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月华如练,洒满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却似乎无法驱散皇帝心中的阴霾。中秋宴会上,美酒佳肴,歌舞升平,皇帝虽举杯频频,笑意盈盈,但那眉宇间隐藏的疲惫与忧虑,却如同暗流涌动,难以遮掩。宴会终散,灯火阑珊处,皇帝并未返回寝宫安歇,而是步履沉稳地迈向了御书房,那盏彻夜不熄的灯火,映照出他孤独而苍老的身影。
随后蓝袍侍卫轻声步入,汇报了东宫的种种事宜,言辞间谨慎而克制。皇帝听后,面容依旧波澜不惊,仿佛那一切不过是风中细雨,轻轻拂过心湖,未起涟漪。然而,谢六,作为始终如影随形的护卫,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黯淡,那是一种深藏的失落,夹杂着不易察觉的怒火。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宴会上那股莫名的失望,竟源自太子——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太子究竟何为,竟让一向沉稳的皇帝如此心寒?齐王宴后踏足东宫,又为何触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引来龙颜大怒?谢六心中疑云密布,但他不愿深究,也不敢深究。在这深宫之中,他的使命唯一且明确——守护皇帝,听从皇命,其余种种,皆非他所能及,亦非他所当虑。
于是,皇帝便在这御书房中,伴着烛火,与奏章为伴,度过了一个无眠之夜。直至卯时初刻,天边泛起鱼肚白,早朝的钟声悠扬响起,打破了夜的沉寂。身为帝王,其苦其累,非外人所能体会。每隔三日,卯时即起,朝会之上,群臣云集,议政论事,皆需皇帝亲裁。
谢六首次以御前侍卫之身立于朝会之中,站在龙椅前台阶的右侧,俯瞰着下方那群曾经在他眼中高不可攀的朝臣。
此刻,他们或慷慨陈词,或据理力争,为了一己之见,或是国家大事,争得面红耳赤,宛如市井之中的买卖交易,热闹非凡。这一幕,让谢六心中五味杂陈,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高门贵族、豪门贵胄,在此刻,竟也显得如此平凡而真实。他暗暗感叹,这皇宫之内,真是无奇不有,让人既开眼界,又长见识。
在众臣将该吵的吵完,该定的事都定完后,“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最后确认一遍是否还有事情需要在朝会上商讨。
这时,齐王的眼眸轻轻一瞥,却暗含着波涛汹涌的深意。他的目光仿佛是一道无形的旨意,穿越众臣,落在了一位身着三品官服,来自燕州张家,已过而立之年的嫡子——张予君身上。张予君,这位在兵部素有威望的侍郎,其身影在朝臣中显得格外挺拔,宛如松林中一株历经风霜却依旧坚韧的青松。
他缓缓从朝臣列队中走出,步伐沉稳。行至殿前,张予君深施一礼,那礼节之中既蕴含着对君上的敬畏,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决。随后,他抬起头,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朝堂:“圣上,福王近日又向兵部索要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军费。三十万福州水师雄踞一方,已是我大懿水师之最,锋芒毕露。近年来,陛下皇恩浩荡,赐予兵甲之物皆为国之精粹,无出其右。”
他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继续说道:“然,据可靠消息来报,福王上月借道铁云关,私下与鞑靼交易,购得一万匹良驹。此等行径,若军费再行批下,臣心中实有难以名状之虑。臣不得已,需冒大不韪之言,恐福王此举,意在拥兵自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危及社稷安危。”
言罢,张予君再次作揖弓腰,那留着胡须的俊俏脸庞上,满是凝重与肃穆。他的身姿虽显柔弱,却搞得好像他顶起了国家的未来似的,完全一副忧国忧民,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的样子。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臣皆凝视着这位敢于直言的侍郎,神色各异。
“你是说,我七弟要谋反?”皇帝的声音冷冽如寒风,穿透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直直地刺向下方那大义凛然的张予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凝固。
张予君只觉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山般压来,让他几乎喘不过气。然而,他心中却牢记着上朝前齐王的千叮万嘱,那是关乎家族生死存亡,也关乎未来大计。于是,他硬着头皮,声音虽微颤,却坚定无比:“陛下,非是臣危言耸听,实乃事出有因。福王已坐拥三十万福州精锐水师,此乃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今,他又跑去草原大肆购买马匹,福州水运畅通无阻,何须骑兵驻镇?且福州周边安宁无匪患,近年亦无战事之扰,福王此举,买马索费,其心实难测,其意实可诛啊!”言罢,他毅然跪下,五体投地,以表忠心与决绝。
大懿朝不兴跪礼,平日里,即便是面见皇帝,也无需行此大礼。张予君此举,无疑是下定决心要让皇帝正视福王的问题,不惜以身犯险。随着他的下跪,朝臣中亦走出十几位分属五部不同衙门的主官,他们齐声跪下,声音响彻大殿:“福王已有五载不曾进京述职,如今又有不轨之举,请陛下切勿心软,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呀!”
皇帝望着这一幕,眼神中似有怒火燃烧,若目光能杀人,恐怕下方官员早已满门皆诛。他神色冷漠地转向齐王,虽仍面无表情,但那股压抑的愤怒却如实质般弥漫开来。站在台阶右下方,背对皇帝而立的谢六,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帝王的威压。
皇帝冷冷地对齐王说道:“八弟,那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啊?你不为你的七哥说两句话吗?”他特意将“八弟”与“七哥”二字咬得极重,似是在试探,又似是在提醒。
齐王心中一紧,他深知皇帝的愤怒与猜疑,但想到自己与太子的周密谋划,还是强压下心头的慌张。他缓缓走出来,硬着头皮向皇帝说道:“陛下,福王之举确有不妥之处,但亦不可妄下定论。臣以为应给予其自证的机会。臣恳请皇帝下一旨诏书,让福王暂时将福州军政交给阜阳王代管,即日启程赴京述职,以证清白。”
皇帝用兄弟相称,齐王却以君臣回答。
皇帝听后,神色愈发复杂,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压抑心中的怒火与不甘。片刻之后,他终是对拟旨太监吩咐道:“给朕拟旨,着福王转交福州军政于阜阳王代管,收到旨意,即日启程,赴京述职!”言罢,他再也不看他人一眼,起身一甩袍袖,直接退朝而去。谢六也急忙跟上,朝着御书房而去。
众臣见皇帝离去,才敢松了一口气,纷纷擦了擦身上的冷汗。他们三五成群地协同下朝出宫,心中皆知,一场围绕福王的角逐已然拉开序幕。于是,他们纷纷约上己方阵营的人,寻着地方复盘商量对策去了。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