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贤侄。”
康国泰莞尔一笑,
“从豆满江口到率宾江口的沿海之地都是骨看兀狄哈的地盘。”
“只是他们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豆满江口北岸,大约有一千五六百吧,总之不到两千。”
“那个地方差不多就是唐时,渤海国的盐州。”
豆满江是朝鲜对图们江的称呼,率宾江是明朝对绥芬河的称呼。
“那率宾江口附近的沿海地区还有什么女真部落?”
李国助追问,两眼放光。
这都是前世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
当年,他为了解开谜题,可是没少下功夫。
可惜一直都收效甚微。
“率宾江口在一个海湾之中,其东边是一块从大陆伸入海中的狭长山地。”
“那一带世代居住着兀狄哈中的南讷部。”
“那块伸入海中的狭长山地东边沿海一带,是西河大岭的南麓。”
“世代居住着兀狄哈中的也罗部。”
“也罗部北边不远,西河大岭东麓沿海有兀狄哈中的亏乙未车部。”
“再往北就没有沿海的兀狄哈部落了。”
“南讷部和亏乙未车部都是兀狄哈里的大部落。”
康国泰说到这里,颇有深意地一笑,
“贤侄对这些沿海的兀狄哈好像很感兴趣啊。”
李国助不知道康国泰所谓西河大岭是什么。
但后者描述的绥芬河口附近的地理情况,跟他脑海中的海参崴附近的地图十分吻合。
康国泰所谓的绥芬河口所在的海湾,显然就是阿穆尔湾。
其东边那块伸入海中的狭长山地,无疑就是海参崴所在的穆拉夫维耶夫阿穆尔半岛。
那么他所谓的西河大岭,毫无疑问就是锡霍特山脉了。
“我们没时间去跟内陆的女真部落做生意。”
“所以就想了解一下沿海的女真部落。”
李国助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了什么,
“既然南讷部和亏乙未车部都是兀狄哈里的大部落。”
“那它们各有多少人口呢?”
康国泰皱眉沉吟起来,显然是不知道确切答案。
片刻之后,他说道:
“这两部的人口大约各有两千多,反正都比骨看部大。”
“不过五年前,他们都归附了建州女真,整个部落都迁去了赫图阿拉。”
“去年,努尔哈赤又派五百建州兵征伐了也罗部。”
“这个小部落所有人也被掳去了赫图阿拉。”
“所以如今那一带已经成了无人区,你们去也是徒劳。”
李国助闻言,却是心中暗喜。
看来他要在海参崴建立据点的计划是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但他面上却表现出失落之情,叹息道:
“唉,看来我们只能跟骨看部做做生意了……”
康国泰却笑道:
“别看他们部落不大,女真特产却并不少。”
“而且因为领地沿海,他们还出产海豹皮和海獭皮。”
“这可都是名贵的毛皮,你们收去卖到大明或日本都是能大赚的!”
李国助假装想了想,拱手笑道:“康大人说的在理,多谢指点迷津!”
“诶,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康国泰摆了摆手,团团作揖道,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做生意了,告辞。”
“诶,大人请留步!”
眼见康国泰转身欲走,颜思齐忙叫住他,
“颜某平生最敬英雄,敢问令尊高姓大名,我等可否去府上拜谒?”
康国泰笑道:
“我父名康霖。”
“颜兄要去我家做客,自是求之不得。”
“奈何我家还在茂山郡,可得走几天才能到呢……”
“康大人有孩子吗?”
听到康霖和茂山郡,李国助猛地想起了什么,忍不住急忙问道。
康国泰怔了一下,笑道:
“我有两儿一女。”
“长子名康世爵,次子名康世禄。”
“我那次子与你倒是年纪相仿。”
“是吗,那我有机会可一定要认识一下他们呢!”
李国助兴奋地道。
其实让他感到兴奋的,并不是有机会结交同龄的孩子。
而是他终于想起了自己当年看到康国泰这个名字的文献及其内容。
那是收录在《清史资料》第一辑里的《楚冠堂公自述》。
楚冠堂公就是康国泰的长子康世爵。
在《楚冠堂公自述》里,康世爵的爷爷并不是受伤,而是在万历援朝战争中战死了。
后来,他们父子跟随大将刘綎参加萨尔浒之战。
结果刘綎一路全军覆灭,康国泰也中箭身亡。
只有康世爵潜身涧谷,逃回了辽阳。
后来辽阳又被后金军攻陷,康世爵逃入深山,最终渡过鸭绿江遁入朝鲜。
几经辗转,定居在了咸境道的茂山郡。
朝鲜肃宗时期的官员南九万和朴世堂都声称见过康世爵,也各写过一篇《康世爵传》。
两篇传记的内容都与《楚冠堂公自述》大同小异。
自肃宗开始,许多朝鲜士大夫都记载过康世爵史事,并不断增加新轶事。
这使康世爵的事迹在朝鲜广为流传。
可以说,康世爵就是李氏朝鲜树立的一个尊周思明的典范。
然而后世学者考察《楚冠堂公自述》中提及的康氏籍贯、科甲、官职等都不可考。
反而是在明朝的卫所选薄中,有个康世爵,为嘉靖三十二年三万卫左所副千户,是个如假包换的女真人。
再联系到朝鲜咸镜道原是女真故地,许多人本就有女真血统。
因此有人推测朝鲜康世爵的自述有很大的编造成分。
他当然不可能是明朝卫所选薄中的那个康世爵。
毕竟两者差了半个世纪。
但他很可能是有女真血统的。
面对肃宗时期,朝鲜尊周思明的氛围,及优待明朝遗民的政策。
他很可能通过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明朝遗民,使自己和子孙进入朝鲜上层的视野。
后来他的子孙也确实享受了两百余年的优待。
如今看来,康世爵的祖父和父亲根本就没有战死。
那康世爵后来为什么又要编造他祖父和父亲战死的履历呢?
如果朝鲜康氏真的有女真血统,那么康国泰的话只怕也未必就能尽信。
总之想起《楚冠堂公自述》后,李国助就对朝鲜康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说的倒也不完全是客套话,而是真想见一见那个康世爵。