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明帝国现在土地归皇家所有,是由皇室承包给百姓的制度。
土地实封已经没了,但又创立了另外的爵位对等奖励。
开始所有勋贵都怨气冲天,敢怒不敢言,觉得天子薄凉。
现在看到天子给予的另外一种补偿后,才知道天子给得太多。
如今的大明,要是实封还是现在的丹药奖励,只怕所有人都会选择丹药。
在大明爵位只是荣誉,远不如实实在在兴盛家族的东西实惠和有用。
要是哪一天天子说要改回实封,只怕所有勋贵都要哭着喊着还是维持现状好。
天下九州诸国皇帝,朱由校是最懂变通的一个,对待帝国内部问题,采取的灵活多变的方式。
从不照搬任何国家所谓的先进模式。
变革都是针对性的进行,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在九州有一个共识,荒州、蛮州和金州,属于异族势力范围。
定州、秦州、唐州、隋州、宋州和明州属于中原地区,出自炎黄族。
便是武者同样以此划分。
所以九州人才体系选择倾向同样按照这个划分进行选择效力对象。
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本州效力,极少出现在其他州效力的情况。
不过,每一次千秋大劫降临,人才会出现一次大波动。。
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是在真正降临,九州诸国出现大势一定的情况下而做出的选择。
这一次有点不同以往的千秋大劫出现的现象。
还有近两百年的时间,九州便已出现异常。
大明表现最为明显,在自身国家面临灭亡的情况下。
所有人都做出大明必亡的判断的前提,大明逆势而起。
朱由校以惊人的通天能力,颠覆世人的认知,打破常规,创造了大明复兴奇迹。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太惊人了。
所有自诩拥有通天之才的人,都看的目瞪口呆。
把九州自诩看清九州大势的人的脸都打肿了。
平时挥斥方遒的人,如今都已闭嘴,都在沉思,反思大明的反常现象。
这一次本来按照天机阁以及其他有道之士的推演而得出的结论是:
秦皇嬴政倘使活到三百年后,大秦必定统一九州。 这是根据所有国家整体实力进行的评估。
现在大明的崛起,朱由校展示出来的雄才大略,已在超越大秦。
朱由校只要活到三百年后,大明统一九州的可能性远超大秦。
没人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现在的大明正以一种奇迹式的发展向着更高层次的维度进军。
一旦大明彻底完成自身制定的战略规划,实现这一目标。
大明统一九州便是定局。
虽然现在判断大明统一九州的声音极小,但已有不同声音在讨论大明的未来。
由此可见,大明的复兴乃至崛起,已经引起有道之士的关注。
朱由校的三板斧,把九州所有帝国所有有道之士打蒙。
石之轩便是第一批关注大明动向的人,并已开始调查大明实际情况,即将下场。
朱由校在大明复兴过程中,创造了太多奇迹。
可以说大明已进入一个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全新的时代。
想要下注,无疑这个时期是最佳的。
当下大明最缺的便是配合各类新政和改革方面的相关人才。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好。
等九州大势已定,大明已确立了第一强国地位再来投资。
那时的大明早已没有他们相匹配的位置。
只能做与自身才能不匹配的事。
大明现在已进入全民教育时代,即将进入全面修武时代。
这是个双轨制的全新时代。 是亘古未有的新时代。
在大明解决了内部最大的问题,即士绅集团问题后,大明前路便已没了绊脚石。
大明的未来和前路都是一片坦途。
大明内部各大势力,各大宗门,都感受到了大明天子推动的社会巨变而带来的莫大压力。
纷纷下注投资明皇。
以期搭上大明腾飞的便车。
打破宗门从未有过的复兴,真正地成为九州超级宗门。
在每一个州的超级宗门,实际上放在九州,不过是一流层次。
并非世人想象的那样,放在九州也是一方大势力。
在灵气稀薄的州里,超级宗门不过是人家眼中的一流,连顶流都达不到。
更何况是超级这一层级。
石之轩已从首辅诸葛卧龙的府邸出来,面露喜色。
显然石之轩已得到诸葛卧龙的认可,并得到担任礼部尚书左侍郎的推荐。
基本上诸葛卧龙的推荐,都能得到明皇朱由校的通过。
诸葛卧龙在用人方面并不差偶有差错,朱由校都能调整过来。
朱由校的优势在于推荐上来的人才,其实都是历史上的名人。
其能力和天赋,在他前世的历史上得到了验证。
所以在送上来且熟悉的人物名单,朱由校都能做到知人善用。
这不是他自身的本事,这是吃了穿越者的福利。
要是陌生的人,朱由校就不敢这样用了。
除非是朱由校用木偶俱现复活的人,才敢毫不犹豫地提拔使用。
因为这些俱现复活的人,他们都只忠于天子。
外界人士无法理解大明复兴,无法理解朱由校用人方面的准确性。
就是不知道他有金手指,有外挂的事实。
穿越后,朱由校拥有超神悟性,这是天生的天赋,这是天才中的天才。
这份能力和机遇,是这方世界其他人所没有的。
他要是不能带领大明强大起来,那才说明朱由校自身脑子有问题,是个神经病。
狄仁杰、房玄龄和杜如晦现在都惊讶起来,没有想到大隋人才这么多。
又一位大隋的人才在大明得到重用,说明大隋彻底没希望了。
人才都跑到大明来了。
至于为何没有去大宋,说实话,只要聪明的人,都会选择大明。
去大宋的人才,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大才。
大家都不在意。
一个连天下大势都看不清的人,能是个大才么?
