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成功地说服了江南盗团和锦帆贼,这让他感到十分兴奋。他知道,这次合作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孙策预定了十艘战舰,并承诺在一周内交货付款。这意味着他需要尽快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这笔巨额费用,但现在他手头的银两几乎用光了,只剩下不到一百两银子。他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他将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于是,陈宇开始思考如何筹措资金。他意识到,要想从唐国找到金家并拿到钱,就必须横跨宋国或越国大部分地区,这实在太不切实际了。经过深思熟虑,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秀洲的沈万三。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而且秀洲距离松江并不远。或许可以向沈万三寻求帮助,借到所需的资金。
说干就干,陈宇立刻带着甘宁和其他锦帆贼一同前往秀洲。
秀州境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逐渐摆脱了极乐丹的影响,开始慢慢回归正常生活。他们不再受毒品控制,思维变得清晰起来,身体也日益健康。人们开始重拾往日的工作和生活,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而沈万三回到秀州之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相反,他看到了家乡的潜力和机会,决心要让秀州重焕生机。他利用自己积累的财富和商业头脑,积极投资于当地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等领域。
他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他鼓励手工艺人创新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并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此外,沈万三还修建了道路和桥梁,便利了交通,促进了货物的流通。
经过几年的努力,秀州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振兴。农村的土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城市里的工坊繁荣,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笑容重新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陈宇再次来到秀州时,对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惊不已。他看到了繁荣的集市,热闹的街道,以及充满活力的人群。曾经被毒品侵蚀的城市如今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
他深深感受到了沈万三的影响力和能力。这位商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毒品问题,还将秀州打造成了一个富裕的地区。陈宇意识到,沈万三的智慧和勇气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陈宇带着甘宁和锦帆贼人来到了秀州城,他们要寻找一个名叫沈万三的人。经过一番打听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沈万三。当沈万三看到陈宇时,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对陈宇说:“陈大人,您怎么会来到秀州呢?”
陈宇微微一笑回答道:“现在的我已不再是什么大人了,而是一个江湖中的普通人罢了。所以,沈兄也无需再称呼我为大人了。”
听到这话,沈万三心中不禁感叹,曾经的陈宇可是朝堂之上的重要人物,但如今却成了江湖中人。不过,他还是很客气地问:“既然如此,不知陈兄此次前来有何贵干?”
陈宇直接说明了来意:“我想向沈兄借些钱,以支持我的军队。”
沈万三听后有些犹豫,他知道借钱给军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如果被朝廷得知,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陈宇见沈万三犹豫,便进一步问道:“沈兄,你认为投资种地能够赚取多少银两?”
沈万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十倍。”
陈宇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如果是垄断或者贩运珠宝呢?”
沈万三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百倍。”
陈宇再次点点头,继续追问:“那么,如果是帮助他人成就大业,成为一方霸主呢?”
沈万三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不可估量。”
听到这个答案,陈宇笑了起来,而沈万三则愣住了。他凝视着眼前的陈宇,仿佛看到了一个隐藏在他身后的雄图霸业。这份投资若是成功,其回报将数以万倍计;然而,一旦失败,所有的投入都将化为乌有。尽管他清楚地理解陈宇的期望,但此刻他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陈宇目光坚定地望向沈万三,语气决然地说道:“若是沈兄助我,当必不负所望!”这句话仿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让沈万三心中一动。
沈万三见证了陈宇这么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每一次关键时刻,陈宇都能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和智慧,力挽狂澜。他深知陈宇的潜力和决心,也相信他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此刻,面对陈宇如此坚定的眼神和话语,沈万三内心深处涌起一股信任感。
他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沈万三明白,这是一场豪赌,但他愿意相信陈宇,愿意将自己的未来押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爽快地回答道:“好,我信你!”
这一刻,沈万三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孤注一掷,全力支持陈宇。他相信陈宇的能力,也期待着他们共同创造出一番辉煌的事业。而陈宇,则感受到了沈万三的信任和支持,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辜负这份期望。
陈宇拿到沈万三投资的银两之后,立刻着手处理各种事务。首先,他按照约定,将需要支付的钱款准时送到了越国。随后,他成功地获得了越国的战舰,并支付了锦帆贼们的薪酬。接着,他安排锦帆贼传授墨家水战的技巧给士兵们。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打造了大量水战所需的物资。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完成,陈宇终于可以开始计划对倭国发动攻击了。他精心策划着这场战争,这是他迈向天下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松江墨宇团,神弩营与墨家众弟子已经集结。
汴京处,由于许久没有收到松江的消息,所以派张俊带虎贲营前往松江探查,一场危机正悄然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