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招人,还在咱们村招吗?”听村长说,村里好多人都想进他们作坊干活。
“肯定的呀,如果不够,在去附近村子招。还有五天就中秋了,风哥,明日你去镇上定点货,咱们给他们发点节礼。”
方有财瞪大眼,还有这好事?有没有他的份?
“还有给长辈的,爹娘住咱们家,吃住一起,这份可以免,姥姥家和爷爷家,买两份就行。”
方有财蔫了,没他的份啊!
“爹,你要买什么,我们一起,到时候你和风哥一起送节礼,我就不去了,在家带娃。”老爹好啊,去老宅,有他在,爷奶绝对捞不着好。宋风虽然也是个脑子清醒的,就怕老爷子对他死缠烂打,毕竟,他到底是孙辈。
“他娘,咱们买啥?五斤肉,两斤月饼,成不?”
“成啊,顺便买两身衣裳给俩老的,咱们家屋子好了,要办暖房酒,到时候我们都穿新的,他俩穿旧的不合适。买布料怕是到不了他们身上。”赵氏想了想说。
方有财一拍大腿,“还是你心细,想的周到。就买最老成,老四和她媳妇不能上身的。”
方小宁:老娘现在好像也越来越腹黑了。
“工人给啥?”
“两斤肉,一斤月饼足矣。”每人大概一百二十文的节礼。
年底给的多是就几个人,还都是关系好的。
“当然,如果他们干的好,咱们挣钱了,年底除了节礼,还有年终奖金。”
“待遇恁好?”方有财光听着都心动。
“爹,前提是,我挣了钱。”
行吧,闺女鬼精鬼精的,就知道她的银子不好挣。
虽然就是一家子一起吃个晚饭,她因为喂奶,有颇多忌口,可总算是能出门了,她还是很开心,满足。
晚上,苏氏想帮她带孩子,她拒绝了。
“娘,一晚上要起好几次喂奶,你好好睡,我带就成。”
“那你早上不要太早起,累了就回屋睡。”
方小宁点头。
赵氏和方有财都很欣慰,亲家对闺女还不赖。
“亲家母,你们家铁柱是不是也要相看起来了。”
一旁扒饭的铁柱闻言,筷子都不会动了,不不不,他现在一点都不想定亲,不,不想有媳妇儿。其他小朋友一起看向他,铁柱哥,也要有媳妇了吗?
赵氏看了眼旁边的儿子,总觉得他还很小,也到了相看的年纪了吗?也是,先定亲,过几年成亲,也不是不行的。
“娘,铁柱现在还小,过两年再定也不迟,他在学堂念书,念几年再说。”
方小宁是想,如果他能念的下去,考个秀才啥的,他的媳妇儿,咋滴也得识几个字,不能是个站树下骂大街的泼妇。
方铁柱拼命点头,从没觉得大姐的话这样对过。
“你天天在家不出门不知道,其实前阵子,就经常有人和我打听铁柱的事儿。我想着,咱们家有银子了,咱们铁柱也识字,亲事不能马虎,就没跟你提这事。”
“都谁家呀?”
方铁柱竖起耳朵。
“七八户,还不是看到咱们现在好了,都想着巴结上咱们,发点小财吗?没说,因为我一家都没看上。”哎呀,要不是大闺女,他还看不上人家,有人肯嫁他们家都要阿弥陀佛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点没错。
“那就再等等,铁柱,你有啥想法没?”
方铁柱低头,羞的耳朵,脸通红,“娘,我现在只想好好念书,其他事不想。”
哦,这是也没喜欢的呀,行吧。
“那就再看看,左右还要等两年。”
方小宁也有点愁,村里的女子没一个识字的,两个弟弟将来媳妇儿可咋整?
赵氏没想到,他们家竟然这么吃香,有这么多人想嫁进来,想当年,婆婆还说,她俩儿子,要是能娶到媳妇儿,她去茅坑吃屎。这事,还作数吗?
回到屋里,媳妇儿和儿子都在身边。宋风觉得自己人生都圆满了。
“一个月未见,想我了没?”
“当然喽,你不知道我待月子房多遭罪,天天闷一身汗。下次,咱们还生孩子,一定要算好日子,冬天坐月子才行。”
宋风:……
“先歇两年,岳父说,女人接连生子伤身。”
“爹还知道这个?”
“可不,他找我谈的,所以下个娃子,不急。等这个大点再说。”说着就开始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