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薇坐在会议室的一角,目光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项目计划书。她的心跳得很快,手心微微出汗,夹在文件间的笔记纸张似乎也透出几分潮湿感。这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团队提交了自己的提案。这是她进入公司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项目讨论进入第一个小时时,大家依然围绕着主负责人张潇的计划展开激烈的讨论。苏薇的提案只是整场会议中的一部分,显得并不突出。她试图抬起头发言,但当所有目光转向她时,她又本能地低下头,声音也压得很低:“我……我的建议是……可以从消费者习惯的数据入手,调整推广方案……”
她的声音太轻,会议室中的嘈杂声几乎将她的话淹没。有人侧过头瞥了她一眼,随即又转回了注意力,继续讨论其他的议题。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张潇突然插话道:“等一下,苏薇刚才的提案其实有些道理。消费者行为的数据一直是我们忽略的部分,而这正是我们项目迟迟没有进展的重要原因。苏薇,你能具体说明一下吗?”
苏薇抬起头,微微有些惊讶。张潇的声音平稳,却隐隐带着鼓励的意味。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讲清楚。她描述了数据分析的关键点,解释如何通过细分消费者的需求,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推广策略。
随着她的发言,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安静下来。几位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同事也停了下来,将注意力转向她。苏薇感觉自己第一次站在了焦点之中,虽然紧张,但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讨论结束时,项目负责人宣布了一项令人意外的决定:苏薇的提案将被部分采纳,并与团队的现有计划结合进行试点。这虽然并非完全按照她的设计执行,但已是巨大的突破。会议结束后,苏薇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脑海中回放着张潇最后说的话:“很不错的建议,但以后记得更自信一点,我们需要你的观点。”
这句话让苏薇心头一热,也给了她一丝信心。走出会议室时,她忍不住轻轻握拳,像是对自己打气般喃喃自语:“我真的做到了……”
然而,这并非故事的结束。提案被采纳后,团队内部的意见分歧却愈发显现。负责数据分析的同事觉得增加细分工作量无疑是自找麻烦,而执行层则认为调整方案会延长项目周期,影响最终的交付期限。
苏薇夹在中间,感受到隐隐的压力。虽然她的提案得到了认可,但她的资历和地位让她无法插手更多具体执行的问题。她只能旁观这些矛盾激化,却无力为自己的提案争取更多支持。
办公室的午后,苏薇在工位前整理着一叠文件。隔壁的两名同事一边看文件一边小声议论:“这个新提案太麻烦了,执行难度很大。”
“听说是苏薇提的,真看不出她会有这种想法。”另一人嘲讽道,“不过她也就是撞了运气吧,真正的执行恐怕还是我们这些人来承担。”
这些对话没有刻意压低,苏薇听得一清二楚。她握着笔的手顿了顿,低头继续假装专注工作,但心中却掀起了波澜。这种背后的冷嘲热讽,是她在公司中早已习惯的事情。但今天,和以往有所不同。她没有像从前一样默默忍受,而是带着一份从未有过的倔强,对自己暗暗说道:“我已经开始改变了,不能再退缩。”
当天晚上,加班的张潇经过苏薇的工位时,注意到她依然低头忙碌着。他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她的桌子:“还没下班?”
苏薇抬头,露出有些疲惫的神情:“项目的细化部分还没有完全整理好,我想趁今晚多完成一点。”
张潇点点头,神色柔和下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职场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你的努力,但只要你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足够了。”
这句点拨让苏薇的心中涌起一丝暖意。她发现,张潇的支持不仅仅是因为项目,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她的认可。虽然这份支持尚不足以完全改变她在团队中的地位,但它却像一盏灯,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
夜深时,苏薇收拾好文件离开公司。外面的街道灯光璀璨,她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一整天的经历。从初次提出提案,到它被采纳,再到后续的种种波折,她深刻地意识到,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她轻轻抚摸着放在胸口的玉佩,心中感到某种奇妙的联系。尽管在现代的生活中,她依然是那个并不起眼的苏薇,但在梦中的古代,她已逐渐学会在战火中生存,学会如何独当一面。两种生活仿佛遥不可及,却又彼此交织,成为推动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或许,我真的可以改变自己。”苏薇对着昏黄的路灯轻声说道,嘴角微微上扬。她的脚步变得轻快了一些,仿佛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几天后,苏薇的提案试点结果初步显现。团队的执行方案虽然有些变通,但整体进展顺利,反馈数据也较为理想。这让苏薇第一次感受到一丝职业成就感。她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非一无是处,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然而,下一步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提案逐步推行,她在团队中的存在感也开始提高,这既是好事,也让她成为了一些人的目标——既有正面的关注,也有潜在的敌意。
苏薇知道,这场职场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而在遥远的古代,一场更加险恶的斗争也正在逼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