至于一般人才,大明无非延迟十年而已,即能满足自身需求。
唯有天下真正的英才荟萃于大明,那才是大明盛世的开始。
只有身在大明这个改革浪潮中,推行切合大明国情新政的国度里才能感受到大明的勃勃生机。
大明这一次的变革,真正的改天换地,人人都感受得到时代的变化。
大明的变化是日新月异。
一年一个样,这样的变化,堪称历史之最。
狄仁杰看着石之轩从首辅府离开,不由感慨道:
“只有身在这个国度,才知道大明的光明前途。”
“这是大明内在的根本性的巨变,彻头彻尾的变革。”
杜如晦傲然道:“我们比他们先走了一步,所以我们的抱负都能在这个改革的浪潮中施展开来。”
房玄龄低声道:“大隋要是有陛下的能力,我们也不会冒险而来大明啊 ……”
杜如晦笑道:“我们都在效力中原百姓的领袖,而非某一个域的百姓。”
“毕竟中原诸州出自一个民族,只是被人为分割了将近千年之久。”
“我坚信未来三百年内就能实现中原一统。”
“乃至九州统一的宏图伟业。”
“未来的大明,将是一个统一九州的庞大帝国。”
“九州经历千年分裂再一次回归一统。”
“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
看着石之轩得意地离开,他们没有嘲笑,相反他们是抱着欢迎的态度。
说明天下有道之士都已看好大明的未来。
证明了他们的眼光是准确的.
狄仁杰、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在大明得到重用。
这事儿的确让大隋世家门阀震惊,不过了解三人具体情况后,都露出了不屑。
觉得三人都不是什么真正地大才。
因为在大隋就没有任何名气,都是些小角色。
但是这一次不同了,邪王石之轩选择效力大明。
石之轩在大隋,不论是在宗门内还是世家门阀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此人有大才,没有人怀疑。。
这是一个江湖和朝堂都有建树的人物。
宗门慈航净斋为了解决这个心腹之患,牺牲了一个圣女碧秀心才挡住了魔门犀利攻势。
大隋立国之初,北疆边患,同样是石之轩参与解决的。
虽然世家门阀认为长孙晟的功勋更大,但不可否认石之轩在里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果石之轩不是因为碧秀心之故,只怕三次北征大漠就不是现在的样子。
极有可能世家门阀、突厥、宗门以及皇室互相消耗的结局。
都没有赢家,全是输家。
邪王石之轩在大隋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危险人物,世家门阀和宗门无有不怕的人。
现在石之轩竟然成了大明的臣子,还是人家主动求职得来的。
现在明皇朱由校以批准通过诸葛卧龙的推荐,暂时担任大明礼部尚书左侍郎一职。
其后会根据其能力和才情调整工作岗位。
“明皇怎么敢用啊 … … ”
“他可是邪王,是魔门花间派的人?”
“魔门和大明关系本身就紧张,为何朱由校就不怕呢?” 如果大明处于不明情况而用,情有可原。
这是在知晓石之轩的情况下而用。
说明大明对宗门效力朝廷并不排斥,只要是人才,不论其出身,都能量才而用。
打破九州用人方面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