过来。
这次刘德水没有大张旗鼓地用村里的大喇叭喊话,经过先前的教训,他也品出来了,上杆子不是买卖,这句话在黄泥岗特别适用。
红石砬的大平地是黄泥岗最好的地块,每家都只有几根垄,像刘德水家是8垄地,差不多有1亩半。
刘德水去找了老周家,他们两家的地挨着。
周家听到刘德水要换地种,十分好奇,尤其是对方还愿意用两亩地换他家的一亩半,这不是正常人能干的事。
周大妈话说得婉转,“书记,换地倒是行,我们也得知道是为啥呀,要不出去别人问,我们也不好答。”
“哦,我要种药材,我家那8根垄太少了,想再多加8根。”
“什么药材?连书记都想种。”周大妈来了精神。
刘德水见有人上钩,心中暗笑,他面色不显,“种点龙胆草,你们考虑考虑,要是不愿意,我再问问老史家,他家那边是6根垄,我有点嫌少。”
刘德水走后,周大妈和周大爷商量,“刘德水家里可不差钱,他都能种的药材,肯定一本万利,你要不出去打听打听?”
周大爷也有同感,“是呀,先前让我们种木耳,种香菇,他都不上手,这回自己偷摸就要种,肯定是好事,要不不能这么捂着。”
不过区区几天,刘家来了一波又一波打听龙胆草的村民,刘德水稳坐钓鱼台,一律回复,龙胆草,一种普通药材。
他的态度越是这样,村民越发心痒,觉得有猫腻。
刘婶看他乐得晚上吃饭多喝半杯酒,不免吃味儿,“为了村里你是什么招都想到了,也没人领你的情儿,你图啥?”
“就图当了二十年书记,没做出过成绩,临了想做点事,等我死了那天也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这辈子没白活。”
“像你这么说,我这辈子就白活了,就伺候了你们爷仨儿。”
刘德水举起酒杯碰了碰刘婶的杯子,“你劳苦功高,是咱家的大功臣,龙胆草这个项目我看行,等卖钱了,我给你买个大金镯子,戴着手腕子都抬不动那种。”
刘婶笑着喝干杯中酒,“说好了,但凡是手腕能抬起来我都不干。”
如此又过了几天,刘德水在广播里喊话,先前打听龙胆草种植的村民到村委会开会。
大伙儿被吊起的兴致,终于找到了释放口,人乌央乌央地进到村委会,那些家里男人出去打工的,就派女人来。
刘德水把龙胆草的情况一五一十和大伙儿讲了一遍。
“这个药材哪都挺好,就是种下得三年才能卖钱,我家里没学生不着急用钱,种它挺合适,像你们家里孩子等着交学费的,等着结婚的,最好还是找找别的项目。”
周大妈坐得最靠前,“也不是这么说呀,书记,咱们又不是只有一块地,该种粮食种粮食,该种药材种药材,不耽误呀。”
“龙胆草种子一斤100,一亩地要3斤,还要施底肥,最好是农家肥,中药材不比大田苞米省事,大家还是考虑清楚,秋收过后,你们要是还想种,就来我家,我给大家统计。”
刘德水言简意赅结束会议,和往日里开会的又臭又长截然相反,更加坚定了大伙跟着他种龙胆草的决心。
等陈大发和王萍回到村里,这阵风潮已过,陈大发在收药材的时候偶尔听人提起,顺带脚还知道了大女儿又要开厂子了。
他向陈秀丽求证,陈秀丽笑而不语,不得不感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九月底,香菇收购结束,野生蘑菇接棒。和去年不同,今年该下的雨半分没有少下,一切都恰到好处,可惜,蘑菇产量还是不行。
金美淑看着蘑菇收得一天比一天少,坐不住了,”姐,这么下去不行啊,这蘑菇怎么跟地里的韭菜似的,一茬不如一茬啊。“
陈秀丽也很无奈,”没办法,靠天吃饭就这样,好在今年加了香菇和木耳,利润表不会比去年难看的,放心吧。“
“姐,我的小零食系列,货量一直没起来,不亏钱吧,但也没什么大赚头,你说试试出口行不?或者我专门开发一个口味,只做出口。”
“也不是不行,不过原材料最好是量大易得,成本低,生产过程农药化肥少的。”
金美淑津着鼻子,面露难色,“现在除了咱们山上的山野菜和蘑菇,哪里还有不打农药化肥的呀。”
“菌类呀。”陈秀丽斜着眼睛看她,“不信你问问宝林。”
金美淑完全没听到陈秀丽的话,低着头回了办公室,陈秀丽见怪不怪,她一直是这样,心里有事,别人说啥也听不见。
蘑菇的再一次减产,也让红姑哀嚎不已,自从她拿下欧盟的客户,就没吃饱过。听说金美淑想研发出口的小零食系列,红姑比陈秀丽这个厂长更加上心,找到渠道购买各种国家风味的同系列产品,快递到太平镇。
金美淑三天两头接到包裹,吃到的外国货越多,她越没有信心,老外吃的都是啥,她哪样也吃不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